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使得铁犁铸金戈(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大明搞工业》最新章节。
日头晒得青砖地发烫,林远靴底碾过库房前结霜的石阶。西厢廊下飘来刺鼻的硫磺味——赵黑塔正带人清点地窖里的火硝,三指粗的麻布袋摞成小山,在寒风里泛起惨白霜花。
徐大攥着黄麻账册的手指发僵,纸页被晨雾打湿的边角黏在掌心:“大哥,统计完了强弓统共八十三张,半数弓弦朽得能搓出麻絮来。“他翻页时带起缕铁锈味,“雁翎刀二百二十柄,刀刃带豁口的足有一百七十......“
话没说完,西院突然爆出赵黑塔炸雷似的喝骂:“直娘贼!这箱怎塞着恁多腌臜物!“众人转头望去,但见五个灰衣汉子正从樟木箱里往外掏物事——成捆的扎甲下,竟压着十二柄乌兹钢刀,刀鞘上女真文的火漆印还泛着猩红。
林远心中一惊。
“辽东铁胄三十七副......“陆九的声线突然发颤,手中的火折子映出甲片内侧阴刻的“广宁左卫“字样,“天启二年边军的制式......“
林远喉头一紧,前世读过的《大明律》倏地在脑海炸开——“私藏全副铠甲者,凌迟;藏三副者,族诛。“
若是让当官的发现了还不得用铁刷子活刮了整个耀华庄。如今这满屋铁甲,怕是要把滦州城的野狗都喂饱三年。
“得亏是趁夜突袭。“林远用枪管挑开副山文甲,内衬的犀牛皮竟带着镶蓝旗的火烙狼头,“若让这老狗多喘半天气,怕是要把鞑子的的夜不收都引进庄子。“
林远愣怔了半天之后说到:”弓箭刀具且收好,盔甲一系一定要藏好,不到万不得已万万不能暴露,依大明律,私藏全副铠甲者,凌迟;藏三副者,族诛“
话说完,徐大和陆九以及赵黑塔等在场的几人无不惊出一身冷汗。
林远抱臂立在碾盘上,扯着嗓子道:“徐大哥、赵黑塔恁两个,先将那些铁甲收在祠堂地窖,拿陈年谷壳盖严实了。使唤几个后生把趁手的刀枪弓箭拾掇到村口老槐树下,再挨门挨户敲铜盆喊人“
他忽地蹲下身,捡了根树枝在地上划拉:“陆九兄弟,你且作篇告示,就说咱庄子要立个'保乡团'。但凡十六往上的后生,每日操练三个时辰,一天管三顿饭!“树枝梢头戳得黄土簌簌直落,“大锤你带人把西头废窑收拾出来,今儿起要备起屋造房的物料——赵家粮屯里新起的谷子,摞起来怕不比城墙垛口还高!“
见徐大正往铜锣上缠红布条,林远又补了句:“跟乡亲们说清楚,自今日起庄里男女老幼须得齐齐动手。方才清点赵家库房时,那粮少说够咱们嚼用七百日!“
众人皆抱手称好
徐大已经扯开腰间缠着的牛皮绳。这个黑汉子反手取下铜锣,黄铜锣面上还沾着前日巷战留下的血痂。“黑塔兄弟,把咱们那几副锁子甲裹上茅草,就藏祠堂地窖第三根梁柱后头——记得垫两层油纸防潮!“
赵黑塔闻言咧嘴一笑,缺了门牙的豁口漏着风,铁塔般的身躯震得青砖地嗡嗡响。他肩上扛着的两副山文甲哗啦作响,甲片间还卡着半支折断的箭。廊下忽地卷起阵穿堂风,将西厢房檐角挂的占风铎吹得叮咚乱响。
“村口老槐树下支三张八仙桌,把新缴的柘木弓一字排开。“林远指尖叩着腰间雁翎刀的云头护手,刀柄缠的牛皮条还带着襄阳城的黄土,“把那些子没得锈的雁翎刀也码在八仙桌上。“
陆九早蹲在滴水檐下铺开宣纸,笔尖悬在澄泥砚上迟迟不落。忽听得哐当一声,却是大锤把铁匠砧砸在青石板上。这个平日打铁为生的汉子此刻正在查着赵家的粮食库存
“东头赵家粮仓的麻袋都摞到梁上了,少说两千石往上。“大锤拿铁钳挑开火盆,溅起的火星子正落在林远褪色长袍下摆,“明日就带人拆了西墙的废窑,烧出来的青砖管够!“
....
暮色渐浓时,村口的铜锣惊飞了满树昏鸦。七八个总角小儿抱着比自己还高的铁犁木门闩,在晒谷场上来回奔跑。老柳树下,二十几把雁翎刀映着夕阳泛出暗红,像极了去年除夕挂在祠堂檐下的腊肉。不知谁家媳妇从灶房探出头喊:“当家的!回来记得捎捆柴禾!“墙根下顿时腾起片哄笑。
村口被烧烂的老槐树八仙桌上,徐大刚试过的新刀横在砚台边,刀脊映出陆九青布直裰上未干的墨痕。林远接过告示时,羊皮纸被风扯得猎猎作响,纸角“保乡安民“四个楷书还泛着松烟墨的潮气。
“老少爷们且看!“林远忽地跃上磨盘,褪色的长袍下摆扫过桌沿排列的环首刀。他左手高举告示,右手直指庄西高耸的粮仓土墙:”赵家的粮仓有两千石左右,够咱们嚼两年“
人群里几个老汉慢悠悠地看着林远,穿补丁袄子的半大小子们踮脚去看桌上雪亮的兵刃。徐大突然挥刀斩断桌角,木屑纷飞间扯着嗓子喊:“林大哥带着咱们起出赵阎王藏的两千石陈谷!粮垛如今比祠堂飞檐还高!“
林远将告示重重拍在刀痕累累的桌面上,惊起砚台边觅食的麻雀:“自今日起,十六岁以上男丁每日辰时在晒谷场操练!陆先生管笔墨册籍,徐大哥和赵黑塔教刀枪棍棒——大锤兄弟带着婆姨们砌箭楼,半大崽子们也得跟着运土坯!不便行动的就在家织布给咱们男丁给咱们保卫团做战袄,缝新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