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叔侄对谈(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蜀汉新主》最新章节。
“琛儿,”刘瑁轻声打破了沉寂,眉宇间流露出几分审视与深思,他缓缓将目光转向坐于一侧的刘琛,缓缓开口:“你与你的父亲,性格上竟是如此迥异。”
“你的祖父,你的父亲,他们都有着文人那般的清雅风骨,尤其你的祖父,他的控制欲极强,从小对你父亲,甚至对我们这些叔父,都极为严苛。在他的羽翼之下,我们虽得以庇护,却也不得不显得唯唯诺诺,缺乏那份应有的自信与坚韧。”
“而你父亲与你二叔,他们选择了离开父亲的庇护,步入朝廷,各自为职,那份勇气和决心,我至今都羡慕不已。未曾想,命运弄人,竟让他们天人永隔,这其中的痛苦与无奈,我亦能深切共鸣。”
“至于你,琛儿,”刘瑁微微一顿,眼神中透露出欣赏与理解,“你与他们不同,你的独特,我看在眼里。你的性格中既有祖父的坚韧,又有你父亲的果敢,更有着你自己的独特见解与决断。我懂得你,琛儿,你注定会走出一条属于你自己的道路。”
然而,刘瑁话锋一转,语气中多了些凝重与期许:“但你要明白,你与你祖父,那是隔辈亲的爷孙情。你祖父年事已高,又有恶疾缠身,他需要的不仅仅是你的尊敬,更是你的理解与宽容。
你要学会变通,学会在坚持自己的同时,也给予他应有的关怀与照顾。因为,他想为你撑起一片天空,你的成长,更离不开他的陪伴与教导。”
刘琛静立于旁,耳畔回荡着刘瑁那温厚的话语,心中的隔阂渐渐消散,对这位三叔的亲近感油然而生。
刘琛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而坚定:“三叔,我自小跟随父亲,浸淫于四书五经之中,并非我欲舍弃文学的滋养,而是我向往淮阴侯,成为一名儒将,统率三军,征战沙场。”
刘琛悠然起身,身姿挺拔,双眸如炬,直抵那浩瀚无垠的苍穹,看着天际间云卷云舒,心随云动,继续着那未尽之言。
“如今,我已过了束发之龄,心智也日渐成熟,明白事理,更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投身军旅,不仅仅是为了锤炼体魄,更是为了学习治国安邦之道。祖父或许对此有所误解,认为我背离了他的期望,但实则不然。我希望自己能文韬武略,成长为能文能武的将帅之才。”
“此言真乃字字璀璨,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掷地有声,令人热血沸腾。三叔我深信,你胸藏丘壑,心怀壮志,能于乱世之中,书写不凡篇章。
至于你祖父那头,我必竭力相劝,希望他能理解你的抱负与决心。再者,我妻兄吴子远,他便是一位儒将,文韬武略,皆为当世翘楚。他日,我必将引荐你们相识,相信定会英雄相惜。”
在与刘琛的深谈之中,刘瑁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惊愕的波澜,他的身体虽长年缠绵病榻,但内心却燃烧着男儿的热血与梦想,他很是欣赏刘琛的决策,更敬佩其对梦想的执着与坚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叔侄两人的关系在交谈中逐渐升温,那份亲密与默契仿佛是与生俱来。而刘琛自从回归益州以来,除了与威严的祖父刘焉以及二叔的独子刘明有所交集外,此刻,他终于在三叔这里感受到了那份久违的亲情温暖。
由于刘焉的禁令,刘琛被迫禁足于府内,刘瑁心中虽同情,但也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和刘琛一番推心置腹后,便不再打扰,回到了自己的府院。
院内一切如常,在这宁静的午后,刘琛难得地拥有了一段闲暇的时光,惬意的躺在屋檐下的藤椅上,沉醉其中。
阳光斑驳地洒在小院的青石板路上,宛如金色的碎片轻轻散落。小刘明,这个天真烂漫的孩子,蹦蹦跳跳地跑到刘琛身边,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兄长,我们去荡秋千吧!”小刘明的声音清脆而悦耳,带着无尽的欢愉与纯真。
刘琛含笑应允,轻轻握住秋千的绳索,轻轻一推,小刘明便如同小鸟般飞上了天空。秋千在空中轻轻摇曳,小刘明的笑声在空中回荡,刘琛的心也随之飘荡,感受着生活的美好和舒适,也体会着陪伴的温馨和幸福。
夜幕低垂,悄然降临,一张小方桌,两荤两素,色香诱人,一大一小两位少年公子,正细细品味着这平凡日子中的不凡滋味。
在这恬静的画面中,突然半掩着的侧门被轻轻推开,一个苍然白发的老者缓缓走了进来。
刘焉的出现,打破了原本的和谐,刘琛和小刘明见状,纷纷站起身来,气氛瞬间变得庄重。刘焉款步走向桌旁,轻轻地坐下,也不理会两人,只管拿起筷子,轻启朱唇,开始细细品尝桌上的菜肴。
刘琛和小刘明很是疑惑,但不敢言语相问,只能继续默默坐下。
刘琛倒是随意,面上却不动声色,继续悠然的动筷,而小刘明则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他眼神飘忽不定,手中的筷子也犹豫不决,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那模样实在有些滑稽。
“怎么,祖父会吃人么,你俩这般挥霍浪费,还得祖父来给你们帮忙。”刘焉板着脸,咀嚼饭菜的嘴开始嘟囔起来。
小刘明强忍着笑意,偷偷瞥了刘琛一眼,垂下头细嚼慢咽起来。
刘琛望着刘焉那如狼似虎的进食模样,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无奈,他转头看向刘明,轻声吩咐道:“去给祖父盛一碗饭来,若再迟些,恐怕这桌上便只剩下菜汤与残羹剩饭,届时你我二人便只能以汤泡饭充饥了。”
刘明闻言,身形一凛,急忙应声,小跑着去为刘焉盛饭,他心中暗自焦急,生怕稍有迟滞,桌上佳肴便会被悄然掠去,留下空荡荡的碗碟与腹中的饥肠辘辘。
“你这小子,真是会折腾人,我且问你,你们回府已有时日,为何府上还未给你们安排个贴心的婢女呢?”
刘焉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隐怒,他身为益州之主,向来权威不可侵犯,但今日择师之事上,竟被自己的孙子质疑,这让他颇感意外。
然而,血脉中流淌的隔代温情,让他对刘琛和刘明这两个双亲早逝,身世孤苦的孙子多了几分溺爱,他首次放低姿态,亲自前来探望,未曾想却不被领情。
人言“老来多健忘,唯不忘思孙”,他此刻心中不禁泛起一阵苦笑,发现自己竟被这位年轻后辈的直言不讳,弄得一时语塞,心中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