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元正朝会(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现在兴庆宫就业热闹了,李宗一路小跑在前面,后面跟着小安欣,郝皇后端牵着李英,李婉蓉的女儿牵着木质鸽子,鸽子下面两个小轮子,用一个绳子牵着轮子转动,会带着两只翅膀上下煽动。

王菱带着李忠嗣,后面的奶妈抱着李兴,王婉凝现在是挺着大肚子,李熙儿跟在后面。

李宗过了年就六岁了,他已经能够十分清楚且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语言能力已经完善了,而且开始读书识字。

几人首先行礼,皇后、三贵妃、嫔妃几人等会也要各自回到自己的殿里,

李婉蓉欠身说道:“陛下,宗儿已经开始蒙学了,已经读完了《新编对相四言》,认全了三百八十八字,现在开始读《千字文》了。”

《新编对相四言》是大唐的蒙学之物,这本书乃是雕版刊印,全国统一的蒙学读物。

共有三百八十八字,配有插画三百八十八副,从日月星辰,到龙马走兽应有尽有,乃是房玄龄在贞观元年,请旨刊发,全国乡学卫儒学堂,州府县学,皆用此书。

若非上面都是正字,而非俗字,李隆基也免不了用在武备屯营法里,适用推行。

学者就应该搞学问,当官了,却是糊里糊涂。

李隆基点头继续问道:“算学开始学了吗?”

在王敬业的《大唐算法比类大全》之前,李隆基的算学算是大唐第一本数学教科书了,但九章算法,李宗读起来还不能理解。

现在李隆基是一个很专权的皇帝,被读书人骂的几近亡国之君。

李隆基干啥事?

收税,钞关折银,被骂与民争利;

重新招募新兵,训练士兵,被骂穷兵黩武;

开元对草原犁庭耕穴大肆攻伐,被骂人神共弃。

重振贞观年间,几乎被革罢的一干二净的乡学学堂,规定二屯必须有一学堂,严格规定军生数量,而且定期派靖安司不良人暗访巡查,这就被骂的更狠了!

大唐皇帝怎么可以和我们这些仕林抢学生、抢话语权呢?

而此时辽宁,的天空阴沉沉的,而且空气中充斥着火烧火燎的味道,这个火烤的味道,并不是来源于松漠府,而是大唐在烧荒。

草原部落诚服,契丹跑进深山,想着和大皇帝板板手腕,松漠府陈旗,请旨烧荒,陛下准许。以前大唐三受降城外在草原上,每到秋冬就大肆烧荒,点燃草原荒草,让草原不得进犯。

现在是松漠府、渤海府、黑市督都府,虽然在大雪没有完全覆盖前,灌木丛还是可以点燃的,三百里,深五十余里,皆是大火。

已经说的辽东只能是大唐郡县,再也不能以几个附属国样式存在。

今岁陛下稍宥,将这天怒人怨的烧荒之令,稍微延后了月余,但是依旧坚持执行到底。

除夕之夜,兴庆宫的人聚在一起,大家一起吃个年夜饭,守个岁,点亮宫中所有的宫灯。今夜也是要熬夜很晚,因为元正还有一年一度最大朝会在等李隆基。

日晨天子坐早朝受百官祝贺新年。

正旦还蒙蒙亮,曙光未开之前,朝贺活动就开始了,宰相、三司使、大金吾等文武百官身着华服“以桦烛百炬拥马,方布象城”,而长安城也因百炬耀街陌,谓之“火城”。

杨巨源在其《元旦呈李逢吉舍人》诗中则突出表现了朝贺队伍整齐的仪仗和庄严肃穆的氛围:华夷文物贺新年,霜仗遥排风阙前。一片彩霞迎曙日,万口红烛动春天。称觞山色和元气,端冕炉火迭瑞烟。共说正初当圣泽,试过西掖问群贤。

除了在京的朝官外,各地方官也要携各地方特产作为贡品,远赴京师来行元旦朝贺之礼。唐帝国的繁荣昌盛,使得元日朝会异常盛大,整个活动不但有内外朝臣向皇帝贺岁,而且各少数民族政权和附属国的统治者也都奉巨礼前来向唐皇帝贺正,与唐帝国交好。

“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赫窦俨冠盖,纷纶盛服章,羽旌飞驰道,钟鼓震岩廊。”

元旦朝会礼制甚严,诸多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一切程序都必须按部就班,不容有失,否则轻者罚俸,重者贬官。

元正前一日,在含元殿内设御帐,并安排文武百官及宾客的位置,三品以上的文官位于面向皇帝的右侧,武官三品以上的位于面向皇帝的左侧,

外地来的各州郡都督、刺史(太守)的位置也不错,分别在三品以上文武官的左右两侧,当然,也是官越大,排位越靠前;文官四品、五品的位于主区域的右侧,六品以下的在角落里,感觉是填补空位用的;各藩属国的使节正对着皇帝,分东南西北方向来客,分别在文武三品以上高官之后;能进到太极殿的还有一批很关键的人物,就是皇室宗亲,排在最后一排;其他人在太极殿里就没有位置了,叫门外位,但也算是参加大朝会了。

元正日当天,整个长安城被大唐禁军填满了,属于特级警戒状态。沿街都是顶盔贯甲、全副武装的士兵,黄色大旗、各种仪仗遍布整个皇宫。仪式正式开始,侍中这个宰相级的高官起到一个司仪的作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