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败局初现(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东海悲歌》最新章节。
中日两国互相宣战的消息传至前线,万云龙心里早有准备,虽然日本是太郎兄弟的祖国,但是在大义面前万云龙必须保护鸭绿江对面的中国人民,保卫他自己的祖国。此时的万云龙还不知道,太郎已经跟随日本军队来到了朝鲜。
以大院君为首的朝鲜傀儡政府在日本的胁迫下“授权”日军驱逐屯驻牙山的清军。1894年7月25日,日军第9混成旅长大岛义昌少将率所部主力4000余人自汉城(今首尔)进犯牙山。时驻牙山清军已增至3800余人,其中太原镇总兵聂士成、记名提督江自康率兵2800人驻扎成欢驿,直隶提督叶志超率1营500人赴公州,另留1营驻牙山。28日,日军从素沙场兵分两路夜袭7.5千米外的成欢驿。清军聂士成部已在此构筑工事,分兵四部据壁垒御敌,并派兵数十人在日军必经之路安城渡南岸设伏,万云龙就在这支伏击队里。29日凌晨,日军右翼部队通过安城渡进至佳龙里,遭到清军伏击,万云龙一连击毙了三个敌人。日军虽一度进攻受挫,但凭借兵力优势,最终突破清军伏击,进占佳龙里村。万云龙所在伏击队只好暂时撤退。随后,大岛义昌率左翼部队向清军月峰山东侧阵地发起总攻,连克清军右翼两处壁垒;日军右翼部队则向清军牛歇里山阵地发起攻击,先后攻占清军两处壁垒。是日晨,清军在日军的左右翼外会合,相继绕行1000余千米退至平壤。此战,日军死37人,伤50人;清军伤亡百余人。从此,朝鲜南部已无清军,日军得以专力北顾,为后来发动平壤战役解除了后顾之忧。分统太原镇总兵马玉昆率五营一队(约2100人),与河州镇总兵卫汝贵盛军以及奉天的奉字练军、盛字练军一起,构成了四大军29营,13526人,于8月先期入朝,在平壤与从牙山退回的叶志超、聂士成部汇合,朝廷命叶志超为驻平壤各军总统。截至8月下旬,清军已在平壤城内城、中城、外城及东北城4区建好堡垒27处。
平壤之战是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驻守平壤的清军共三十五营,一万五千人;进攻平壤的日军有一万六千多人。虽然朝鲜政府被强行拉到日本阵营,但朝鲜的平安道观察使闵丙奭积极协助清军作战,大院君李昰应也暗中给清军传递情报。清军并未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由于其主帅叶志超指挥失误和临阵脱逃,导致清军失败,以至于影响了整个战局。
日军分四路围攻平壤,兵力分散,由于李鸿章“先定守局,再图进取”的作战方针以及清将叶志超的胆小昏聩,左宝贵等人攻打日军的行动不断遭到叶志超的阻挠,日军遂顺利完成了对平壤的包围。1894年9月15日,战斗在三个战场同时展开:其一为大同江南岸(船桥里)战场。其二为玄武门外战场。其三为城西南战场。在大同江南岸战场,晨三时,日军第九混成旅团在大岛义昌少将的指挥下,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军发起进攻。清军分兵抗拒,重创日军第9旅团。日军中、右两队司令官武田秀山中佐和西岛助义中佐拼命督战,攻陷了左右两翼的堡垒,随即遭到清军的步炮协同夹击,再遭重创,这一仗日军遭受了重大伤亡,将校以下死者约一百四十名,伤者约二百九十名。中队长级大尉军官被击毙四名,少尉军官被击毙二名。第9混成旅团长大岛义昌少将、第21联队长西岛助义中佐、炮兵第5联队第3大队长永田龟少佐均被击伤。玄武门为日军的主攻方向,因此集中了优势兵力,由立见尚文少将的第十旅团(又称朔宁支队)和佐藤正大佐的第十八联队(又称元山支队)担任主攻。高州镇总兵左宝贵登玄武门指挥,激战中,左宝贵中炮牺牲,其部下三位营官先后阵亡,午后二时玄武门被日军攻陷。日军向城内推进,遭到清军的奋力抵抗,只得退守玄武门。在城西南战场,野津道贯亲率日本第五师团本队,于晨七时从平壤西南用炮火掩护步兵冲锋,清军马队进行反击。至中午,野津道贯见难以得手,下令暂停攻击,退回驻地。此时,军总统(总指挥)叶志超在战局胶着的情况下,于午后四时树白旗停止抵抗,并下令全军撤退,日军便在清兵的退路上设下埋伏。当天雨夜,撤退的清军中伏,阵脚大乱,死亡2000人,被俘500余人。平壤之战以清军大败告终。以后6天中,清军狂奔五百里,一路逃至鸭绿江边,于21日渡鸭绿江回国。日军一路高歌猛进,占领朝鲜全境。
海野太郎跟随日本军队经历了平壤战役,所幸身体只受了点轻伤,可是心理却产生了难以弥合的裂痕,战争的残酷让太郎体会到了什么是生死一瞬间,日军虽然获胜,但也是死伤惨重,这场战争的意义何在?太郎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只要能立下军功平安回到故乡就行,这样就能得到美津子父亲的认可,不仅能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还能迎娶娇妻、光耀门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