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赵家灭耀华新立(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大明搞工业》最新章节。
鸡叫三遍时,赵家青砖墙上的火苗子总算熄了。林远一脚蹬翻祠堂前的石香炉,火星子混着香灰扑簌簌落在赵老爷光脊梁上。这老贼被麻绳捆成端午的肉粽,昨夜还油光水滑的辫子早叫松油燎成了焦麻绳。
“铛——铛——“徐大抡起赵家库房的铜锣,沿着冻土路挨家砸门:“老少爷们听真!河西的麦子返仓,祠堂的银钱见光喽!“胆大的后生扒着墙头张望,瞅见二虎扛着三袋精白面往村口石碾子走,面袋子豁口还噗噗往外冒白烟。
瘸腿老汉最狠,把赵家马厩的草料叉往井台上一插,挂起块褪色门板,蘸着灶灰歪歪扭扭写:“天杀账目今日销“。几个婆娘壮着胆子凑近,正看见刘大锤抡斧劈开祠堂的鎏金锁,哗啦啦倒出二十几本蓝皮账册——那账上记的哪是田亩?分明是庄户人的血印子!
“都来瞧真喽!“林远突然跳上石碾子,把赵老爷的绸缎裤衩往人群里一甩:“这老狗往观音土里掺麸皮时,可想过有今天?“说着拎起个麻袋底朝天猛抖,雪片似的田契纷纷扬扬落在冻土上,有个胆大的娃子捡起张契纸就要撕。
“慢着撕!“赵黑塔突然举起剁骨刀,“让这驴日的亲手画押!“说着把赵老爷血糊糊的拇指往印泥罐里一按。契纸按满红手印那刻,不知谁家媳妇突然把发霉的菜团子砸过来,正糊了赵老爷满脸黄绿渣子。
日头爬过老槐树梢时,村口已排起长龙。徐大蹲在碾盘上拨算盘珠子,每念一户姓名,底下就爆出哭喊:“河西李老蔫家,七亩水田带两头青骡!““东沟王寡妇,五两雪花银补灶台钱!“有个瞎眼婆子摸着田契上的红手印,突然跪在地上啃了满嘴泥:“他爹...你在奈何桥上睁睁眼啊...“
林远倚着祠堂断墙灌凉水,瞅见二虎带人把赵家刑具堆成小山。火镰擦响的瞬间,十八套铁蒺藜鞭子烧得噼啪乱炸,倒比年节的炮仗还响三分。
日头爬过祠堂断墙时,二十八个粗陶碗在碾盘上摆成八卦阵。林远揪着赵老爷的焦黄辫子,把这团白肉按在香案前。徐大提起赵家库房翻出的狼毫笔,蘸着朱砂在黄表纸上画押:“今有恶绅赵德全,自愿将祖产尽数...“
“放你娘的罗圈屁!“赵老爷突然挣起脖颈,“老子祖上是洪武年间的...“话没说完叫刘大锤一鞋底抽在嘴上,崩出两颗金牙。
瘸腿老汉抖着手把田契铺开,上头朱砂印子还冒着腥气:“河西李老蔫家七亩三分,东沟王寡妇旱地五亩...“每念一桩,人群里就爆出哭嚎。有个裹脚婆子扑上来撕咬赵老爷耳朵:“把我家春妮的卖身契吐出来!“
二虎拎着赵家账房过来,这厮裤裆湿了一片,哆嗦着翻开描金账簿:“天启二年,王木匠抵债闺女一个,作价三钱...“话没说完叫赵黑塔连人带账簿踹进火堆,羊皮账册烧出人油味。
“从今往后!“林远突然跳上焚契的火堆,火星子窜上他补丁裤子,“咱们立三条新规:一不纳粮,二不抽丁税,三不立卖身契!“底下轰然叫好声惊飞老鸹,几个后生把“赵家庄“的石碑砸得粉碎。
林远大声喝道:“今日赵家庄改名耀华庄!”
徐大踹开赵家祠堂的樟木箱,翻出套沾灰的刻碑工具——往年赵家立功德碑时,专从县城请的石匠家伙什。赵黑塔抓起三尺长的铁錾子,抡起夯墙的八角锤:“当年老子给赵家刻碑铺路,今日倒要刻个痛快!“
铁锤砸在錾子上的脆响震得人牙酸,青石板上火星四溅。刘大锤蹲在旁边鼓风箱似地喘粗气:“往左三分!当年赵老狗教石匠改界碑吞我家的田,就是这么指点的!“碎石子崩到王寡妇衣襟上,她竟撩起衣角兜住:“留着给祠堂奠基用!“
原先的“赵“字才凿到一半,赵黑塔突然发狠,钢錾斜刺里劈进石纹。三十斤的八角锤抡圆了往下夯,“咔嚓“一声竟把镇宅的青石板劈成两半。碎碴子飞溅中,“耀“字的火字旁已然入石三分,活像团跳动的火焰。
“使不得!“瘸腿老汉突然扑上来,枯手死死攥住錾子头:“得留着半块残碑,教后生们记得赵字是怎么碎的!“说着从怀里掏出个粗瓷碗,碗底积着赵老爷伤口滴落的黑血:“拿这个当墨汁!“
“今日便斩了赵老东西这个狗贼以证耀华村的新生!“林远喊到:”徐大,取大刀来!“
徐大踹开西厢房暗门,尘雾里撞出柄六尺长的鬼头刀——正是往年赵家砍逃奴的刑具。刀刃上十七道崩口还凝着黑血痂,刀柄缠的褪色红绸活像条干瘪的肠子。
“拿新火淬!“瘸腿老汉突然捧出个粗陶罐,里头盛着各家凑的灶底灰。刘大锤抡锤砸断赵家铁窗棂,将鬼头刀架在火堆上烧得通红。王寡妇带头啐了口唾沫,二十几个婆娘依样把唾沫星子溅在刀刃上,滋滋腾起青烟。
林远攥住缠了湿麻布的刀柄,刃口映出他血丝密布的眼:“赵德全!这第一刀还你家大旱年逼死的三十六条饿殍!“说着刀锋贴上老贼后颈,肥肉登时烫出焦臭味。
“第二刀还你家祠堂底下八具童男童女的镇宅骨!“刀身突然翻转向下,剜去老贼肩头三两大肉。赵老爷杀猪似的嚎叫惊飞了祠堂梁上的黑蝙蝠。
徐大突然递上碗混着香灰的鸡血:“规矩不能破!“林远反手泼血祭天,刀刃映着火光划出赤虹,断碑上“昌“字应声裂成两半。赵老爷那颗肥头滚进火堆时,不知谁敲响了喂驴的破铁盆,当当声混着吼叫震得老槐树落下一地陈年枯叶。
瘸腿老汉突然抓起把带血的土往天上一扬:“耀华新生!“几十个破陶碗砸在断碑上,新酿的黍米酒渗进石缝,竟把残存的“赵“字泡成了酱紫色。二虎趁机抡起石匠凿,在断碑背面刻下——“欠命还命,欠粮还仓,天地共鉴!
日头西斜时分,二十八个汉子对着血染的田契歃血。瘸腿老汉颤巍巍端出观音土混着新麦蒸的窝头,每个窝头里都埋着粒盐巴:“吃下这口粮,便是把命拴在耀华村的石碑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