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肉骨头(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汉历开元:流浪皇子创业史》最新章节。
宝玉:“这个,自然是没有。咱双亲都不在了,我这兄长完全想的开,也放的开,不会大包大揽。婚事全由她们自己做主,只要是她们自己选中的人,咱都会同意他们嫁过去。父母之言,媒妁之约什么的,在咱这里全部作废啦。”宝玉想:‘这样你总该听明白了吧?’
韩钦元想,‘这样也不错。这小子又有钱又有地,不过一年多的,听说手下的佃户都有十万人了。清河县的所有人,要是都像他这样,每年提前交税,也从不多事。我这官儿就当的太舒坦了。’“如此,韩某懂了。”
宝玉:“县令大人如此抬爱,咱也回个礼。我曲村的棉布,薄如蝉翼了,透气性极强。韩公莫要嫌弃,此物,齐国独我一家有。令郎身上的棉衣,也是这个料子。这一箱棉布,就送您了。再等上几年,我曲村一年生产几十万匹布也是很轻松的事。稍候啊,您再带两车青菜走。”
韩钦元眼睛都直了,‘当真如此大方?这棉布,可是20两一匹啊,还只是贾家人愿意赠送才能拿到。丝绸不过5两一匹。现在可可是冬天,给我两车青菜?真是豪横啊。’韩钦元作揖:“如此,就谢过贾先生了。”
宝玉:“不客气,不客气,我们常来常往。”
临走时,韩钦元从管家那里听到,‘有人想买曲村的地,还发出威胁,如果不卖,就再放一次瘟疫。宝玉先生被吓到了,说是正月二十六要进行一次拍卖会,欢迎各家来举牌,价高者得。’
-----------------
送走了韩钦元,来了刘叁吾。
正月初三,刘叁吾也带着大车来了,丝绸类的东西为主。同样的,姚方志带他了解曲村新貌。
想来是听到帽儿山下的议论,听说了宝玉允许妹子们自由择婿的事情,就没再提这个话题。
宝玉作揖:“郡丞大人大驾光临,咱这寒舍蓬荜生辉啊。”
刘叁吾:“应该是吾感谢小先生教导我儿。我儿在您这里,不过半载学习,已经是知道进退荣辱了。更能一针见血的同老夫讨论国计民生。”
宝玉:“一家之言,一家之言而已。”
刘叁吾:“更有小先生的墨宝相赠,老夫走到那里,都有面子。你可不知道啊,这齐国上下都在收藏你的墨宝呢。你的手书,可是到哪里都抢手。”
宝玉:“小子只想安心种地,安心发财。这是咱最后的家业了,可不能再败了。您是不知道啊,最近总有人说要来曲村买地。还有人说,咱要是不卖,就再放一次瘟疫。小子命苦,好害怕的。”
刘叁吾:“竟有此事?”
宝玉:“有啊。咱还向郡守大人报案呢。可至今没有任何消息。指不定去年10月的瘟疫,就是有人故意放出来的呢。要不是祖上积德,留下一些救命的法子,咱这曲村,可是遍地白骨啦。有人还给咱规定了时间,说正月二十六是最后期限。咱可是吓坏了,都想再立个京观呢。”
刘叁吾前面听着,真以为宝玉被吓到了。可一听到‘立京观’三个字,差点一口痰堵住嗓子眼儿,好一阵儿才恢复过来。
刘叁吾:“宝玉先生啊,莫冲动,莫冲动!”
宝玉:“咱已经让妹子们去杨郡守那里哭诉啦。咱是没爹没娘的孩子,总不能再落个无家可归吧。您说呢?”
刘叁吾稳住心神:“总会查出来的,总会查出来的。莫着急,莫着急!”
宝玉:“所以呀,咱就想着,咱曲村已经有十几万人,咱也训练了5千家丁。他们尽管过来,咱顶的住。”
刘叁吾又是茶水进了嗓子,咳嗽了好几声:“多少,十几万人,5千家丁?”
宝玉:“对呀。您还记得前年卖给咱的盐碱地吗?自从咱在地里吃了几个月的土,病就全好啦。去年,咱还改造出了几十里的良田出来。还截断了大清河、小清河的水流,造出了几个人工湖出来,再不用靠天吃饭了,这些地呀全都种上了庄稼。产量还提高了不少。”
刘叁吾展开的想象:‘十几万人,5千家丁。这就需要至少二百万亩以上的土地才能养活他们。北6郡的地面上,也就吴家有这实力,可要是买地,20两一亩,就需要二千万两以上的银子,目下也没人拿的出这么多钱来。即便有这个实力,也不敢明目张胆的直接买。这姓贾的,手段通天哪。太可怕了,太可怕了。咱大意了呀!一年时间他就成了庞然大物,让人不敢直视啊。他...他...他竟然还在我面前表演着扮猪吃老虎的戏码。我可是要小心点才行。道上纷传,杨继后面有高人,莫非就是他吗?’
刘叁吾:“呵呵呵呵,贾东家真乃大才呀。您说的事情,不会发生的。谁敢来曲村闹事,吾第一个不放过他!临清郡衙第一个不放过他。”
宝玉:“有杨大人、刘大人的照拂,小子我也就安心了。为了让四邻安心,咱想出了一个主意。”
刘叁吾:“贾东家有何高招儿?”
宝玉:“咱要办一次拍卖会,将咱的好东西与大家分享。比如这雪盐、瓷器、纸品,还有厨子。”
刘叁吾:“敢问如何拍卖?”
宝玉:“一种商品在一个郡只招两家合作伙伴,独家销售咱家的商品。郡城一家,其他县一家。像拍卖物件儿一样,价高者得。如果一年下来业绩销量达标,可适当返还些款子回去,或是降低些出货价格。如果超出两三倍,可全额返还拍卖款。冬天里,优先给他们供应蔬菜和蜂窝煤。”
刘叁吾:‘你大爷的,你这哪里是让四邻安心。你这是丢了肉骨头让疯狗们来争抢,借机混水摸鱼。指不定哪天,就有人主动出来认账了!’“贾东家高见,此意甚好。如此,商贸繁荣,临清郡的税收也能大幅增加啊。这是一件大好事!”
宝玉:“刘大人要不要拿下临清县的销售权?咱直接做主,您想要什么货,价钱都好说。保证您一年赚一头金牛回去。”
刘叁吾的思维已经不经大脑,就直接答应说:“好。吾要了。要是贾东家手上有契约,咱这就签约。”
宝玉嬉皮笑脸的说:“嘿嘿嘿嘿,刘大人哪,在商言商。这销售权是给到您了。要是一年下来业绩销量没达到,咱可是要换人的。”
刘叁吾:“贾东家放心,以咱老刘的本事,一年卖个十万八万两银子肯定办的到。”
宝玉:“好。那就这么定了。”宝玉握住刘叁吾的双手,晃了好几下:“合作愉快。”
刘叁吾也激动的说:“合作愉快。”
在简单的细节探讨之后,双方很快就签署了契约。
签约后,宝玉又说:“敢问刘大人,莲花山南边那几十里山林荒地,有人惦记吗?”
刘叁吾靠近一些说:“贾东家想要?”
宝玉:“咱就喜欢山林荒地。尤其是无人问津的地方。要是人多了,不就容易结仇结怨嘛。”
刘叁吾:“为何不找韩县令?”
宝玉:“这不是想着让刘大人关照属下嘛。这人情啊,总需要有人送。杨郡守那里,咱已经帮他修书了。您的关照,咱可是一直记着呢。”
刘叁吾:“好,此事,咱来办。莲花山南、大清河西的这片山林,早晚是你贾东家的。”
宝玉:“如此,就太感谢刘大人了!”
刘叁吾:“好说,好说。咱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宝玉:“将礼物带上来。”于是,一箱银子,一车车的纸品、雪盐、瓷器、蔬菜排着队拉了过来,还有两个厨子跟着。“哈哈哈哈这是咱提前给刘大人的销售返利,请笑纳!。”
刘叁吾那叫一个心满意足:“不错不错,贾东家有心了!今后,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兄弟你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
宝玉:“如此,就谢过兄长了!啊哈哈哈哈...”
-----------------
曲村七兄弟过来了。
贾增田:“兄长为何对此人这么好?这可是个贪官呀。”
张来顺:“就是就是。只要是有人送礼,这家伙就必定会收下。”
赵吉隆:“可此人却从不去盘剥小民,尤其是对下属极其严格,临清各县的吏员也都比较老实。这就让人有些看不懂啊。”
贾增发:“可能这就是‘人在官场,身不由己’。”
宝玉:“兄弟们哪,做生意就不要太小气。同咱获得的利益相比,这都是小事儿。”
贾增田:“兄长说的不错。那片山林,咱看过了,南北六十多里,东西怕二百里不止。那里有煤有铁,还有粘土,能建不少窑呢。要是开荒了,建几个水库,又能增加百万亩土地。”
宝玉看着兄弟们:“咱要是截断河流,修几座水泥桥,是不是就更加通畅了。”
贾增发:“要是修水泥桥,可是要高出水面好几仗呢。最好是拱桥!”
宝玉:“今年,肯定是要再招募10万人进来。不就是开挖几条沟渠嘛,又不是不给钱。以我们曲村的信誉,会有人抢着干的。到时候,咱顺便再给南边的杨家、韩家、孙家放点水过去浇地,事情就稳了。
等咱办了拍卖会,咱家的生意也稳了。咱家的东西,可是许多人抢破脑袋都想要的。谁会跟钱有仇啊,对不对。”
赵吉隆:“咱怎么感觉,兄长丢下去的肉骨头,真香。咱好像看到了他们在家中筹划着如何抢这肉骨头了。哈哈哈哈!”
宝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他们愿意跟着咱,就能发财。他们发财,咱曲村就更能发财。财不可独占,利不可独享。只有先分出去,才能拿回来。”
贾增良:“这就是兄长说的,‘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失地皆得。’”
贾增水:“这次,会不会有人真的来闹事呢?”
贾增四:“想来,会有吧。”
宝玉:“管他呢。听到蝼蛄叫,就不种庄稼了?鸡叫了,天会亮;鸡不叫,天照样亮。”
七兄弟:“也对,管他呢。”
宝玉笑了:“哈哈哈哈,去他大爷的!”
七兄弟也笑了:“哈哈哈哈,去他大爷的!”
然后,一起击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