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通政议事(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李隆基旁听了整个过程。
大唐的百姓,尤其是京畿和州府的武备屯营的百姓因为武备屯营法的推行,朝廷只征收三十抽一的正赋,其余皆按各府统收价收购,屯营民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他深吸了口气说道:“大唐百姓依旧是苦不堪言,朕听百姓所言,其言有三弊。”
“一,是所谓五通神巫蛊之事。五通,又曰五圣、五显灵公、五郎神。百姓有疾,巫卜之,动指五圣见责,或戒不得服药,愚人信之,有却医待尽者,横行无忌。”
一种名叫五通神巫蛊在大明的民间横行无忌,百姓生病,就去这座下求的五圣诊断,也不服药,也不去惠民药局,百姓轻信,喝一碗符水了事,最后却耽误了时间死掉了。
“二,木工厌胜与方士魇镇之术,木工于竖造之日,以木签作厌胜之术,祸福如响,百姓信之,其于工师不敢忤嫚。魇镇之术,乃诅咒,泥塑小人,钱钉遍布,埋于马厩粪池,魇镇病倒,民多畏惧。”
建房子的时候,要请一些木签厌胜镇宅,这也算是风俗,李隆基本打算不管,但是有些人趁机谋财,甚至害命,还就得打击一下了。
至于魇镇病倒,就是画个圈圈诅咒你的大唐版,弄个小泥人,用铜钱和钉子顶到上面,然后埋在马厩和粪池里,然后这人就病死了。
这一件事朱李隆基非常关注,尤其是魇镇之术,这玩意儿真的是诅咒而死吗?
李隆基不信,别说后世的唯物价值观,就是在先秦也有子不语怪力乱神之说。
李隆基不由得想起了长安河渠上的黑眚。
那些黑眚,一到朝廷疏通河渠后,这些黑眚就开始夜间出没,烧毁闸夫的家,抢走他们的孩子,四处作乱,阻拦朝廷疏通通惠河。
黑眚非妖孽,实乃是势要豪右之家,借这通州到京师的粮道,牟取暴利。
当初,李隆基把所有的黑眚都给吊死了。
那这个魇镇之术,在百姓反复描述之后,李隆基终于肯定,这是有些人借着魇镇二字,行的谋财害命之法,百姓一听说这魇镇而死,避之不及,也不敢报官,怕招致灾殃。
谁在推动这魇镇之术?
该被吊死的人。
“三,朕观大唐奴仆之风,甚嚣尘上,应当警惕,无外乎多挟富、挟贵,依势作威,纳投靠,称家人,实为奴仆。”
“河东晋阳人王氏榜眼王禅,一登仕籍,这些奴仆就竞相来到门下,多的达到千人。居然大肆遴选,最后选了二十余人,为奴为仆。”
李隆基说到了第三问题,这个问题主要是势要豪右之家和进士及第的进士们收仆的问题,大唐禁奴,这些人就换了个方式,以收家人的方式进行。
在大小官邸营建的时候,李隆基就发现过这个问题,那个崔偍的管家,借着云阳伯府的名义收家人,实质收奴。
姚崇坐直了身子说道:“陛下,大唐律有定,公侯不过二十人,一品不过十二人,二品不过十人,三品不过八人,四品以下,存养奴脾者,杖一百,即放从良。”
“陛下所言的第三个问题,是犯了王法,查处处理便是。”
这件事姚崇也是知道,但是现在愈演愈烈,那既然违法乱纪,自然要严厉打击,这个交给法司去办理便是。
李隆基点头说道:“这个王禅,真是哪里都有他,杖一百,革其功名,永不录用。”
李隆基放弃了对王禅的观察,他就是那种常人所言的百无一用是书生。既然无用,那就不要留在朝廷,丢朝廷的脸面了。
姚崇并未求情,王禅这样的人,也丢他们这些官员的脸啊。
同乡谈及此人,何尝不是羞与为伍呢?
卢怀慎认真的考虑了陛下所说的话,尤其是关于魇镇之术,他多少琢磨出点儿味儿来了。
这种各地都有的手段,怕是有些人活的不耐烦了。
卢怀慎深吸了口气说道:“既然有魇镇,陛下,是不是可以仿黑眚故例,每个村竖起一杆大旗,将其吊在上面?”
李隆基认真的考虑了一番,点头说道:“让武备府和各地御林令官教谕百姓,不得行魇镇之术,若是有人蛊惑,悉数吊死乡里,警醒之。”
“吊!”
京师的黑眚被吊死之后,京师上下这种魇镇法术之类的妖言惑众之事,立刻就消散一空。
按照术士们的说法,就是大皇帝真武大帝转世,魑魅魍魉皆惊惧远遁,不用魇镇法术了。
他们也怕皇帝的刀,因为真的会杀人。
这算是当下大唐朝的一种话术了。
李隆基倒是想要反迷信,但是也得有基础才是,百姓别说吃饱饭了,刚刚有了点粮食,勉强能喂饱孩子,反迷信也得等等生产力的发展。
李隆基时常警惕,有心人说:夸上天去,夸出个大跨步来。
如临九霄不假,但是这种大跨步,李隆基还是做不出来。
姚崇面色复杂,他愣了许久说道:“陛下,其实有件集宁河套见闻,臣还在调查,故此未曾奏禀。”
“是这样的,在集宁地区,出现了一些真武大帝符,名曰赦罪善功符,每符昂贵,一纸要五斗米之多,臣回来的时候,已有苗头。”
姚崇从袖子里拿出了几张符纸,递给了陛下,真武大帝的赦罪善功符,是一张黄纸加朱砂写成,上面的花纹居然很是精美。
李隆基拿过来看了半天,这不就是赎罪券吗?!还是借着真武大帝的名头发行。
真武大帝是谁?
真武大帝在大唐,其实代表的是皇帝。
朱棣身上有这种传闻,朱祁钰身上也有,这帮人的胆子真的大!
当初王婉凝和李熙儿在长安花萼阁里,就说到了这种现象。
李熙儿就曾言,有道是,假道学向来如此,古人善则归君,过则归己,如今的道学,便是过则归君,善则归己。
有人发财发到了大皇帝的头上,这能忍?这不重拳出击,这帮人哪里知道改悔?
李隆基站了起来,极为愤怒的说道:“朕立刻钦点一营玄甲武骑,带领四名提刑都尉,四百员武骑,立刻前往集宁、靖安、信安、云中四府,严格纠察此事,抓到一个就吊一个!”
“任何人借着朕的名义谋财,皆为谋叛罪论处,首恶送至京师,凌迟处死!”
必须要重拳出击。
姚崇等到陛下发泄了怒气之后,才低声说道:“陛下,这件事贞观年间也有发生,文皇帝却未曾纠察,彼时是在京兆府多有这般赦罪善功符,太宗皇帝也只能查到焚毁。”
这种事显然不是普通人敢这么办的。
势要豪右之家才有如此胆量赚这个钱,现在妖风再起,陛下要严查,最终甚至可能查到一些皇亲国戚身上。
一如贞观年间的平安符、高宗年间的赦罪善功符,凤仪年间的盐引,这背后的人,决计不是小门小户。
陛下要做好这个准备。
李隆基摇头说道:“太宗皇帝有顾虑,乃是孝道大伦所限,朕必不宽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