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给家里谋新路(修)(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流年艺始》最新章节。

一天的开端便是如此,忙碌过后便是暂时的放松,洗了把脸,一边煮着粥,佘淮一边拿出了速写板,然后便是默写起速写来。

默写,其实也是一个提高速写能力的手段,它主要依靠平时观察、记忆人物的形象特征、结构、动态等方面去进行画面的表达。

它对于提高美术生的手上绘画表达、素材积累、应变以及画面组织能力都有比较好的作用。

佘淮也是在这个月末的最后一周才开始进行速写默写的练习,相比于以往熟悉的临摹,一开始进行默写时,他也是比较慌乱的,但在邓令杰的指导下,他很快背下了好几个男女人物的动作姿态,情况才是慢慢好转。

现在,加上白描技能的辅佐,他已经可以仅凭文字描述就完成一幅速写画作,不过缺点也还是有的,那就是默写的人物还比较呆板,灵动性不强,所以现在也还是要多练。

美术绘画基础的提升真是没啥捷径,唯一的方法就是要多练。

煮好了粥,佘淮也画完了四五张速写,弄了点葱姜碎末当小菜,又切了点腌萝卜,拌好之后,他盛出两碗白粥放凉,接着便是换了一身衣裳下地。

许秋琴去镇上卖菜了,佘维斌则是趁着太阳还没完全起来,给庄稼地里一些比较多虫子的蔬菜喷点农药,温度没升起来的时候,虫子们都躲在菜里狂吃呢,这会儿杀虫,太阳出来一晒,现在吃得多欢,晚点死得就有多翘。

纯自然种植的环境下,不喷农药压根就种不活庄稼,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农药品种出现,但也不知道是科技发展退步了还是咋地,农药都已经杀不死持续进化的害虫们,反倒是人一碰,准遭殃,洗三次胃都救不回来。

当然,喷了药的蔬菜,三五天内是采摘不了的了,要等药效完全过去才能摘。

每天傍晚还得浇水,所以基本也就三天的药效维持时间。

“爸,粥熟了!”

隔着五六米,佘淮冲佘维斌喊了一句,在看到带着口罩的老爸点了点头后,他便继续去巡视自家菜地了,然后看看待会儿吃完早饭有啥可以帮忙的。

佘淮他家承包了有七八亩地,这是当初祖辈们来这的时候由生产队分配下来的,除去种了水稻的,也还有四五亩地用来种菜,刚好菜地就在家门口前面不远,自家鱼塘就在右侧上方,所以浇灌也比较方便。

不过水多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杂草长得特别快,这不,矮株的蔬菜如小白菜、油菜这些青菜,长得还没杂草好,待会儿可以拔个草啥的。

一边走走看看,佘淮一边规划着自己待会儿吃完早餐后的工作,虽然是节假周末,但是地里的活却没有节假休息可言。

尽管是处在美术备考阶段,但回到家里,他还是要给家里帮帮忙的,学习、考试重要,但地里的生活也很重要,农民家庭,农活是第一位。

和同村碰面的叔叔婶婶们打着招呼,佘淮回了家。

佘维斌还没回来,佘淮就先吃起了早饭,然后一边思考着如何给家里带去一些改变。

改变是必须且必要的,十几二十年的务农,二老的身体早已是积劳成疾,否则前世也不会在他刚上大学就发生那么大的变故。

只是这改变的方法,他要好好琢磨琢磨,另外怎么开口跟佘维斌商量,也是个问题。

后世来人,赚钱的点子自然是有不少,但那个能用到自家身上并让父母接受,却是佘淮要慎重考虑的。

农转商,这是他认为必须要做的,凭几亩地种个菜就发家致富,他自聆再世为人也做不到,种地可不是他想要的长久之计。

要当农民能发家致富,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还外出务工,那么多人纷纷弃田归职。

不过就算是转商,短期内也还是要和这几亩地离不开干系,再度背井离乡不用想,佘维斌夫妻俩不用他讲就不会干这事。

思来想去,也就唯有在镇上开个蔬果店比较轻松合适了,可能这也是二老最容易接受的第一步改变。

临海镇,一开始的蔬菜摊贩其实并不多的,也就是这几年城市老龄人口回归才慢慢多了起来,人家入行就当菜贩子,靠着收像是佘淮他家这样的散户蔬菜干几年,都能在平江市买房买小车。

可他家干了十几二十年却依旧还住在那百来平的农村小平房里。

人家两年就开上四轮私家车,而他家还只有个两轮老摩托。

这些,前世佘淮从许秋琴口中听到不止一次,毕竟这些人都是她的买主,再加上这边远山区小镇的,谁谁买车买楼结婚啦,真是不超过两天就全镇皆知了。

所以他觉得开个小店是有最大概率可以干预成功的改变计划,不用每天枯枯坐着日晒雨淋,而且临海镇的商铺租金也便宜,虽然本镇购买力不强,但过路的和附近镇与镇交界的居民,还有过路的人流委实不少,市场是不用担心。

不过具体的,他还得考察一下写个规划才行,用现实数据说话比用三寸舌头更有用。

他刚吃完早饭,佘维斌也刚好回来,不过父子俩也没多的交流,因为在家里该干啥,彼此都心中有数,用不着多说,而且佘淮也有这个自觉性。

中午十一点多,许秋琴从镇上卖完菜回来,然后还带回了一大堆的东西,中秋节日嘛,亲戚送礼,买些过节必需品啥也是要的。

加上大节日,佘家几兄弟都得聚一聚。

临海镇,佘淮他家的亲戚也不少,除了两个伯伯家外,大舅、小舅、表姐、大姑啥的都在,只不过大家住得比较散,也就佘维斌三兄弟和佘淮大舅小舅们都在梁田村。

节日准备的事不用佘淮去考虑,许秋琴自然会处理明白。

吃过午饭,趁着父母休息,佘淮骑上自己初中时期的上学宝马车,也就是自行车去了一趟镇上。

既然有了计划,就得开始他的考察工作,开店,自然是要有个店面,小乡镇的铺面租金不算贵,住房的话是三四百块一个月,而商铺也就在八九百到一千多这个样子。

过千的,那地理条件都比较好了。

佘淮要求也不高,找个中间的,面积够大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