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剑指京师,朝中百态(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晋末:从代晋开始》最新章节。

在得知孙恩携部众,往北逃奔窜至暨阳,即将入江时,谢混满心失望。

如今刘牢之已到达晋陵,离暨阳仅五十里之遥,急行军半天就可抵达。

就差一点啊!

为将孙恩往刘牢之方向围堵,他甚至将主力军又兵分两路,传讯檀道济他们,三路夹逼。

如今功亏一篑,孙恩必定会顺江而下,入海潜藏起来。

打了胜仗的众将士,正兴高采烈相互庆祝,却见谢混一副不高兴的样子,不禁面面相觑。

谢长史这是,不满意?

“益寿,以后再寻机会便是,此次已是大胜。”谢琰明白其中缘由,宽慰道。

这是他的心里话,也确实想着再觅良机。

尽管不清楚,那雷公是如何出现的,但结合此前谢混的笃定,那应该就与他有关。

如此伟力,堪称仙神!

在谢琰看来,一时得失已经不重要了,谢混有神力傍身,总能抓住机会。

就如同那句话——我可以失误无数次,但你,只能失误一次。

谢琰此时就是这个心态,甚至在他心底,生出了丝丝野望。

如果幼子有长生之术,那,这江山…

“父亲,我明白,只是…”谢混还想再说什么,忽然探子来报。

“报!谢内史,贼寇乘船溯江而上,直奔京口而去!”

谢琰震惊了。

这……简直是峰回路转啊。

“哈哈哈!”谢混大笑。

真的太戏剧,太令人意外了。

随后,他定了定神,没理会众人错愕的目光,附耳悄声对谢琰说道:“父亲,我领一路前锋,即刻前往京口,你率领大军,一定要尽快赶到,我谢氏族基,就看这遭了。”

这是把老谢当翘嘴在钓。

谢琰的心思,他已大概摸透,只要牵扯到家族兴旺,绝对全力以赴。

果不其然。

谢琰眼中精光一闪,重重点头,那神情,前所未有的严肃。

他倒并未怀疑谢混有啥心思,毕竟,这是亲儿子,打断骨头,连着筋。

谢混当即喝令。

“众将士听令!”

“蒯恩、到彦之,檀氏三兄弟,随我前往丹徒剿寇!其余人,跟着我父亲!”

这次是要在刘牢之眼皮底下,战胜孙恩,强势打脸北府军,得带冲阵杀敌的武将,刘穆之不适合去。

“是,长史!”

将士们虽不清楚谢混为何大笑,不过军令如山,他们都懂,立即领命各自散去,传令大军开拔。

谢琰也不再多言,赶去主力军坐镇。

听到军令,刘穆之有些奇怪为何不带他,他是真想再见识下神迹,好奇的紧。

但谢混已下令,他只能跟随谢琰行军。

刘宣之、谢方明、沈氏兄弟也随之离开。

如果刘穆之只是好奇,那亲身拿着铁铳,去装神弄鬼的蒯恩、到彦之,就是激动、敬畏,又夹杂着忐忑。

当时,谢混将已填充好的铁铳交给两人,教会使用方法后,特意让他们独自摸去敌方侧面。

当点燃引线,铁铳爆发轰天声响时,二人连嗡嗡耳鸣都已顾不上,皆是惊骇欲绝。

实在太过震撼。

他们两个区区庶民,居然能引雷公之力。

而公子,是授予他们权柄的神!

谢混留意到二人的异常,想了想,招呼檀氏三兄弟,六人一起,进入帅帐。

挥退左右,指着地上箱子中,又填充好的棍状物:“此为铁铳,在建康教授你们时,我曾提及过。”

再次见到铁铳,蒯恩两人眼含敬畏。

当时他们放完铳时,可是一路怀抱铳筒跑回来,如同呵护珍宝一般,丝毫不敢大意。

檀道济三人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铁铳,只是对蒯恩二人的反应,他们很疑惑。

这两人怎的如此怪异?

莫非这东西,有什么特别之处?

接下来,谢混的话,吓了他们一跳。

“此乃天授之物,本公子于梦中所得,切记不可外传!”

他不介意利用仙神玄学,包装一下自己,哪个皇帝登基前不搞点祥瑞,糊弄下百姓?

维护统治,无所不用其极,不寒碜。

蒯恩、到彦之当场跪下,发誓:“多谢公子恩幸,我等誓死追随!”

“嘭嘭嘭!”又是一连三个响头。

这可是天授啊,天大的机缘!

此时不抓住,更待何时?!

相较于已亲自上过手的蒯恩两人,檀氏兄弟倒没多大感觉,他们还没体会过那种震耳欲聋的声音。

此时,三人只是惊异于公子居然敢称天授,以及蒯恩两人小题大做。

谢混没有解释什么,等他们用过后,自然就明白了。

旋即招呼三人,教授用法。

……

“兄长,居然时逢海潮倒灌,及东风盛行,此乃天助也!以此船速,我们明日便可抵达京口附近!若是冲过去,便可剑指京师!”

卢循异常兴奋,总算让他在孙恩面前长脸了,只要此次事成,他便是最大的功臣。

当初,在孙恩准备接受徐道覆建议,入江逃离时,掌管信众水师的卢循,脑中灵光一闪。

指出刘牢之携部众在吴郡,军事重镇京口兵力空虚,京师门户大开。

他们何不反其道而行,杀过京口,直插京师。

介时,便可俘获一众朝臣、皇室,行那改天换日之举。

孙恩听后,大加赞赏。

就连素有谋略的徐道覆,都找不出理由反驳。

卢循当时可谓出尽风头。

伫立于船头的孙恩,志得意满大笑:“哈哈哈哈,确实如此,看来这大晋果然是气数已尽,国祚将终,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

徐道覆思前想后,觉得还是应当谨慎点,不能太过冒险。

他低声劝阻:“灵秀,不若我们还是入海,刘牢之军队所距并不远,若不能很快突破京口,极有可能与之对上,那可就难办了。”

徐道覆所言其实很中肯。

即便刘牢之带走大部分人,但京口作为军事重镇,依旧有关卡、守将,他们想冲过,还得需要经历一番恶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