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端午(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李隆基在兴庆殿内,打开吏部送来官员履历,看到河南道监察御史李杰,字务光,陇西郡狄道县(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官员,北魏并州刺史李宝后裔。书评:孝顺友爱,勤奋好学。考中进士,授齐州参军,累迁吏部员外郎。聪明机敏,周密勤勉。

后出任山南道采访使,整理户口,恢复生产。神龙年间,支持唐中宗复位,授卫尉少卿,出任河东道巡察使,奏课为诸使之最,政绩考核第一。先天年间,迁陕州刺史、既勤于听理,每有诉列,虽衢路当食,无废处断。由是官无留事,人吏爱之。先是,河汴之间有梁公(梁睿)堰,年久堰破,江淮漕运不通。李杰奏调水陆发运使郑丁夫以浚之,疏通漕运,便利物流,省功速就,公私深以为利,刊石水滨,以纪其绩。此次政绩考核第一。

从履历上看是个好官啊,上次朝参弹劾又是怎么回事?让高力士宣吏部尚书魏知古和刑部尚书李济前来,并让李翰毅询问万骑密探,调查密奏回来了没有。

魏知古、李济到来后,李隆基只让两人一旁坐下,继续审阅这次清查的账本,看着手里的账册,心里满是愤怒,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真是胆大包天,怪不得十年时间不到,把太宗、高宗时期疆土丢失那么多,历代君王对贪腐向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君主可用,可信人才太少,李隆基也不能全部罢免,必经自武后后期,一直到开元,朝堂混乱样子,自己是清楚地,潞州临淄王时,每年送到长安洛阳的财宝都是用车装的。皇城里的太监是不要指望活了,以前有军功,情节不是很严重的,杖责或者降级,对瞒报军功,克扣军饷,一撸到底,调离防区。通番倒卖弓弩铁器的,就等着被咔嚓吧!

卫尉李翰毅把万骑的奏疏拿过来,李隆基让刑部尚书李济说一下河南御史李杰的事情。

刑部尚书李济道:“陛下,御史大夫李杰现任河南尹的,早些时日,有一个妇女来控告儿子不孝。她的儿子流着眼泪,自己不作申辩,只是说,“得罪了母亲,甘愿死。”李杰仔细看他的样子,不像不孝之子,就再三开导他的母亲,母亲却坚决要求处死儿子。李杰说:“全知道了。你可以买一口棺材来收你儿子的尸体。”于是派人跟在她的后面。只见那妇女出了衙门,就对一个道士说:“事情了结了。”不久,棺材抬了来,李杰还希望这个妇女能够悔悟,又像先前那样开导她。可那妇女更加坚决地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时,那个道士正在门外等着,李杰暗地命人把他抓起来,乘他没有思想准备,一审问,他就招认说:“我同那个妇女私通,经常受到她儿子的限制,所以要除掉他。”于是李杰命人用棍棒打那妇女和道士,当场打死了,就用前头的那口棺材,让儿子装了死去的母亲抬回去。”

李隆基看了手上万骑的密奏,情况大致一样,对吏部魏知古说道:“魏相,御史李杰这次官员笙选是上上。”

魏知古行礼道:“陛下,虎毒尚不食子,这妇人为私欲遮心,歹毒至极。”

“这世上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二者皆不毒,最毒妇人心;把此事写到朝廷邸报上吧!”李隆基又说道。

“河南尹御史李杰监修桥陵有功,朕欲任为御史大夫,交三省审议。”

接替宋璟人选就暂定为李杰吧,履历不错,考科也是第一。

诬告李杰的是谁,是圣上弟弟李隆业的小舅子韦宾。

“诬告李杰的礼部侍郎韦宾,按律降三级。”

魏知古出列高声说道:“陛下不以好恶定是非,定行止!臣为陛下贺,为天下贺!大唐有此英主,何愁不兴。”

他站出来支持了陛下的决议。

“议国事,惟论是非,不徇好恶。众人言未必得,一人言未必非,则公论日明,士气可振,国事可期。”魏知古再次俯首说道。

议论国事,只看大是大非,不看个人好恶。

众人都在说的,未必一定会有收获;一个人说的,未必都是错的,只要大家都来讨论,这道理,自然是越辩越明白,提振国朝士气,国家大事,自然便可以期许了。

魏知古旗帜鲜明的支持了皇帝的处理决定,并讲出了自己的根据。

两人告退离去。

几日后,高廉,高师博,现在是江南道观察使,授开国伯。还有姚崇,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唐代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

姚崇文武双全,历仕则天、中宗、睿宗三朝,两次拜为宰相,并兼任兵部尚书。他曾参与神龙政变,后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刺史。

两人抵达长安城外驿站,请求入城进见。

李隆基命高力士出城迎接,走朱雀大街,入大明宫紫宸殿。郭元振、魏知古、卢怀慎、还有尚未离京宋璟在宣政门迎接。

在紫宸殿内,看到已经头发花白的高廉和姚崇。李隆基内心激动不已,等了几个月,终于在等到两位,诏书宣姚崇返回长安的时候,李隆基让他兼黔州巡察使,完成军户屯田转武备屯营之后,先前往江南道,观察海贸,明确大唐要海陆并举。

今日正好是五月五,唐代初期并没有端午节,五月初五那天的节日就是庆祝“五月五日”,包括皇帝的诏书都是只说“五月五日”;

夏至说是因为五月五日节与夏至节气接近,阳气最盛而阴气始生,虫蠹并兴,又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季节,气候湿热多变,容易滋生瘟疫疾病。

所以古人们对五月仲夏很是重视,通过各种手段消灾解祸,有了蓄兰沐浴、采药、悬艾、引菖蒲酒、戴长命缕等很多习俗。

后世我们只知道端午节作为一个节日,是唐朝时期才成为了法定节日,并可以享受假期就行了。

所以,现在我们能过上端午节这个又放假又有粽子吃的节日,要感谢的不是屈原,而是唐朝的皇帝们。

到了唐代,端午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端午”之名正式确定。节日风俗大都继承前朝,但大多演变为欢庆的娱乐活动。

唐代民间庆祝端午的活动,保留了自汉以来的手系彩丝、门贴彩印以及吃粽子等习俗。

《开元遗事》记载:“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于此戏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