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清理奸邪(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大雨倾盆,打落了略显枯黄的树叶,雨滴落在了庭院之内,摩挲声充斥着整个庭院,一阵阵凉风在院内盘旋。

而此时的高力士,已经拿到了带着金甲将士开始对皇宫的清理,不过高力士只手持皇上令符,皇宫统领的将军令牌,他并没有过手,而是让戍卫的皇宫将军和御林卫,带着这块令牌。

高力士比郭元振想象的更加谨慎。突出一个慎重。

事从权宜,他要执行陛下打扫皇宫的命令,自然要依仗值守皇宫的戍卫,但是龙武军和神武军乃是天子亲军,他要是碰那块统军令牌,按照新兵典,就是找死。

即便是殿下信任他,朝臣们也不允他活命。

但是皇宫禁军拿着令牌,四处出示,就不会落人口实。

你好,我好,大家好,如何把陛下的命令执行彻底,而自己又不会惹祸上身,是他作为一个近侍的本分。

高力士召集了所有的宫人,聚集在了太极殿外的广场上,所有人都跪在雨中,包括太上皇侍代的大太监张串扛。

他爹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起个这名字?

张串扛跪在地上,缩着身子,唯恐被高力士看到。

禁军的仁勇将军持械将一批批的宫宦从地上拉起,拉向了太极门之外。

“陛下下了圣旨,想来诸位都清楚了,咱家不必细说,现在有件事,陇右监军太监张铽。”

“景元一年十一月末,吐蕃使臣随行物品中,发现了大量的盔甲兵器,弓箭、铁器。”

“景元二年九月,吐蕃使臣良马百匹贿赂张铽。”

“景元三年七月…”

他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堆的事情,这些事都是张铽与吐蕃密切来往,贩售火器钢羽的案子。

“有人参与其中,现在站出来,咱家可饶你一命,有人知情,此时说出来,洒家可封一笔赏银。若是有人心存侥幸,内侍省的刑具,可不会骗人。”

高力士的声音并不大,在雨声之中,更是显得含混,但是在场所有的宫宦,则是竖起耳朵,认真的听着。

陇右监军太监张铽,是陇右御林卫拉出的那张阴结虏人的清单上的战犯之一,李隆基之前安排进边镇军队尉官,此时陇右边镇李祎也在宣召,以监军身份带着御林卫们逮鞫张铽。

而宫里张铽的徒子徒孙们,也是审查的对象,高力士在借力打力。

不断有人从雨中站起来,有的向锦衣卫匍匐而去,等待审讯,有的则是怒吼一声想要冲到月台上,想要杀掉高力士,有的则是以头抢地,哭声震天。

高力士看着跪在地上一动不动的张串扛,笑着问道:“张将军,这是怎么了?”

唐朝时,皇帝身边宦官会担任禁军的监军将军。

张串扛依旧没有说话,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王公公已经被王重将军杖杀在了林菀内,张将军这是准备等王公公回魂,继续护着你不成?”兴安站起身来,走到了金英的面前,低着头问道。

王公公则是之前宫里的老祖宗王吉安。李隆基诛杀太平公主时,王重把王吉安直接埋进后面的林苑枯井里。

王吉安死了,宫里最有希望做老祖宗的是他张串扛,但是宫里的大珰从来都不是论资排辈,而是根据与皇帝的亲疏远近决定。

张串扛抬起头来,眼神里一片血丝,他面目狰狞的说道:“高力士!你今日所作所为,我必如实呈奏太上皇,待到太上皇回朝,就是你高力士的死期。”

高力士一乐,示意锦衣卫将张串扛带走,张铽贪了那么多的钱,走私甲胄兵器,这笔钱到底流向了哪里,张串扛应当是一清二楚才是。

张串扛被拖走时,一边大呼小叫,一边奋力挣扎着喊道:“高力士,你小人得志!不得好死。”

“我告诉你!待到太上皇回朝,你必死无疑,咱家必让太上皇把你千刀万剐才是,灭你九族!方解心头大恨!”

九族?高力士愣了愣,他打小就是个孤儿,哪来的九族呢?

高力士打扫屋子可不是简简单单的让皇宫戍卫的参与,还有各种互相检举的条文,深入贯彻陛下关于拉一批,打一批的精神,认真打扫皇宫的里里外外。

他一整天都没歇息,将整个皇宫里里外外搜查了个干干净净,掘地三尺,上房揭瓦。当然把金英找个张串扛埋了的事儿,高力士自然不敢忘。

很多宫人夹带宫内的物品出宫贩卖,这些物品一时半会儿带不出宫去,就被搜了出来。

与其类似的还有各种各样的药石之物,太医院的太医们按个儿侦辨,其中有不少的虎狼之药。

不仅如此,高力士还查出了很多的密信蜡丸、巫蛊小人等等。

这些东西都堆积在了小广场上,宫人们在哀嚎,兴安不闻不问。

审讯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天边亮起些许的微亮。

高力士才看着一个个冻的颤抖不已的宫宦们,大声的说道:“天马上就要亮了,诸位还有主子要伺候,我也不耽误你们的时间。”

“知道线索的人,可以到内侍省找我,重重有赏,散了吧。”

“谢老祖宗。”不知道谁带头喊了一嗓子,宫宦们先磕了个头,再慢慢的站起身来,向各宫而去。

高力士对于打扫,真的非常认真。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也惊动了刚刚起床的太上皇。

高力士来到了大福殿之前,太上皇李旦愤怒至极的看着月台上的高力士。

兴安赶忙下了月台行礼。

“高力士,谁给你的胆子,你居然敢这么做!”李旦大声的训斥着。

高力士不卑不亢的说道:“张串扛里通外国,臣奉了陛下之命,配合各部的官员们,彻查此案。”

“是陛下给了臣这么大的胆子。”

大唐朝堂十年内腥风血雨内斗,换了四位皇帝,而李隆基算是合适的人选,朝臣共举,一朝天子一朝臣,既然已经同意了三郎登基的事,这等清扫,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兴安手里握着一本账本,脸色颇为凝重。

李旦气的脸色都变了,好大胆的狗奴才,居然敢如此说话!

他正准备让人拿下高力士,却气喘如牛,却没有下令拿下高力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