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善事赈济(下)(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神武家丁》最新章节。
霍三江一踏进山洞洞门,洞内顿时蓬荜生辉,瞬间就变得既不阴暗,也不潮湿了。而花园村人哪里知道,这是由于霍三江本身曾经就是一颗火辣辣的太阳神,因此,他自身所带有的光和热走到哪儿都会发挥他应有的作用。
花一支看着霍三江,心里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她预感到霍三江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好运气。就非常热情地搬来凳子请他们坐下。
此时,一个年轻人带着村长花都丙从山下上来。花都丙看着霍三江的样子,断定他应该是个大人物。而这样的大人物没用轿子,徒步上山,觉得很不一般,于是,他非常客气地说:“贵客,贵客!你们来到我们这穷山洞,委屈你们了。”
花都丙热情地向客人们作了自我介绍,也把在场的人介绍了个遍。霍三江与所有人一一握手,这让他们很激动。
而更让他们高兴的是,这位贵人要请他们去九丘寺做小工,工钱很可观。霍三江给他们算了一下,一年下来。每人的劳动所得,除去吃喝等基本家庭开销,足以盖上自己喜欢的住房。新的花园村就会建成了。
听到这样的消息,花园村的人都不敢相信,世上哪有这等好事?但是,花都丙和花一支却相信霍三江的话。花都丙说:“我们已经是什么都没有了,去劳动挣钱只是出点力气而已,有什么好担心的?再说,修建寺庙是积德行善的好事,也许我们干好了,菩萨会保佑我们以后都能过上好日子的。”
乡亲们看到了希望,都高兴得要给霍三江他们下跪,被霍三江他们制止了。
就这样,栓不住的建筑小工全部由花园村两百多个劳动力承包了。
从第二天开始,在栓不住的安排下,花园村人在九丘山下,搭起了工棚。霍三江还为他们配备了所有日常生活必需品。两天后,全村都搬进了工棚内,家家户户都有了相对安稳的居所,比山洞强了不知多少倍。
花园村人在这里一住就是三年多。寺庙完工后,他们不愿意去别的地方,因为这儿有山有水,有他们自己亲手建造的寺庙,所以在霍家父子的帮助下,他们获得了官方批准,就在九丘山下,建起了新的“花园村”,附近的大片土地和湖河水域,全被霍家买下,都成了花园村村民生活的家园。后来花园村人就把“花园村”改名叫“霍家庄”,让子子孙孙铭记霍家的恩德。此是后话,就此带过,不再赘述。
霍三江在平息了他们与酷家的事,离开扬州,往九江府进发时,让金灰相,通过金灰丞,向霍汝霖和霍四海快速通报九丘寺重建扩建等相关事宜,把规划和施工的全部任务交给了霍四海负责,让他火速赶来扬州。
话说霍汝霖接到霍三江要在九丘山重建扩建九丘寺的消息非常高兴,当即调拨了充足的资金交给霍四海。霍四海没有迟疑,立即带着金灰丞等一行人日夜兼程来到了扬州。
在扬州霍家旅店,栓不住向霍四爷详详细细地汇报了九丘山工程的筹备情况。霍四海认真查看了设计图纸,觉得这寺庙建成后,规模宏大,造型神圣,气势庄严,装饰豪华,建筑精美。四周配套的建筑和设施和谐典雅。他对设计者的细心周到,精妙绝伦赞不绝口。最后他又加了一座宫殿,后来霍三江代表他的九位龙子兄弟向霍四海表示了由衷的感谢。这让玉皇大帝也感动不已,连如来佛祖都对霍四海的人品大加称赞,更为玉帝这种化干戈为玉帛的妙计赞赏有加。
原来霍四海在九丘寺设计图纸上,增加的是“九阳宫殿”,里面供奉着的是玉皇大帝的九个儿子,也就是当初被他射落的九个太阳神的神像,其中就包括四龙子狴犴,也就是霍三江。后来,听说“九阳宫殿”还搬到了紫禁城最高山峰灵山上的“灵山双星观”去,那里离“紫禁之巅”的天门更近。这是后话,就此带过,不再赘述。
九丘寺搞扩建工程一切准备就绪。开工前,霍四海又想到,如此宏大神圣的建筑,必须上报皇上,请求恩准,于是,他叫人带着图纸及其说明书稿和他的亲笔信,快马加鞭,日夜兼程,送往皇家湾,给他父亲霍汝霖审查并送皇上批准。
没几天,霍四海就接到了圣旨,皇上不仅批准了他们的请求,而且对霍家的善举大加赞赏,还让礼部拨了一大笔资金资助。其实这些资金本来就是霍家捐献的。
接到圣旨的霍四海高兴极了。他第二天一大早就登上了九丘山。此时的九丘山秋风送爽,黄叶纷飞,落叶缤纷。还没进寺门,霍四海就看到几个老人在扫落叶,栓不住告诉四爷,他们都是花园村的村民,是三爷请来的小工。霍四海向他们道了声“早安”。
进得寺门,就见几个女子正在洗晒衣裳。霍四海一眼就看到了花一支,愣了半天,问栓不住:“那姑娘是谁?”
栓不住就把自己所听到的有关花一支的事告诉了四爷。
话说这十六七岁的花一支,真是一枝花,美得赛过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加上她那些传奇式的故事,霍四海对她更是赞赏有加,打心底里喜欢,就情不自禁地走过去要与她互相认识一下。
花一支只顾干活,没注意有人正向她走来。霍四海站在花一支身后,静静地看着她晒衣服。花一支晒好衣服转过身来,突然看到身后站着一个人,吓了一大跳。
“姑娘,不好意思,吓着您了。”霍四海恭恭敬敬地给花一支弯腰施礼,伸出手去,同时自我介绍说:“我叫霍四海,霍三江的弟弟。”
花一支愣住了。从未见过如此潇洒帅气的男子,说是霍三爷的弟弟,怎么看都不像。霍四海身材高大,四四方方黝黑红润的脸上,五官端端正正,浓眉大眼,炯炯有神;悬胆一般的鼻子,鼻梁高挺笔直;宽阔的嘴唇,恰到好处地横亘在鼻子下面,微微露着和善的笑意。
花一支握着霍四海的手,不知怎么,满脸通红,心跳加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尴尬地笑了笑,连忙放下手,扭头跑了。从那以后,花一支做什么事都心不在焉,整天魂不守舍,不分昼夜地盼着霍四海守在自己身边,可是,真正看到霍四海向她走过来时,她却又想躲得远远的,来不及躲时,就藏在别人身后偷偷地看着,每次都是霍四海主动跟她说话,而她只是笑,不肯搭话。
时间一长,在九丘山上干活的人,没有一个看不出来,霍四海在追求花一支,而花一支也爱上了霍四海。只有他们自己神秘兮兮的,喜欢对方却总不肯说出来。直到有一天,霍三江回到扬州,直接挑明了他们俩的关系,说他们是前世今生天生的一对,两人才欢天喜地地牵了手。
霍汝霖是个非常开明的人,儿女亲事皆由孩子们自己做主,只有在他们做不了决定的时候,他才会过问,因此,霍三江在征得霍家长辈们的同意后,很快在扬州霍家旅店和花园村两地,为霍四海和花一支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婚礼。而在这次婚礼上,霍三江向绩龙姑求婚,让绩龙姑高兴得落下了幸福的眼泪。
就在同一天,霍三江和霍四海又接到一个喜讯,他们的两个姐姐霍贞平和霍贞素都进入宫中做了皇帝舅舅身边的侍卫官,他们便在扬州庆贺了三天。
我们再回前面来说说霍三江从九江进完货和返回扬州的途中所遇到的事。
霍家商队从九江上岸后,直奔景德镇而去。霍三江在景德镇市场的地摊上遇到一位卖画的小伙子,觉得他很可怜,但看他的画非常好看,又感觉他与这小伙子有缘,就毫不掩饰地与他攀谈起来。
原来这小伙子名叫姚委文,赣南人氏,准备进京赶考,可路上遇到了强盗,身上所有钱财被劫掠一空,要不是跑得快,差点儿命都没了。到了景德镇,为了筹备足够的路费和生活费,就自己画些画,在路边卖。
霍三江蹲下身仔细观赏了一会儿画,然后站起身说:“此画将会是无价之宝哇!你先把它卖给我,将来到我家里去取回。”
说完就叫身边的常管家给了姚委文二十两银子。
姚委文虽然知道霍三爷是渤海皇家湾霍家铺的巨商,很有钱,但还是吓了一大跳,他觉得他的画不值多少钱,不敢接受这银子。
常顺子等人哪管别的,硬是把银子塞进姚委文口袋,带上那幅画就走了,留下姚委文一人站在那儿发愣。
霍三爷没走多远,看到了摊子上有一把二胡,他非常喜欢,因为这乐器上头有龙头的浮雕,非常有纪念意义,就买了一把。而当他进了一家乐器商店时,他惊呆了!店里几乎所有的乐器,如琴、瑟、筑、琵琶、胡琴、箜篌等等上面都有龙头浮雕,而且一个比一个精致,有的甚至还是陶瓷烧制的,颜色和光泽鲜亮无比。
金灰相见此情景,忙告诉霍三江:“三爷,荆楚之地的乐器上这几年都流行装上这种龙头浮雕。听说曾经有一位绿衣道人每年中秋之夜在庐山下的长江边上弹琴,琴声特别哀伤。一曲弹罢后,他正叹息世间再也无人能听懂他的琴音时,却发现在他面前的山头上盘旋着一条大蛇,吓了一跳,可仔细一瞧原来是一条青色的天龙,好像还沉醉在那美妙的音乐中。他大喜,急忙对天龙施礼以表感激之意。这时天龙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跟他攀谈起来。他们谈的都是乐器和音乐,因此,从那以后,荆楚之地的乐器上就都雕刻上一颗龙头,以表示纪念,也表示寻觅知音的意思。”
金灰相的这番话,使霍三江想起了他的大哥、九龙子中的老大囚牛。囚牛平生爱好音乐,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美妙的乐曲。
“说不定这传说中的那条天龙就是大哥。”霍三江这样想着,就决定在九江地带多逗留几天,等到中秋这一天去江边看看,运气好的话还能与大哥相遇,于是他把购货事宜全交给常管家,自己带着金灰相离开了景德镇,奔江边而去。
中秋节这一天晚上,霍三江和金灰相到达庐山脚下的江边时已是黄昏时分,天空月朗星稀,江水波光粼粼,沙滩亮如白昼。两人漫无目标地沿着江边走了没多远,就听到有人在唱歌,驻足细听,觉得句句有泪、字字凄悲:“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