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一代文星诞生建业 万里长江纵情高歌(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之父之新仇旧恨》最新章节。

诗曰︰

—声惊雷震金陵,王气尽收诞文星。

横空出世红楼梦,名冠神州天下惊。

康熙五十四年早春二月一天早晨,一艘官船缓缓离开通州码头,一帆风顺,沿大运河南下。

巍峨耸立的通州古塔缓缓向后退去,渐渐消失在白茫茫的雾气中。

大运河两岸,千里沃野在朝阳光照下冒出白茫茫的水气,轻纱般随风飘动。辽阔肥沃的大平原,张开宽广博大的胸怀迎接来自京师的客人。

尽管春风扑面,岸枊起舞,水鸟在明镜般的河面上飞翔嬉戏,大自然极尽妩媚诱发人们赏春的兴致,然而,船上的一家人却眉头紧锁,一脸悲哀,因为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痛失亲人的伤痛,眼中含泪,心在流血!

船上乘客二男二女。男子年长者名叫李煦,六十岁上下年纪,中等个头,慈眉善目,为人忠厚诚实,—向与人为善,人称“李佛”,现任苏州织造署总管。他是协助妹妹送外甥曹颙灵柩来通州安葬﹐顺便进京述职的。

妹妹是个十分不幸的女人,丈夫曹寅是江宁织造署第二任总管,精明强干而极负文才。自继承父亲曹玺任职织造总管后,不但使企业达到顶盛,而且编辑刻印了《全唐诗》。自己出版了诗集和多种剧作。只可惜正当年富力强,奋发有为,宏图大展的年华,却因积劳成疾,二年前病故于进京述职期间。皇上念其勋劳,特让其子曹颙继承父职任江宁织造总管。然而,由于康熙帝一生六次南巡,其中四次以江宁织适署为行宫,接二连三承揽接驾大典,巨额支出使库银严重亏空,从而寻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年轻的曹颙受财政亏空和企业萧条双重压力,忧虑成疾,上任不到二年,便一病谢世。年収二十四岁。虽有遗腹,不知生男生女。老夫人既担心曹家断了香火,又考虑到织造无人接管,于是拜托兄长李煦奏请皇上指定,过继族弟曹宜四子曹頫为继子,继任江宁织造署总管。

江宁织造是大清国首屈一指的特大型丝织作坊,每年为皇宫生产绫、罗、绸、缎、锦绣等丝织品不可胜计,如此规模庞大的企业,主管人没有手托青天,力挽狂澜的本事,难以胜任。而刚刚过继到寅妻李氐名下的继子曹頫,此时不到二十岁,还是个涉世未深,胸无城府的孩子。而且一味嗜古,不谙经营,对企业经营,生产管理,头脑一片空白。虽然深受皇上器重,恩宠无限,殊荣无比,却不知此去上任是福是祸?企业管理好了,还上亏空,赢得皇上欢心,前程无量﹔反之,填补不上亏空,生产继续下滑,惹皇上震怒,将一败涂地,身败名裂,瞻念前途,不寒而栗!所以,尽管一江春水景无限,两堤岸柳舞婆娑,他却没有丝毫兴趣观赏。极度忧愁、焦虑使他精神消沉麻木,对一切失去兴趣。

一路上他们很少说话,更多的是相对叹息,默默垂泪。就这样,日出乘船赶路,日暮投店歇息,饥餐渴饮,悲伤哀叹——不知走了多少日子,行程几何?这天清早,他们在镇江分手,舅爷李煦另搭船去了苏州。曹頫—家三口溯江西行,傍晚终于抵达南京城下。

他们在京口码头下船登岸,早有轿子在岸上等候。曹頫让伯母妻子坐他的官轿,他自己乘坐二人小轿,来到织造署门前,又有管家率领众仆人在列队迎接。伯母﹑妻子在仆人搀扶簇拥下来到家中。曹頫顾不得歇息,便让母亲、妻子陪同医生去内室为怀孕七个月的嫂嫂马氏检查胎儿状况。

曹頫在外屋等侯诊断结果,佣人端上茶来,他一边喝着水,一也向管家丁汉臣询问织造最近生产情况。

不多时,医生检查完毕从内室岀来,曹頫赶忙敬茶,询问检查结果。

医生坐下,边喝茶边说:“尊嫂夫人腹中胎位正常,胎儿发育状况良好。今后日子里,饭量要均匀,切忌过饱,宜少食多餐,营养要搭配调节,食物切忌长期单一化。孕妇要每天坚持适当活动锻炼身体,切忌剧烈运动……”

送走医生,曹頫询身边的佣人:“大夫说的大奶奶饮食起居该注意的事项,你们可记住啦?”

“记住啦。”

“背诵一遍我听。”

佣人把医的话原原本本重复了一遍,曹頫觉得准确无误,才放了心。

光阴荏苒,嫂夫人转眼到了产期,时值江南大旱,井干河枯,稻田龟裂。织工们多半忙于抗旱救灾,生产很不景气。

午饭后,曹頫正准备睡午觉,妻子忽然气喘吁吁跑来告诉他:“嫂子可能难产,折登半个时辰啦,还不见孩子降生,要不要再请经验丰富的“稳婆”( 接生员)来?眼看天要下雨,如何是好……”。

曹頫心中一惊,忙出门看时,只见西北天空风起云涌,沉闷的雷声由远而近,空气中充满潮湿的泥土气息﹐天可怜见,老天爷怜悯芸芸众生,真的要下雨了。刚才他还在想:今年生孩属羊,天旱不长草,像我们这样的人家,难道还会挨饿﹖

内室中不断传来产妇痛苦的呻吟声,撕心裂肺,使人坐立不安,气氛异常紧张!

情急之下,‘稳婆’情绪也不“稳”了,手忙脚乱。无所适从,一会儿摸摸产妇高高隆起的肚子,一会伏身侧耳听听胎心脏跳动的声音,急得满头大汗,口中不停地念佛……

老夫人双膝跪地,一手拄拐杖,一手拈香作揖祷告:“大慈大悲的观菩萨呀﹗保佑俺孙儿平安降生吧……”

穾然,一道耀眼的闪电划破乌云翻滚天空,随即一声炸雷,震得山摇地动,房屋颤抖﹐人人心口狂跳﹗接着瓢泼大雨直倾下来。

就这惊天动地一声霹雳,惊得产妇浑身一颤,婴儿呱呱落草!

“生下来啦!大吉大利!”床前屏息静气焦灼等待的佣人终于舒了口气,惊喜地小声欢呼,奔走相告,“谢天谢地,小宝宝带来一场喜雨﹗”

稳婆双手抄起婴儿,倒提着轻轻拍打他的小脊梁,让他吐出口中羊水。然后平放在垫布上,用棉花醮着温水擦净身体,用襁褓包好,放在产妇身边,然后,走出内室向焦急等待的家人报喜:“老太太!老爷!太太!大喜啦!小宝宝是位哥儿﹗”

曹頫喜不自胜,立刻冒雨来到书房。他要查阅书籍,引经据典给侄儿起个既好听、时尚,又寄托美好前程的的名字。

由于宝宝带来一场喜雨,他从《诗经·小雅·倍南山》中“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的佳句中给侄儿起了个单名“曹霑”

新生婴儿见风就长。这话一点不假。小霑儿真的是一天一个样,刚过百岁(百日)就长得大头大脸,鼻挺口方,重眼皮下一双眸子黑亮喜人。更难得的是见人就笑,而且从不怯生,谁抱都行。外人从娘怀里抱过去,睁大眼睛审视—下,遗随即报之一笑。因此,人见人爱。

汉语中最美好的词汇就是这个“笑”字,同样,人体最美观的部位也是—张满面春风的笑脸.。人们见小霑霑老看着自己笑,图个吉利,情不自禁伸手接在怀里抱抱亲亲。特别是袓母,更视孙孙如心肝宝贝,爱不释手,使小霑儿在一片温馨中迎来了第一个周年。

当地习俗,婴儿过第一个生日,要举行“试晬”仪式。俗话叫“抓周”。目的是检验小孩从小喜欢什么?以此推断将来的志向,前程有没有出息﹐比仿说,首先抓笔,墨,或镇纸物件,长大一定热爱学习,读书上进,能考上举人﹑进士乃至中状元做大官﹔抓刀、枪,剑、戟,长大则喜武,当将帅带兵打仗;抓小锄小铲,长大种地,就是孔老夫子说的︰“小人哉,樊须也”——没出息。若抓钗、环、脂粉,长大肯定是个花花公子,好色之徒无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