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之父之新仇旧恨》最新章节。

诗礼传家簪缨继世文釆风流源源流

诗曰:

功名富贵如浮云,文章诗词通古今。

白驹岂能空过隙,存留真言益后人。

上回讲述曹氏作为中华—大姓氏的起源与繁衍,此回重点剖析曹氏家族的文化特色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华文学事业的杰出贡献。

曹雪芹的文学成就并非完全是个人的才华所致﹐而是一种氏族文化特色的丰厚积累的高层造诣。从氏族文化的角度宏观认识,曹雪芹的文才造诣是—种三千年的中华文化的高度积累,若将他“孤立”起来﹐把《红楼梦》视为一“个体”—时偶然的文艺产物﹐必致走向肤浅甚至失实。从周初武王克商为始,以“诗礼簪缨”为表现脉络﹐论证了曹氏家旌自周初至明末的家族文化概貌﹐文化特点﹐和在中华文学史上的伟大成就。所以曹雪芹在红楼梦开卷即特笔标出他们的家族“诗礼传家,簪缨继世的”光荣传统。”(周汝昌·《曹雪芹传》)

周朝是什么朝代?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现今所传古典文献,绝大多数是周代所遗之珍品︰《周易》、《周礼》特别是《诗经》基本以周诗为主。是周朝的诸多经典文献奠定了中国数千年来的文学基础。

曹卹名列孔门七十二贤,亚于严、曾而排名第三,配享孔庙。他精通六艺。六艺者﹐礼、乐、射、御、书、算诸术也。诗虽然不列入六艺,却是礼乐之歌词。这一项,曹卹十分精通。

汉朝诗礼两大家皆出自曹氏,据曹氏宗谱记载﹐汉相曹参十世孙曹褒﹐积石为仓,珍藏诗书,后人称其为“曹氏书仓”。

魏武帝曹操及其儿子曹丕、曹植父子三人都是我国东汉著名文学家。特别是曹植,七步成诗,才高八斗。以曹操父子为首及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加上女诗人蔡文姬所开创的建安文学,是我国文学史上自屈原之《离骚》,《楚辞》、司马迁所著《史记》以来,又—个重要里程碑。对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魏武帝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当时农民暴动,军阀割据、战乱不休,民不聊生的动乱年代,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灭掉了董卓、吕布、袁绍、袁术等割据势力,统—了中国北方广大地区。是一位雄才大略,胆识过人的统治者。有史以来第—次提出“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的的口号。是建安新文学运动的开创者。他在长期带兵打仗,转战南北戎马生涯中,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他在五言诗《蒿里行》中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的诗句被后人称为是汉末实录,悲壮诗史,为后世所叹唱。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更表现了老当益壮,斗志昂扬的奋发有为的上进精神,至今为人传颂不衰。他的四言诗激情勃发,铿锵雄浑,是建安风骨的突出代表。

二子曹丕,博闻强记,下笔成章,文学成就不及父、弟。他的诗多写男女恋情和游子思归的离愁别恨,缠绵悱侧,深切动人。七言古诗《燕歌行》是其代表作。他同时又是文艺评论家,其代表作《典论论文》被后世称之为文艺评论的经典之作。

曹操三子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人称建安之杰。他的文学创作历程分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前期由深受父亲宠爱,心情愉快舒畅,所写诗作激情昂扬,充满奋发上进精神。代表作品有铜雀台赋、臼马篇等。后期受到曹丕的嫉妒迫害,抑郁不得志,诗中充满了控诉和怨恨,如他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前何太急?”以激昂悲愤曲调揭露斥责了曹丕胸怀狭獈,嫉贤妒能的不良行为。他的诗汲取了汉乐府民歌的营养,加上语言的加工提炼,进—步提高了诗歌创作技巧,对后人五言诗的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洛神赋》至今传诵不衰,被人誉为诗文之圣,建安之杰作。

南北朝时南朝梁武帝萧衍雅好诗文,上行下效,大臣们纷纷效仿。—时蔚然成风,甚至连武将也能即席赋诗,出口成章。天鉴六年,北魏军大举进犯,梁武帝派曹景宗为大将,率兵抵挡。曹景宗在徐州大败魏兵,凯旋归来时,梁武帝萧衍在光华殿举行盛大宴会为他庆功。宴会上,梁武帝让大臣们限韵赋诗,以示祝贺,因担心武将不会吟诗,没分韵给他,曹景宗竖决不干,非吟不可。梁武帝只得让尚书左仆射沈约分韵给他。沈约说︰“好用的韵脚都分净了,只剩“竞”“病”二字啦。”曹景宗听了,二话设说,即席吟道︰

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竟。

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

众人听了,立刻拍手喝釆,梁武帝大为震惊。后命名为《光华殿待宴赋竟病韵诗》。不但自然流畅,而且切合杀敌立功凯旋旧来设宴庆功之情景。此诗—出,语惊四座,文臣自愧不如,连梁武帝也颇感震惊,命史官将此诗此事载入国史。

唐朝是中华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在浩若繁星的诗人中当然也少不了曹氏家族成员,曹唐、曹邺都以诗著称,他们的诗歌创作成就虽然没有李白、杜甫那样的诗仙、诗圣的灿烂光环,却出了个文武全才的将军画家曹霸。诗圣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中写道︰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思数上索熏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须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斯须光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人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杜甫以丹青引为题﹐热情地为画家立传:先说曹霸是曹操之后﹐如今沦为寻常百姓。然后宕开—笔,颂扬曹霸的祖先——曹操的业绩虽成往史,但其文釆至今犹存。

南宋太尉曹勋以诗词著称,靖康之难,与徽钦二宗同被金兵掳去北国,路上携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回,力劝宋高宗招募敢死队从海路北上截击金兵,营救徽钦二帝,遭到宋高宗拒绝并被罢官。宋金议和后,两次出使金国,亲眼目睹被金兵掳掠到北国去的妇女的悲惨遭遇,心中十分伤感怜悯,以第一人称口气,写出了《妾在靖康初》和《出、入塞(并序)》

入塞(并序)

仆持节朔庭﹐自燕山向北,部落以三分率,南人居其二。闻南使过﹐骈肩引颈,气哽不得语,但泣数行下,或以慨叹,仆每为挥涕惮见也。因作《入塞曲》《出塞(骈序)》纪其事,用示有志节,悯国难者云。

入塞

黑水迢迢黑山暮﹐马嘶萧萧夜争度。

胡笳四起黄云愁﹐角声呜咽何悠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