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何为盛世(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为了阴山下的这肥沃的土地,李隆基可是从陇右之战就开始准备,每天根据郭元振和兵部的过往奏疏,和自己在后世的所见所闻,进行了一次填鸭式的教育。
集宁建城,就给李隆基开了个好头。
但是具体怎么做,不是盐铁会议上讨论的议题了,姚崇要是感兴趣,李祎、郭子仪凯旋可以让他专门讲讲。
李隆基终于放下了拿出了自己的会议课题本,他打算讲的货币战争,终于可以起头了。
魏知古坐直了身子忽然开口问道:“陛下,屯田还要用武备屯营法吗?编民为户,十户一甲,十甲一里,六里一乡,掌令官组织,训练武备团练吗?”
李隆基眉头紧皱的说道:“不然呢?不设府州县乡里,难道继续羁縻?”
魏知古赶忙回答道:“臣愚钝,可是这些新复之地的百姓,胡汉杂居,他们可不愿意那么听人使唤。”
“若是训练武备团练,大军稍退,他们立刻反叛,破坏官道驿路,破坏官署、集市、打杀朝廷命官,甚至可能和突厥人里应外合!”
“贞观年间建设羁縻州府,现如今已经形同虚设。”
魏知古也是应和的说道:“既然要经营,农庄法只一成半藁税,是不是太少了些啊。”
吏部从政治稳定的角度,户部从财经事务的角度,提出了他们的反对意见。
而姚崇犹豫了下说道:“设立都司羁縻,并非长久之策,臣以为,设立州府县乡,但是训练武备团练,还是算了,这不等于训练他们跟大唐朝作对吗?”
李济想了想说道:“陛下太宗皇帝亦有此顾虑,设立都司羁縻无法长久,我大唐朝亦有突厥反复之事,突厥受封,今又攻我大唐,设立州府县管理,皆为生民,又不成熟。”
兵部从军事安全的角度考虑问题,礼部从历史的角度考虑问题。
李济也是叹息的说道:“陛下,法不束民,在大唐两京十五道,依旧是屡见不鲜,比如生苗,比如麓川土司,都是法不通行。”
郑家那小子造反是开玩笑,但是他要是挑起了突厥造反,那就是千秋罪人,大唐对突厥监管,颇为头疼。
眼下河套地区面临同样的困局,生民。
刑部从以法束民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工部尚书叹息,唯独没自己什么事,工事工办,实至名归。
李隆基吐了口浊气满是笑容的说道:“大家提的问题,都是一个问题,朕知道你们在担忧什么。”
“这个担忧,其实朕也有。”
李隆基忽然转过头来说道:“高力士,王守一侍郎巡视黄河,走到哪里了?”
高力士愣了愣,想了想说道:“若是走得快些,不日就到延安府了。”
朱祁钰点头说道:“朕知道了,让他接着北上,过榆林卫,直到河套。”
“工部各位明公,要与王守一多沟通,河套屯田水利优先,工部有的忙得了。”
工部各位呆滞的转过了头,愣愣的说道:“臣领旨。”
盐铁会议是讨论财经事务,唯独工部没啥反对意见,为何陛下突然提点到了工部呢?
朝臣们满是疑惑,为何好端端的提起了王守一呢?
王守一是陛下的岳父,在反复衡量之后,王守一前往河北道去了,想要回朝,却被李隆基打发去治理黄河了。
李隆基深吸了口气说道:“朕让王侍郎前往河套,不是无的放矢,由关中、河东、河北迁民移居,由工部大兴水利,再建塞上明珠。”
明珠岂能蒙尘?
李隆基这话一出,立刻引起了群臣们的议论纷纷,迁民这么大的事,陛下居然想要一意孤行。
户部尚书魏知古立刻说道:“陛下啊,阴山苦寒,时常受到胡人侵扰,迁民移居,非同小可,此乃乱命,臣不奉诏!”
无论怎么说,现在河套地区,在群臣心中,就是苦寒之地!怎么可以让内地的百姓去塞上受苦呢?
“怎么能是受苦呢!”李隆基一听这话,笑着说道:“魏尚书啊,你知道河套一亩地出产几何吗?”
金濂眉头一皱说道:“多少?”
李隆基十分确定的说道:“两石,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朕可不是胡说,那可是塞外米粮川。”
“京畿地区一亩熟地,不过一亩一石五斗不到,河套地区,则是一亩两石。”
“如若大兴水利,渠沟纵横交错,这个亩产,还可以再涨涨。”
工部各位才露出了一丝了然的神情,五部疑问,最后归它工部解决问题!
郑尚书乐呵呵的看着群臣,工部也能有今天!
明经补充说道:“金尚书,这里有谢、虞、魏、孔、张家田册为证,河淤土,肥又壮,年年亩产三石粮,这里面有各家家在河套地区的田亩亩算地租等。”
李隆基决定让王志坚一定要在太医院专设雅座,等着谢、虞、魏、孔、张家到了,一定好好招待一番。
这也不用引经据典了,这几家田册直接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李济少费多少脑细胞啊,一定得是雅座!
魏知古拿过了那几本田册,眼睛立刻满是血丝,怒火冲天的说道:“迁,现在就迁民过去!立刻就迁。”
“这帮狗东西,亩产不过二石,他们居然要拿走一石三斗!”
“就是旧亩算,亩算三斗!重一点的江淮地区,也不过亩算五斗!他们居然要拿走比朝廷整整四倍有余的地租,反了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