三 痕迹(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文明触须》最新章节。

我们住的这栋大楼有个绰号,叫“麻子大楼”,与楼的外墙是否粗糙无关,也不是楼里住着麻子,而是“麻子不叫麻子”——坑人。

这栋楼是全球最早建成的一座,据说多少有点试验性质。楼里的设施不全,住的人也良莠不齐。不像别的楼按计划分配住着各项技术人员,这栋楼里有不小的一部分人都是传统货币时代的投机者。当时由于大楼位置偏僻,又有实验性质,申请自住是不需要付钱的,只需要在前几个月给科研机构填写反馈。当时正值热量货币取代传统货币的初期,这些人想着能在新型大楼刚出现的时间点靠投机一夜暴富,于是斥资买下了这栋楼里的不少房间。后来旧的城市逐渐腾空,传统货币慢慢退出,这些人就自然而然地跑到了自己不知费了多少功夫才搞到的房子里。他们往往每个人都屯了好几个房间,却最终发现这些房间并不能变现,住着其中的一间,其他的都只能空着。麻子楼里住着不少这样的投机者,他们就是其他住户口中的“麻子”,这些人没法给大楼提供什么帮助,还日常带着一股怨气,感觉自己是从往日的荣光跌落下来的贵族。两年前大楼的维护团队就是因为和他们起了冲突,没法进驻大楼,才被迫停止了对大楼设施的维护。

我和周以进了电梯,电梯很少有人用,很快就到了地下一二层的车库。车库的层高比别的楼层要大不少,并且常和外界直接相通,为了节省能源,热导管经过这里时不供暖,仅为车辆热块充能,因此这里的气温比其他层要低得多。我们带了两套隔热服,在出电梯之前套上。

电梯门开,轿厢内的热空气一瞬间涌到门外,变成一团白雾逐渐飘散。对面墙上的机械温度计显示气温是零下五十五度,指针随着雾气接近往上稍移动了一下,又慢慢变了回去。我们俩走出电梯门,电梯门合上,背后的外门上用红色油漆喷着:

“野人禁止入内。”

这是楼里的麻子们写下的。他们说的是那些不依靠大楼的庇护,生活在极端低温下的人类。据说我们来之前还是有不少这样的流浪者投奔到大楼的,但是现在已经基本没有了。如今他们可能只活在传说里,至少我至今还没有真的见过。

老陈家在五公里开外的另一座大楼。现在楼和楼之间的距离比以前的城市里要大的多,为了防止温差发电机的效率受到影响,五公里其实是楼之间的最小距离。

老陈家不仅有不少珍贵的书籍收藏,那栋楼的楼顶上还有一套稀有的网络设备,配有一束定向短波通讯器,能接入轨道基地的互联网。地面能用上这东西的人不多,基本只有那些在大批人员迁移到轨道基地时选择留下来的研究人员才有权限。主要是因为像老陈这样的专家不希望上天,但天上又需要这些人的知识和技术支持。虽说有两百多毫秒的延迟,还会因为近地轨道设备的遮挡,每过一个半小时断开连接十分钟,但是好歹能维持与真正的人类社会的联系。大楼里像老陈这样的人往往就得天天被人求着借用网络权限,好在那栋大楼的住户要文明得多,求人的方式大都委婉体面。

我和周以驾车驶出麻子大楼的车库,车库口的压动舱盖在车轮离开之后自动关上。车子在昏暗的世界里沿着大灯画出的前路飞驰,巨大的车轮不断与冰封的地面摩擦,与时而松软时而光滑的地面发出了一串滑稽的响声。这辆车的能源来自熔融盐热块,驱动的同时也能顺便提高车内的气温。在平稳驾驶的情况下,这一个热块的续航能达到15公里左右。但是平稳驾驶只存在于理论之中,而大楼之间的路径也不是笔直的路线。按照之前的经验,这段直线距离5公里的路大概会消耗12公里的续航。

空气的低温隔着隔热服很难体会到,可一旦屁股坐到了冰冷的车座上,这股寒意就还是逐渐沿着脊柱渗透了上来。

“你帮我开一下制导,这段视线太差了,”周以皱着眉,把头向前方探去,眯着眼睛左右扫视着,努力寻找着远处的大楼,“再把热风开大点,你屁股不冷吗?”

“不是,屁股冷,你吹脸有什么用?再说穿着隔热服,也吹不着啊。”我拧开了激光制导开关,用摇杆在远方地平线以上扫视着老陈家的大楼。

“哎,要我说这车就应该加一个座椅加热,这功能绝对是刚需。”

“那你回去找点东西改装一下。”

“那得你来。我不懂这些机械玩意,只会开,不会修。”

“这世道,你最好还是得学学怎么修,”大气透光度很好,我锁定了远处的大楼,车载交互面板上显示出了一个方位,“技不压身,懂吧。”

“嚯,你二十出头说话怎么就有爷爷辈儿的感觉了。”

“别这么客气,爷爷做的制导好用吗?”

一脚急刹车,车整个横了过来漂移出去二十多米,随后车尾轮胎传来一连串尖锐的摩擦声,车又反着转了半圈,停在了原地。

“你至于不至于啊……”我隔着隔热服摸了摸磕在车门上的手肘,转头问周以。

“我刚才……好像看见一个人影,差点撞上。”周以愣了一下,然后迅速回头往车后边看。

“人影?”我解开安全带,检查了一眼磕碰的地方的隔热服没有破损,开车门走了出去。

我在车外转了一圈,四周都没有什么磕碰的痕迹,只有从我们来处延伸过来的轮胎在雪原上斜着划过的痕迹,和飞溅到四周的冰屑。

“哪有人啊?”我朝车里喊。

周以也下来了,拿手比划着,“刚才就在车右前角,”周以低头循着车轮印,要往来路上走。

“回来!”我叫住了他,“你出门之前喝酒了?”

“没喝,酒放你家了。”周以还在往来时的路上探头探脑。

“这冰天雪地的哪有人啊?”我挥舞着胳膊,想要在隔热服里有限地表达自己,“也许你躲的就是块石头,一块冰。再说,就算有人,也早就冻死了啊。”

“我真看见一个人影,”周以回去打开了车门,转头叫我,“上车,开回去看看。”

我愣了一下,又回头看了看身后昏暗而冰冷的来路,转身上了车。

周以调转车头,回到了他说看到人的地方,我们俩又下了车。周以头也不回地朝着车轮印记拐弯的地方走去,我稍慢一步,在脑中估算着热块剩余的续航。

热块在接通车辆状态下的自然损耗约是每小时2公里,这里距离陈教授家的大楼还有6公里,算上时间消耗大约需要7公里的续航。再算上来时的消耗,余下的能量意味着有不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可以用在这里,还算宽裕。

“有东西吗?”我边往前走边问周以。

“我靠!你过来看这个,”周以突然蹲了下去,像是发现了什么宝贝似的。

我快步凑上前去,看不清周以到底发现了什么,只是远远地看见周以面前的地面上好像有一个黑窟窿。

“什么玩意?”我边凑近边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