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诸邪避散,孙恩欲逃(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晋末:从代晋开始》最新章节。
当年父亲谢安指挥淝水之战,也是这么镇定自若。
谢琰默然无语。
谢混也没催促他,一时间,两父子谁都没有说话。
而谢琰却思绪翻腾,开始权衡这里面的利弊得失。
此番要是战败。
二人若能侥幸逃走,不必多说,一切皆好。
最严重的,便是两人折在这里,陈郡谢氏主脉遭受重创。
不过长子谢肇已出任著作郎,桓玄极可能入主建康的大势,他也知晓。
只要不胡乱站队,主脉倒也算留有苗种。
若是战胜...
谢琰眼神愈来愈亮。
“益寿,你说怎么做!”
已豁然开朗的他,很是果决。
谢混奇异的看了看他,未曾想谢琰居然有如此胆气。
本已准备好其他说辞,打算再软磨纠缠一番。现在看来,倒是自己小觑这些高门权臣了。
“感谢父亲信任。”
“如今孙恩离我们不足百里,既然要驱赶他去京口附近,我们与之对上时,自然不能败,不然驱赶无从谈起。不过这一点,父亲且放心。”
“孙恩溃败后,您要约束将士,让他保存实力,有胆子去京口。”
“一定不要让他逃回海岛,因此沿海一带要派去一只军队。”
...
谢混将自己的详细计划,逐一叮嘱。
这些在来的路上,他已经琢磨无数次了,此刻说出来,令谢琰信心大增。
这般周详,他还有什么好顾虑的。
“既然如此,此次追击便由你做主帅!”
谢琰准备把军事指挥权,交出来,以免到时候自己临阵退缩,误了大计。
谢混当仁不让,立即传讯布置。
半个时辰后,檀道济三兄弟领兵一万,向东北行军赶赴南沙县,堵住孙恩退走沿海。
谢琰依旧领着大军主力,继续往北追击,刘宣之、谢方明等将领跟随,沈氏兄弟亦随军。
而谢混,则是领着蒯恩、到彦之、刘穆之率五千人,充当先锋。
就在谢混这边改变追击阵型时,驻扎于京口的刘牢之,也收到孙恩近在吴郡的消息。
北府军府中,辅国将军孙无终、参军刘裕、参军刘袭、宁朔将军高雅之,以及刘敬宣、何无忌、毛德祖等人汇聚一起。
面色紫赤如关公,胡须飞扬的刘牢之居于主位。
“众位将军,据探子来报,孙寇现在两百里外的无锡县附近,本将军欲讨伐此贼,诸位有何见解?”
刘牢之俯瞰下方众人,声音缓慢且低沉。
自从反叛王恭掌控北府军后,加封镇北将军的刘牢之,着实体验到了权力的滋味。
当初与他一同加入军中的孙无终,现在只能仰望自己。
儿子刘敬宣、女婿高雅之、外甥何无忌,要么被他提拔至军中骨干,要么身居要职。
北府军已是他刘牢之说了算。
孙无终看着主位上的刘牢之,面无表情,两人共事将近二十年,彼此都非常了解。
不过,他依旧有些世事无常的感觉。
想当年刘牢之是何等英勇,每次作战皆充当先锋部队,百战百胜,甚得军心。
中途若非被有战神之名的慕容垂击败,又因后燕攻打廪丘无力支援,以怯弱畏敌罪名被罢官。
刘牢之早就应该是军中大将,完全不需要靠小人之举,攫取高位。
可惜没有如果。
如今的刘牢之,已经变得连他也不认识了。
不知将刘裕举荐给他,究竟是对是错。
想到这里,孙无终又将目光投向一旁。
刘裕察觉到举主的关注,微微颔首,略表敬意。
若非孙无终赏识,让他做了司马,他现在还是军中一无名小卒。
而后,孙无终又将他举荐给了刘牢之,出任参军,一跃成为北府中层将领,令他光宗耀祖。
不久前回到乡里,原本视他为烂赌穷鬼的乡亲,个个登门拜访,笑脸恭维。
很是让他扬眉吐气了一把。
“刘裕,讨伐孙恩一事,你有何看法?”刘牢之的话,打断了正在回味的刘裕。
刘裕龙行虎步出列,立于堂前。
七尺六寸的身高,加上壮硕体格,在一群将领中,显得鹤立鸡群。
他朝刘牢之略微拱手,环视一圈众人后,声如洪钟:“日前孙贼进犯吴郡,而今却在无锡县屯聚,显然吴郡郡城已破。”
这个论断,众将士皆点头认同。
无锡县离吴郡城仅百里,
要是城未破,郡太守袁崧断然不会放任孙恩,驻扎在那。
刘牢之亦未反驳:“继续说。”
刘裕闻言,再次开口:“谢琰谢内史为剿寇主帅,前年会稽城破,我们皆同往相助,大破贼寇。如今贼势凶猛,众将士再领兵前往,相信谢大人不会拒绝。”
这番话正中刘牢之下怀。
他这次之所以召人商议,便是想与谢琰抢功。
前年朝廷命他与谢琰共伐孙恩,所到之处,每攻必克。
随后,更是大破孙恩,击杀降于孙恩的沈穆夫、丘尩等人,为此朝廷不得不下诏奖赏。
他加都吴郡军事,军事管辖再次扩张。
而谢琰作为驻防主帅,由徐州刺史迁会稽内史,并都督会稽、吴兴、义兴等诸郡军事,得以执掌军权。
现在孙恩跑到他的都督区作乱,又是捞军功的好机会,即使他派兵前往,朝廷和谢琰也不敢说半个不是。
“刘参军言之有理,上次我等助谢内史败寇,此次自然义不容辞!”
刘敬宣随即出言附和刘裕。
他们二人私交不错,前年一同前往会稽时,他可是亲眼看到刘裕手持长杆大刀,一人追着千余贼寇狂砍。
当时大为震撼,对其勇猛佩服至极。
高雅之、何无忌等刘牢之的一众亲信,见刘牢之意动神色,亦是出言赞同。
尤其是高雅之,甚至直言:“剿寇本是我北府军分内之事!”
女婿的话令刘牢之很是满意。
不枉他将其扶持上位,出任宁朔将军兼广陵相,协助自己掌控长江以北。
待刘牢之的人说完后,府堂之中便只剩刘袭、孙无终、毛德祖这些中立派,尚未开口。
至于为什么没有反对派,自然是早已被刘牢之清理了。
迎着一双双目光,孙无终几人即便想说些什么,但也明白无济于事,出兵已是定局。
只能违心赞同。
刘牢之哈哈一笑,根根胡须飘荡,而后自座位上站起,大手一挥:“即刻发兵吴郡,讨伐孙恩!”
...
刘牢之发兵。
孙恩就有点慌了。
西北面有刘牢之来袭,南面有谢琰大军,据探子来报,东面亦有官军赶至阻截退路。
他已然成为瓮中之鳖。
不过,在得知谢琰的兵众,乃是近半年募集的流民时,不管是徐道覆,亦或是卢循,皆一致决定进攻谢琰。
如今他们裹挟八万余众,对这场仗,信心十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