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仙居酒宴(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在兴庆宫宋璟说道:“圣上,同州通往蒲州浮桥已经派工部勘探,工部提议在蒲津渡架设浮桥。”
“准,此次直接购买黄河两岸船舶,不可强征,户部先拨付10万贯,让同州蒲州全力配合尽快建起。”
宋璟道:“圣上,只怕时间上来不及,修桥铺路最少都要一月以上。”
高力士在李隆基的耳边说道:“陛下,刑部尚书李济,御史姜蛟。”
啧啧,朱祁钰兴趣大增,这绝对不是巧合,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早已波澜壮阔。
“请!”李隆基点头说道。
“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刑部尚书李济,御史中丞姜蛟。行了个稽首礼,就站直了身子。
“陛下,东市今早有一商贾死了。”李济首先说明了来意,一件凶杀案,发生在了东市的街头。
“顺天府尹呢,他没有去查案吗?这件事为何要劳烦刑部尚书李济,亲自跑一趟郕王府?”李隆基喝了口茶,盖上了盖子,平静的问道。
姜蛟看李济讲不到重点,直接站了出来俯首说道:“禀陛下,此商贾乃是京城有名的一个义商。”
“在京十数年,南北转运粮草,生民济世颇有贤德之名,灾时开仓放粮,丰时平价收粮,就这样当街被草民给活脱脱的打死了!”
“京兆府不闻不问,任由刁民当街行凶,随后数百刁民闯入此义商家中,抢了库房,将库中数万石粮食随意分发,义商家人跑去京兆府敲鼓鸣冤,不料京兆府尹却不理不睬。”
“臣请陛下责罚京兆府尹李明,下亡以益民,尸位素餐,以儆效尤,正朝堂昏昏之风!”
姜蛟的慷慨陈词,让李隆基嗅到了熟悉的味道,他在高力士耳边交待了一番,令他下去看看说的是否是真话。
这里面水很深,但李隆基敏锐的把握住了其中的关键词,数万石的粮食。
真的是义商,京师就要大饥,他真的放粮了吗?
在此时手中屯有数万石的粮食,说这个人是义商,李隆基要是相信,才是脑袋秀逗了。
“宋明公可知此事?”李隆基问起于谦是否听闻此事。
宋璟稍微犹豫了一下点头说道:“略有耳闻,此事臣不明就里,还是让李名府说一说?”没过多久,兴安就小跑的来到了朱祁钰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声。
李明被带到了门外,等待宣见。李明是李隆基跟随潞州老人。
“臣李明,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李明行了个稽首礼之后,站的笔直,不怒自威,他看了一眼姜蛟,眼神里全是凶狠。
李明一脸严肃的说道:“陛下,东市商贾陈文锦囤货居奇,家中藏有数万石粮食,联合数贾哄抬粮价,今晨,陈文锦的米粮店开门,粮价每斗再涨50钱,为200钱,其余商贾闻风而动。”
“陈文锦站于门前叫嚣,就这个价儿,爱买不买。引了众怒,被当街拖拽,后来哄抢粮食被踩死,臣…无能,找不到到底是谁踩死了陈文锦。”
李隆基点了点头,示意陈文锦退到了一旁,他看了看陈文锦又看了看姜蛟。
姜蛟是跟随李隆基诛杀韦后的得力干将。唐朝现有的律法,没有对哄抬粮价的处罚,是个棘手的事。
朝臣们的支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遇到了棘手的事,你处理不好,那必然大失所望,要是处理得当,朝臣内心的天平也会慢慢倾斜。
李隆基盯着姜蛟,姜蛟吓得脖子缩了一下。
“长安粮危,可能会造成饥荒,殿中数万粮食,分发一空,百姓激动感谢,将其抛向高空,可惜失手,不幸殒命,朕也悲痛。”
姜蛟愣在原地,这不是他的设想剧本。李明、宋璟努力憋着不要笑出声来,我们怎么看不出你有半点悲痛,嘴角好像充满笑意。
“姜御史刚才所称不虚,确有生民济世颇有贤德之名,这种舍己为人君子朕怎能辜负。”
李隆基提笔写下舍身济民四个大字,说道:“传中书起草一份诏书,赐陈文锦舍身济民匾额,棺椁丧葬品一套。”
“令兵部,让北衙六军派士兵巡视城区,通传各坊,捐粮应给户部,由户部仓部署发粮,下不为例。”
卢怀慎和魏知古,奏疏说道:第一批民夫出长安抵达华州又增加一万人,三日后抵达黄河三峡口砥柱后的上阳水驿站。
夜里,长安的平康坊仙居楼有数十楼阁,上所有六,中所十六,小所五十,娼妓数千人。
而这仙居楼是上等,就是这神乐仙都最豪奢之所,有金陵销金窝,动掷千万镒的别称。
而此时的仙居楼却是人满为患,摩肩擦踵。包厢之内,一片火热,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东北角的包厢内,李隆基一副河东商人穿戴,现在身份是长安河东粮商,现在自己商会那么多商铺,搞个身份名帖还是很简单的。
看着眼前的点茶煮茶,要不是这时的那位后世尊称为“茶圣”陆羽,还没有出生。他撰《茶经》三卷,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烹饮、器具等皆有论述,该书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李隆基可不想让这位“茶圣”因自己穿越消声遗迹,一直忍着喝着这种茶沫,茶带一点甜味,应该是加了蜂蜜,也是可以接受的。
只听南面一人说道:“这段时期运入长安粮食大部被我等买走,朝廷没说不许屯粮发财对吧,那我们这只是倒买倒卖,这价格飞涨,是供需导致。”
另一人道:“圣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治我们的罪,否则圣人哪还是金口玉言!”
这边点头说道:“圣人食言,就是失道,这几日粮价翻了几番,虽说陛下有限购令,但新皇广开文武制科,允许学子自荐前来长安参加科考,这是要夺我等仕途。”
“是啊,这位圣上还要搞个演武大典,各地学子、商贾、使团等,陆续前来京城,每日不下万人。”
“是啊,虽说圣上让户部维持40文一斗限购,可运进长安的粮食八成被我们购买,。”
“照这样子,不出十日,义仓、常平仓存粮皆无,陛下难道舍得京城百万之众,无粮可用,处处都有饿殍?
这时西北一人说道“你们就不信敢动用军仓、太仓粮食。”
“哈哈哈”一众人笑道,“那是军粮,长安军队和陇州边军没有粮食,吐蕃是会走着进长安的。”
西北那人又道:“圣上不也是征召民夫修路筑桥了吗?”
“这位公子是外地吧,100里是崎岖山路,遇水架桥,逢山开路没有两月是不可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