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残荷听雨暗潮生(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金陵烬未央卷》最新章节。
【荣禧堂议事厅 卯正三刻】
青瓷香炉腾起的烟线忽散忽聚,贾政指尖敲着《河工纪要》的檀木匣子,匣角金漆剥落处露出半枚螭纹印痕。清客詹光捧着茶瓯的手一抖,碧螺春泼湿了程日兴的履历折子,墨渍在"戊寅年河道巡检"几字上洇出桃花状。
"冯紫英递了话,"单聘仁捻着山羊须,"说是北静王今晨往通州验堤..."话音未落,外头小厮踩着湿漉漉的青砖闯进来:"老爷!永定河驿马急报!"
贾琏掀帘而入,蓑衣上的运河腥气裹着雨雾。他抖开油布包裹的碎石,青石断面赫然嵌着芦苇根茎:"工部库房存的料石,竟与溃堤处碎石同出一辙!"
【大观园藕香榭 辰初】
黛玉倚着朱栏抛鱼食,锦鲤搅碎的水面忽现倒影。探春从竹桥转出,油纸伞沿垂下的雨帘遮住半张素笺:"姐姐瞧这字迹。"泛黄信纸上的"三月初九"与元春血书如出一辙,却是二十年前贾代善的手书。
紫鹃忽然轻呼:"姑娘看荷梗!"残破的荷叶下浮着漆盒,盒内半块翡翠如意浸着淤泥。宝钗执银簪轻叩如意断口,空腔中飘出盐引碎片,朱砂官印竟盖着薛家老宅的地契编号。
【工部卷库 巳正二刻】
霉味呛得贾政连咳三声,指尖抚过积灰的木架。忽见某处格档异常干净,抽出的《漕运考》书脊残留蜡痕。程日兴举灯照来,书页间夹着的不是批注,而是忠顺王府中秋宴的戏单,背面蝇头小楷录着历年河银数目。
"大人!"书办惊呼。墙角鼠洞窜出半截缎带,褪色的秋香色正是元春封妃前常系的汗巾。贾琏用刀尖挑开缎面夹层,丝线绣出的河道图与薛家兵符纹路渐渐重合。
【梨香院东厢 午初三刻】
薛蝌用硝石水擦洗兵符铜锈,双鱼眼窝忽然脱落,露出中空暗格。宝钗以银簪挑出油纸卷,展开是三百漕工画押的万民书,血指印在"戊寅年惊蛰"处汇成旋涡状。窗外惊雷炸响,薛姨妈手中茶盏落地,碎瓷拼出的图案竟与万民书上的血涡一模一样。
"当年父亲..."薛蝌话音被撞门声打断。忠顺王府长史立在雨帘中,皂靴踏着门槛:"听闻府上有块古铜鱼符,我们王爷最喜..."
【宁国府祠堂 未正】
贾珍盯着祖宗牌位后的砖缝,忽见青砖棱角磨得异常圆润。尤氏递来的铜烛台突然脱手,砸碎地砖露出樟木箱角。贾蓉撬开生锈铜锁,整箱《金刚经》封皮下,是贾敬炼丹用的朱砂账簿,某页批注:"三月初九,兑银二十万于运河码头"。
焦大醉倒在门槛外,酒气混着呓语:"...那年抬进祠堂的哪里是经书,白花花的银锭子烫手哟..."贾珍猛然扯开经卷封皮,夹页银票上的"户部官银"印鉴,正盖着黄河决堤的日期。
【荣国府库房 申初】
凤姐指尖掠过素缎,金线暗纹在烛光下显形。平儿忽扯开三匹素绸,褪色处拼出半幅翟鸟图:"竟是元妃娘娘省亲时用剩的贡缎!"墙角樟木箱突然倾倒,滚出的不是丧仪银锭,而是裹着盐霜的太湖石——与工部采买的堤坝石料别无二致。
丰儿跌跌撞撞跑进来:"二门上说...说锦衣卫往周瑞家去了!"凤姐手中金算盘啪地散架,玛瑙珠子滚进砖缝,嵌出个歪歪扭扭的"忠"字。
【大观园芦雪庵 酉正】
宝钗将碎盐引浸入雪水,纸背显形的暗道图指向栊翠庵。探春用簪子挑开佛龛后的砖块,褪色宫绦缠着的玉匣内,竟是贾母亲笔所书族谱,元春名旁朱批小字:"戊寅年三月初九,抱子入宫"。
黛玉忽然咳喘不止,帕中血珠溅上族谱,将"子"字染成赤红。远处传来钟声,妙玉闭关的禅房门缝忽然飘出青烟,混着淡淡的硝石味。
【荣禧堂东暖阁 戌初三刻】
贾政手中湖笔骤折,墨汁泼脏冯唐递来的堤坝图。图纸背面被烛火烘出淡淡字迹:"三司会审定于寒露"。王夫人腕间佛珠突然绷断,檀木珠子滚进炭盆,燃起的青烟在空中扭成枷锁形状。
"老爷!"林之孝家的撞开房门,"宫里夏太监递话..."后半句淹没在骤起的秋雨里。凤姐瞥见窗纸上的人影,腰牌轮廓分明是忠顺王府的螭纹样式。
【运河码头 亥正】
薛蟠拖着镣铐撞向水牢铁栏,腐木缝隙忽见磷光点点。他抠出嵌在木纹里的铜符残片,断口处与胸口的烙痕严丝合扣。对岸芦苇荡亮起火把,三百艘蒙冲斗舰的"薛"字旗在夜雨中猎猎作响。
【梨香院暗室 子夜】
宝钗将双鱼兵符按进青砖凹槽,密室轰然开启。薛蝌举灯照见墙上的血书,褪色字迹刺目惊心:"戊寅年雨夜,贾府送来死婴换走世子..."箭矢突然穿透窗纸,忠顺王府侍卫的刀光映亮案头密信——"元妃病危,凤藻宫亥时落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