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狂妄皇戚(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李隆基完全没想到,独孤明杰居然如此胆大妄为,居然要把他已经办成的铁案的案犯救了。
这帮皇外戚已经如此的狷狂了吗?
其实李隆基还没见到这帮外戚最猖狂的时候,救个人罢了,多大点事啊?
而武则天打破了自高宗年间建立的外戚“食俸不任事”的传统,高宗年间,武则天的两位兄长武元庆和武元爽先后到中央任职,不久后,她的堂兄弟武惟良和武惟运也到地方任职。有了武则天这个靠山,武氏兄弟开始变得骄纵奢靡,他们在地方上作威作福,冤死了许多无辜的百姓。
武周建立,给侄子武元爽赐了公爵,可惜武元爽没几年死了,武则天将元爽的儿子武承嗣接到了宫中,让武承嗣继承父亲武士彟的爵位,并任用其为宰相。武承嗣是一个有野心的王爷,其虽然官至宰相之任,但却时刻想着争夺太子。武则天继位后,武承嗣就拉拢了一批文学雅士为自己呐喊助威,他利用天象不时蛊惑民众,说自己是世子的最佳人选,由于他做的滴水不露,武则天差点也上了他的当。
武承嗣在武则天登基以后,常年为朝臣之首,乃是真真正正的权势滔天。
哪怕是武则天设了酷吏,,对他这个国公武承嗣,也是忌惮颇深。
李隆基将李祎这封奏疏递给了等候的李明翰说道:“去把这封信里的内容,查补清楚,一起坐罪吧。”
李明翰接过了奏疏俯首说道:“陛下,独孤鼎已经认罪了,交待的清楚了一些事。”
“都在这里了。”
李明翰拿出了几本厚厚的案卷,他觉得自己完全没必要动用各种刑罚去审讯了,逮着人,疲劳审讯几日,送太医院转一圈,什么都撂了。
阿鼻地狱也就是吓唬人而已,真的现世报,还看太医院。
李隆基点了点头,拿起了桌上的案卷,说道:“放下吧。”
李明翰将案卷放到了桌上,叹了口气,他知道,这卷一出,等同于整个河北道官场的大地震。
但是他审问清楚了,自然要将案宗面呈陛下。
李隆基翻开了案宗,翻动了两页,颓然的叹了口气。
官商勾结、官官相护、贪赃枉法、目无纲纪、朋比为奸等等罪行,简直是罄竹难书!
李隆基放下了案卷,必须要找个人去河北,锤几拳重拳了。
这里面有一个犯罪事实,就是河北道官员欺上瞒下,设立了沧州市舶司私市。
大唐有海贸市舶司共七处,分别是扬州、泉州、广州、苏州、交州、温州和登州。
沧州市舶司,是什么时候设立的,而这帮河北道的官员干了什么?
秘密的设立了新的市舶司,专门做朝鲜、倭国等地的没有堪合的货船,日夜可进数百艘船舶。
什么是勘合?
就是朝廷下发的船证,船只进入港口以后,市舶司相关官员会检查堪合真伪,和户部留下的堪合、底簿存档进行核对,之后再检查货物,用来征税。
可是河北道沧州私自设立的市舶司,完全不过朝廷,他们私自海贸,已达十年之久。
在河北履任的观察使、道御史,州御史都被喂得饱饱的,因为沧州市舶司,专门留够了三份。
各种御史路过,大家都会给一份,若是喂不饱或者压根不吃,这御史的奏疏到了京师御史台的监察衙门,也走不到皇帝紫薇阁去。
专门有经济买办,负责居中的联络,给足了过路的御史,再给足了京中的总宪,又怎么会出事呢?
沧州刺史独孤鼎一副我很配合,认罪伏法的态度,完全是为了掩饰这欺天大罪!
李隆基和李明翰,都觉得这个独孤鼎之前不对劲儿,总觉得他有事没有交代干净,认罪伏法实在是太快了些,一副只求速死的样子。
但是李隆基完全没想到,这背后居然有这天大的案子。
“陛下,太医院院判王志坚和耿玄来了。”兴安俯首说道:“李兴在太医院呆了快月余了,总算是出来了。”
李隆基站起身来,说道:“宣。”
对于李兴这个孩子,兴庆宫上下,倒是没有多少意见,王宛凝倒是想要放在自己膝下养着,可是郝书萱看着跳脱、一脸家宅不宁的王宛凝,最后还是尊重陛下决定放在王菱膝下的好。
兴庆宫里专门有乳娘,负责喂养宫里的孩子,李兴进泰安宫,倒是饿不着。
孩子眼睛很大,滴流滴流的转着,四处打量这兴宫的上上下下,看到李隆基的时候,忽然就张开嘴嚎啕大哭了起来。
王志坚一身的煞气,李兴一点都不怕,李隆基这一团和气,怎么就把这孩子吓到了呢?
孩子很快被奶娘给抱走了,想来是饿了,听王志坚说李兴这孩子,很能吃。
能吃是福。
李隆基郑重的拿过了一等功勋牌,挂在了陆子才和欣克敬的身上,十分确信的说道:“定要将这岐圣门庭,发扬光大。”
“谢陛下隆恩。”王志坚和耿玄跪倒在地,两枚金晃晃的一等功勋牌就挂在了他们的胸前。
大唐今年共赏赐一等功勋内外一共十二块一等功勋牌,除了陇右、安西之战,一共放出去四块。
这在大唐绝对是世间罕有的荣誉,只要放在家里,神鬼辟易!
“哦,对了,奸细剐完了吗?”李隆基问起了另外一件事,这些奸细生命力之顽强,超出了李隆基的想象。
王志坚愣愣说道:“昨日刚咽气儿,陛下,太医院里的奸细不多了。”
李隆基点头说道:“哦,便宜他了,只是辛苦太医院的太医们了,只是这奸细越来越少了,这年头,奸细越来越不好抓了。”
“你嫌少,朕还嫌少呢。”
陆子才认真的想了想说道:“那臣等省着点用,还有一个小田儿,可以用很长时间了。”
李隆基和王志坚、耿玄聊了许多关于太医院的事儿,李隆基哪里懂技术?
只是把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的人做罢了。
李明翰拿着李祎的奏疏副本,再次提审河北道观察使独孤明杰。
独孤明杰是在神龙政变变之后,从河北道领着全家数十人,来到了京城,要参加拥立从龙之战。
独孤明杰走的速度,不快也不慢,刚刚好,好巧不巧,在张柬之攻入京城皇宫第二天一早的时候,独孤明杰进京勤王了。
为此,独孤明杰要问陛下要个爵位,李显那时候太忙了,理都没理他。
自此独孤明杰便在京师住下了,这倒是轻松了,后来中宗李显登基,给了一个河北道观察使的职位,可独孤明杰待在京城就一直没有离开,后来睿宗李旦赐给北海候的侯爵,抓的时候就在京师,一抓一个准。
但是审讯的时候,却完全没那么轻松了。
至此时,独孤明杰已经被鞫捕到了靖安司,但他依旧是陛下的太舅姥爷,年长陛下三辈儿,在靖安司一副我为大唐立过功,我要见陛下的架势。
而且这等外戚,还不好动刑。
独孤明杰拿着剔牙的曹公器物,不停的剔着牙,看到了李明翰,连头都不太抬一下说道:“今天晚上的羊肉不鲜嫩,明日多准备些羊羔酒,这天牢,嘴巴都淡出鸟来了。”
李明翰叹息。
他不怕这个太舅姥爷,但是靖安司里有人怕,居然连羊肉都端上来了。
这也没办法,人家是皇亲国戚!
靖安司之前不是没想过秉公办案,虽然陛下下旨查办,但是谁知道,明天会不会因为亲亲之谊,这太舅姥爷就被放了出去呢?
李明翰将陈懋奏疏的抄录的副本,扔给了独孤明杰说道:“这事儿你干的吗?”
独孤明杰拿起来看了半天,坐直了身子说道:“嘿!这个李祎,武后征契丹的时候,他过沧州,我请他喝酒都不喝。”
“你也别跟我废话了,让我见见陛下,多大点事儿啊,天大的事儿,还能有这亲戚亲近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