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第一章(续4)+第五部第二章(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上官莹在莫斯科》最新章节。
5跌入低谷就是瞬间的事儿
就在上官莹精神上物质上都收获颇丰,事业上渐入佳境乃至有点儿洋洋得意的时候,建梁公司的一个决定如当头一棒,令她惊慌失措,惶恐不已;迷失了自己,也没了方向。建梁公司领导层认为虽然代表处在俄罗斯市场打开了局面,但其利润与最初的预测相比还是有差距的;而且莫斯科无论是租房、租办公室还是办理身份等等各方面都开销较大,其投入也与最初的预测有差距;另外,俄罗斯不同于迪拜,冬季长而且寒冷,不太适合驳接爪连接的玻璃幕墙,因此不太可能在此复制迪拜的成功经验,大量推广主打产品驳接爪。基于多种考虑,领导层认为以同样的人力、物力在国内或者其它气候温和的国家发展会取得更大的利润,所以决定撤销建梁公司莫斯科代表处。
领导层的决定对于建梁公司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但对于上官莹来说确是致命的打击。因为四年时间,上官莹全心全意扑在代表处的工作上,她和阿芬娜的生活来源也来自代表处的工作。虽然她每周六都去学校教课,但学校的工资无法和代表处的相比,何况她一周只上四天课。她总和朋友们开玩笑地说,在学校教书是为中俄两国做贡献。现在,代表处撤销,意味着撤走了她和阿芬娜的生活基础,上官莹的内心除了慌恐还是慌恐,她不知道下面的路该如何走,特别是,她已经人到中年,而阿芬娜刚上五年级。建梁公司让她找到了方向,现在呢?生活的路在哪儿?
一向花钱大手大脚的上官莹,开始每天计算自己手里的钱,她开始记账了,买东西时也刻意考虑是不是一定要买了,不管怎么算,手里的钱还是越来越少。没有钱,也看不到路,她的心空落落的,空得仿佛心跳声都振聋发聩。她又失眠了。夜里睡不着,脑子里总转着从哪里可以挣到钱的念头,越想脑子越清醒;白天头昏脑胀,情绪低落,还要在阿芬娜面前强撑愉快。上官莹长这么大从来没为钱如此发愁,关键是毫无头绪,她期盼着老天能降下一位贵人给她指点迷津。上官莹是个无神论者,可为了祈福,她恳求各路神仙。夜深人静,她常常面对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变换各种手势祈求上苍的帮助:双手合十,在胸前画十字——从右往左,再从左往右。她自知这样做很可笑也不符合规矩,她只是实在想不出生活将向何处去,她只是伸出自己的双手,向她身外的一切寻求答案,寻求救援。她像置身于绝境中的人,此时哪怕有一根稻草,一块木板,她都会拼命地去抓。
(下面开始第五部第二章)
1乔迁之喜
终结离婚事宜:房子问题
在无所事事的日子里,上官莹意外地碰上了一件令她拍手称快,也可以说是完成心愿的大事:她一直心心念念要解决的房子问题终于迎来了期待的结局。离婚五年了,阿芬娜已经从小学升入中学(俄罗斯小学四年),在建梁公司的工作也经历了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忽然有一天,丹尼尔打来电话,说有一对夫妇对他们的房子很感兴趣,他们有四个孩子,刚好需要上官莹家这样的大房,他们马上要来看房。果然,看了房,这对夫妇当即拍板要买,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房地产公司的兴奋程度不亚于上官莹和丹尼尔,马上给上官莹和丹尼尔找到了他们感兴趣的买房信息。上官莹和阿芬娜一起去看了未来她俩的住房,原则就是要离阿芬娜的学校近,那样的话,阿芬娜每天就可以自己去上学了。
房地产公司给了三个阿芬娜学校旁边的地址供她们选择,都是从家到学校步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的。上官莹和阿芬娜看上了不同的房,但上官莹选择了阿芬娜认为好的房。因为阿芬娜的感觉一直是对的,她想可能因为阿芬娜是孩子,未经世事,心无杂念。孩子们的感官特别灵敏,他们是凭着天然的感知来感悟世界的,而不是凭借分析来判断事情的,所以一般来说他们的感都是对的。好几次上官莹对某件事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她都会问问阿芬娜,有意思的是上官莹照着阿芬娜说的做了,结果居然都是对的,这让上官莹对于阿芬娜的意见极为重视,此次也是一样。上官莹和阿芬娜很快统一了看法,丹尼尔也看好了适合他的房,他可能也是因为希望尽快解决问题而选择了那套房子。总之,他们都迅速做出了决定,因为他们深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房地产公司的帮助下,卖房、买房同时进行,一个月内就完满解决了几年都没能解决的难题!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上官莹和丹尼尔的关系就剩下了他们都爱着的女儿——阿芬娜。
悟到了就不晚
接下来,就是搬家了!在收拾东西时,上官莹笑了,那是自嘲,也是成年人表达感伤的特殊方式。她笑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她笑愿望和现实总有一定的距离。从BJ来到莫斯科后,她和丹尼尔搬了无数次家,每次都是她一个人收起东西再放好东西,她都折腾怕了;当他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房以后,她说,再也不用搬家了,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可谁能料到,她又要搬家了。这次是最后一次吗?她又笑了,或许是,或许不是。阿芬娜说将来她长大后要给妈妈买一个大房子,那不是又要搬家吗?还有,她的个人生活难道就不会发生什么变化吗?万一有变化,谁能保证一定要住在现在的房子里呢?她的笑里有释然有期盼。人经历得多了,考虑问题自然就周全了;乐观地看是成熟了,沉稳了,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再也无法笃定地预知未来了!干得好好的工作,瞬间就失去了;百无聊赖的日子突然就忙碌起来了。世事无常,变化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啊!人能做什么呢?不断地适应世间的千变万化!上官莹漫无边际地想着,离婚后这几年,她自己不就变化很大吗?最明显的一点,是她变得——不如说是迫不得已,学会了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做主解决问题,不再期待幻想中的白马王子或者钻石王老五。从一个柔弱爱幻想的小女人,变成了一个坚强而充满行动力的中年妇人。
上官莹有写日记的习惯,脑子乱的时候,她会把自己的思绪写在本子上进行分析;事情多的时候,她也会用写的方式梳理做过的事,计划需要做的事。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她看到了自己的日记本,那是大学二年级时的日记本,她拿起它顺手翻看了几页,不看还好——她早已记不清几十年前的事儿了;一看,她很震惊——她十九岁时的想法居然和许多现在的想法难以置信地相似!她惊奇地发现,十九岁时的她就把自己分析得头头是道,特别是明确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可悲的是,日记中提醒自己要改正的不足,至今仍没有改正过来,为什么?更让她哭笑不得的是,在近几年的日记中她竟然对于同样的问题进行了同样的分析,并且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是我后来变傻了吗?还是我忘了初衷,完全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上官莹的内心充满悲哀,她仿佛看到无声的泪水滑过面颊;其实她没有流泪,她只是为自己叹息,她有点儿无法原谅自己,但几十年都过去了,原不原谅还有什么意义吗?
上官莹联想到,不知为什么,最近她常常想到一些再熟悉不过的词,而这些词,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对于她有了更刻骨铭心,更具体的含义。比如“认真”。各种生活经历,特别是那些让她悔恨,让她不得不花很长时间,花很多钱纠正的错误,都让她意识到认真的重要性: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对人、对事还是对待生活都必须认真;否则,终有一天会看到不认真造成的后果,有些可能是难以挽回的失误。比如“勤奋”。努力了这么多年,上官莹终于明白了勤奋是人不可或缺的品质,无论是聪明人还是笨人,勤奋能使之做更好的自己;否则,都将一事无成。上官莹很纳闷,认真、勤奋,这不都是小时候常常听长辈们讲的吗?她不是早就知道办事要认真,做人要勤奋吗?为什么都年近半百了才真正明白了呢!这世上还有像她一样头脑十分清醒,却成长得糊里糊涂的人吗?
上官莹的内心五味杂陈,难以言表。她惊异于早年自己的冰雪聪明,唏嘘她为什么仅仅是想到了而没有行动;她不明白为什么人年轻时总是那么自以为是,而只是在自己也有把岁数时才恍然大悟?现在上官莹明白了,人们常把“理解”作为认知的最高境界,而事实上,理解了未必就是感受到了,而如果没有感同身受,理解是空乏的,没有人会仅因为理解了而有所行动。这也就是为什么她十九岁时就写出了智慧的词句,而快五十岁了还没做到;小时候不屑的大道理,快半百了才悟出它们是生活的真谛。如果她真地按照自己当年所分析所希望的那样为人、处事,现在的她会是什么样呢?上官莹不禁猜想起来,会有另外一种更灿烂的人生吗?或许吧,或许更糟糕。问题是没有如果,问题是她已经走出了如今这般的人生,问题是人生只有一次,她不可能再返回去验证了。那就最好不去假想了吧!
上官莹合上日记本,思绪回到了现实。一抬头,她看到了立在墙边正要搬走的镜子里的自己,上官莹望着自己,暗暗地说:米拉娜,别难过,不要自责!虽然你没有理想的成就,虽然你经历了许多内心的煎熬,生活的磨难,但如今的人生依然是最适合你的,你的自由天性,你的不拘小节,你对工作的态度,你与身边人的关系,你对于自己的要求……你的许许多多都可以被这样的人生所包容。还有,你超然的气质,你非同一般的年轻,你令人羡慕的美貌,都来自这样的人生啊!上官莹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笑了!她为自己活成今天的样子感到庆幸,也有不甘,但她完全释然:谁的人生是十全十美的呢!上官莹的目光离开了镜子,转向了满屋差不多收拾好的东西,搬完家干什么?当然是装修啊!啊哈,上官莹啊上官莹!你要在莫斯科经历多少个人生第一次啊!
中西合璧贺喜迁新居
装修是件很煎熬的事情,因为过程太复杂。而对于上官莹来说,需要动手的事儿越复杂反而越简单。她习惯扮演甩手掌柜子的角色,恰巧,她还常有这样的运气,她可以把事情完全托付给他人而从不担心做得不好,她天生就有这么好的心态。上官莹需要装修,便问自己的美容师,也是早已成为良师益友的卡琳娜,是否有可靠的装修公司可以推荐给她。卡琳娜很干脆,介绍上官莹认识了自己的丈夫阿列夫。因为阿列夫的一个朋友自己有装修公司,装修质量很不错。事情一下就变得简单了。阿列夫代表上官莹和他的朋友谈了装修的价格、时间、用料等等上官莹一窍不通的问题,同时负责监工,而上官莹只是在需要买墙纸、地板和吊灯时,和装修队的人一起去商店确认花色、品种和款式就行了。有了阿列夫的专家级协助,三个月以后,装修工程就结束了,上官莹和阿芬娜在焕然一新的房子里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上官莹成了新生活百分之百的主人。与过去生活的联系,当然是阿芬娜和爸爸丹尼尔的联系,他们经常见面,有时也打打电话。这正是上官莹所希望的:虽然父母离婚了,但阿芬娜依然被父母爱着,只是爱的形式不同了。
住上新房之后,上官莹想到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认识新邻居,和邻居们一起庆贺乔迁之喜。说实在的,阿芬娜的感觉是真的很好!不但房子的位置好,邻居也特别好。同层楼一共四家,居然三家的女主人都是老师,而且是同事,只是她们不在一个校址工作罢了。上官莹是中文老师,在中文学校工作;隔壁邻居塔妮娅是美术老师,在艺术学校工作;对面儿的阿克三娜是英语老师,在高中部工作。三家的孩子都是女儿,也都在同一所学校学习,而且岁数相近。阿芬娜和塔妮娅的女儿同班,阿克三娜的女儿比她俩大一年级。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那天在上官莹家一共上演两台戏,三个妈妈一台,三个女儿一台。塔妮娅家是妈妈和女儿,上官莹家也是妈妈和女儿,阿克三娜倒是有丈夫,但出差了,所以,聚会只有女人们。
塔妮娅和阿克三娜都带来了葡萄酒和她们自己做的沙拉,而上官莹开启了香槟。上官莹以前不会做饭,但离婚后也学会了做几样菜,她做的奥利维亚沙拉,相当地道;她还做了烤三文鱼块,就是在鱼上放点儿盐在烤箱里烤三十分钟;还有蔬菜沙拉,将黄瓜、西红柿、生菜、柿子椒和羊奶干酪混在一起用橄榄油、黑胡椒和盐进行搅拌;都是美味而做起来比较简单的菜肴。上官莹还想到了让俄罗斯邻居尝尝中国风味,所以还做了两个中国凉菜:一个是芝麻酱拌粉丝加黄瓜丝蒜末,一个是芥末酱拌木耳加蒜末。给孩子们叫了她们喜欢的披萨饼和薯条。总之,上官莹的做饭水平一般,但餐饮足够丰富,大家一边吃一边聊,都非常开心。
2调整方向
邻居的提议
塔妮娅和阿克三娜在上官莹她们还没搬来之前就耳闻新邻居将是中国人,她们对新邻居充满了好奇,不知将如何与这个中国家庭相处。邻里之间会不会和睦?中国人会不会说俄语?她们该怎样与中国邻居交往?好奇心让她们的脑子里充满了无数个问号,而她们想得最多的是,盼望来的是好邻居,因为前任邻居实在太让她们头疼了,一家七口三代人住在一起,还经常来一些说不清是干什么的客人;整天喝酒、吵闹、半夜大声喧哗,有一次夜里吵得塔妮娅叫了警察,但警察走了之后他们接着闹。塔妮娅和阿克三娜烦透了前任邻居,恨不得他们早点儿搬走。如今她们终于送走了旧神,就怕又来个新神。塔妮娅说,当她第一次见到上官莹的时候,立刻就放心了。阿克三娜也说,当她知道上官莹是同事的时候简直高兴坏了,觉得她们三家人真是有缘。
塔妮娅和阿克三娜对上官莹的一切都感兴趣:她在中国是哪个城市的,她为什么嫁给俄罗斯人,俄罗斯男人和中国男人有什么区别,俄语是在哪儿学的,吃得惯俄国饭吗,BJ和莫斯科哪儿更好……等等,等等。她们问得热烈,上官莹答得畅快,边吃边喝边聊,聚会的气氛一直处于热情澎湃之中。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工作上。阿克三娜问上官莹:“米拉娜,为什么你只星期六上课,平常你都做什么,还有别的工作吗?”性格直爽,快人快语的阿克三娜无意中触到了上官莹的愁点。上官莹一下就不像刚才那么充满激情了,她似乎有点儿泄气地说:“对,是有别的工作来着,可是现在没了。”“为什么没了?”阿克三娜似乎好奇心很强,这让上官莹感到有些为难,她觉得没必要讲那么多,而且即使说说无关紧要,也不是三句两句就能说完的,太耽误时间。塔妮娅看出上官莹面有难色,对阿克三娜说:“你问那么多干嘛?没了就是没了呗。”阿克三娜不依不饶,她不理塔妮娅,执意接着问:“米拉娜,怎么没了呢?是什么工作?”上官莹看了阿克三娜一眼,感觉阿克三娜是个不太顾及别人感受的人,但又一想,阿克三娜无外乎是对她这个中国邻居的一切都感兴趣,讲讲亦无妨。于是就把在建梁工作的前前后后大概叙述了一下,同时毫不掩饰地讲了自己的忧虑——半年多了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不知道该干点儿什么好。塔妮娅和阿克三娜听了上官莹的话,似乎很理解她,她们同情地看着她,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问:“你想找什么工作?还是中国公司吗?”上官莹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能赚钱就行。我自己注册了一个公司,想做贸易,帮助俄罗斯人找中国货。只是光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几乎没什么结果。可能我不适合做生意”上官莹苦笑了一下,两位邻居也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三个人都沉默了,各自往自己的盘子里盛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