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奖励(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汉历开元:流浪皇子创业史》最新章节。
田文德:“东家去年就说过吗?”
贾增田:“去年秋天就是咱带人收的土豆甘薯种子。咱也没想到,产量这么高。你想想,过去一亩地,产粮不过一担半,今年水比较足,也不过刚刚3担。这可是10-20倍的产量啊。”
赵吉隆:“看到那些棉花了没?去年冬天咱穿的保暖衣服,就是用棉花做的。今年不过三百亩,明年就可种植千亩万亩。”
田文静看过去:“东家和三位管家来啦。”
黎青河:“东家呀,有了这红薯土豆,即便是赤地千里,咱曲村也能安居一方啊。”
傅永年:“吾小时候,要是有这样的神物,兄弟姐妹也不会饿死了!”
田文德:“傅管家说的没错。就连咱也是一样,要不是没吃的,哪会卖地呀。至今,咱还有一个妹妹不知道卖到哪儿去了呢。”
田文静:“大哥,咱还有个姐妹,怎么没听你说过呢?”
田文德:“有什么可说的,说多了都是泪。将你活着带大,已经费了老鼻子劲儿了。哪有心思顾及其他。再说了,那时你还没生出来。”
此情此景,宝玉吟诵道:
“春种一粒粟,秋收成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汉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周正业:“东家真是出口成诗啊。还真就是这个道理。出了咱曲村,那日子可苦了!哪家能有半年之粮,就已经很不错啦。就连咱也没想到,咱能在曲村过这样的好日子。做梦也不敢想啊。”
姚方志:“正是此理。吾也是第一次见到了乡村的千人学校,这可是破天荒头一回啊!”
杨文清问道:“东家,如何才能让天下人不苦呢?”
有了这个问题,所有人也一起看了过来。
宝玉:“土地均分,禁绝买卖。全民教育,挖掘民智。开天下公义,予小民尊严!”
黎青河看着傅永年:“天哪,这不就是东家正在做的事情嘛。”
姚方志问道:“那国家需要什么样的官员士大夫呢?”
宝玉仔细想了想,才终于回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刘津雨、殷开明、李佑齐、秦东升、韩进希、杨致达闻听:“先生,此为至理也!”
黎青河、傅永年、周正业:“此为至理也!可纳入曲村的学校教材。”
众人一起:“此为至理也!”
宝玉:“各位,知易行难啊。我们先守好自己的家园再说,这些话,咱也只能在曲村说说。出了曲村要敢随便说,容易死人的!唉,不说了!来人,拿笔来。咱今天心情好,就为你们每人写上几幅。”宝玉说写就写,真就分别写了百十幅字。
当鲜红的印章盖下,‘曲村宝玉’的字样更是给人以信心和崇拜。能不崇拜嘛,这一幅字就是百两银啊。
杨致达:“先生,我想将这几幅字送到家父那里。”
刘津雨、殷开明、李佑齐、秦东升、韩进希:“我们也想送回家。”
宝玉:“周总管,此事就交给你了。别忘了,曲村的蔬菜也送几筐过去。”
周正业:“东家,咱稍候就办!”
宝玉提高音量,让声音传的远一些:“各位,只要咱在这里,就保证咱曲村人永远不会挨饿。除非啊,有哪个家伙昧了良心把咱曲村卖了,咱曲村换东家了。”
何四维:“外面那些人能和东家一样对待大伙吗?不能。谁要是当了曲村的家贼,咱第一个饶不了他。”
田文德:“没错。有饭吃,有银子拿,有大房子住,就该知足了。去年冬天,大家还要当叫花子讨饭呢。也就是曲村收下了咱们,咱们要感恩。这好日子,还不到一年吧。要是哪个不长眼的敢卖了咱曲村,咱就像收拾土匪一样收拾他。哼...”
身后的赵吉隆说:“东家放心,没有发现谁有异常的反应。”
贾增发:“曲村是所有人的曲村,大家都要留心啊,咱曲村可不能养耗子祸害自家。”
宝玉:“增发说的没错。咱有这好日子,也不容易,要珍惜。每个人都在长点心,要及时清理祸害自家人的耗子。”
众人:“我等一定多加留意!”
宝玉:“哈哈哈哈。这坏人始终是极少数。诸位也不必忧心。诸位应该忧心的是人才,在自家多发挖一些人才出来,也在外面多招些人才回来。只要是有本事,只要是忠心,咱一定大胆任用。尤其是黎先生、傅先生、周先生、穆师傅、陶师傅、李师傅这样的人才,越多越好。我曲村,也要有船队了,快招些会造船的人吧。我曲村山林里可多的是木材。”
众人:“我等一定多招人才!”
宝玉:“好啦。诸位,今天是收获的日子,东家的菜园子,敞开了供应一天,各位先生、管事、学堂的孩子们,都有份儿。今年多留下些种子,来年哪,我们种下十万亩,诸位就不用眼馋了。”
众人:“哈哈哈哈,东家英明!”
宝玉:“傅先生啊,再给您个任务,也是给各位的任务。这全天下的物产,尤其是植物、种子,能收集到的,全收集过来。能在曲村种的,咱就放开都给它种下。可好啊?”
众人:“好!好!好!”
宝玉:“要咱说啊。我曲村的食物实在是太匮乏了。自己家地里,怎么也要种上几十种蔬菜、几十种果子、几十种粮食,才叫丰足。你们看看曲屯旁边的山上,只有苹果、梨、桃。这菜园子里,也只有豆角、小柿子等了了几种。实在是太没意思了。诸位可要帮东家这个忙啊。”
众人:“一定办到,一定办到!”
宝玉:“只要诸位帮咱达成这个愿望。咱保证能让诸位冬天也能吃到新鲜蔬菜,好不好啊?”
众人:“好!好!好!”
-----------------
宝玉挥手,众人散去。
杨致达:“先生,从来没听说冬天能种蔬菜的呀。咱冬天在家,也只是能吃到白菜萝卜而已。”
贾羽阳:“叔叔说的话,从来是算数的。去年至今,叔叔说的所有事情,全部都办到了呢。”
贾羽信:“叔叔做了保证,就一定能做到!”
刘津雨、殷开明、李佑齐、秦东升、韩进希:“我等拭目以待!”
贾羽青:“叔叔一定能做到的。”
雪梨、安馨、雪苹只是看着,听着,并未说话。安澜安悦从菜园子里蹦蹦跳跳的出来了,又摔了一个满脸泥。
安悦嘴里还念叨着:“大哥大哥,土豆蘑菇炖山鸡已经做好了,有几十大锅呢。”
安澜也在说:“还有甘薯煮的八宝粥呢。”
宝玉走过去,擦掉他们身上的泥土,对着众人说:“今天中午是土豆盛宴,诸位放开了吃啊。”看着几个官宦子弟:“还有你们几个,也不必在意什么礼仪。好吃就多吃点,尤其是各种动物的脏器,会补充许多营养物质的!比如说军中很少夜里外出,为什么呢?因为夜里眼盲。所谓舒肝明目,而这些动物脏器做成的食物,让你们在夜里也能看的清楚。”
众弟子:“记住了,先生!”
宝玉:“找时间,先生教你们做菜。”
殷开明:“先贤不是说,君子远庖厨吗?”
李佑齐:“先贤的确这么说过!”
看着学生们求知的眼神,宝玉说:“哈哈哈哈。人要是饿了,哪管他什么先贤不先贤的。这就像一个王朝,一个家族,有兴盛,有衰亡。衰亡时,第一件事情是什么?是保命!那些先贤,田连阡陌,富甲一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个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当然不用操心厨房的事情。可要是他们家徒四壁呢?那不就是穷书生一个嘛。先生过去也穷,还在山林搏杀野兽呢。你们这三位大师姐,就一起在山林住过几个月。”
杨致达:“先生说的没错。吾就见到一些家族被没为贱籍的。天天有人对他们拳打脚踢,还不给他们吃饱饭。可家父说,有些人是国之栋梁,只是被陷害了。有些人是八杆子才打的着的亲戚,原本与犯官没多少关系的,可还是受到了牵连。家父对此也无能为力。”
宝玉:“对喽!谁能保证你们的家族不会被人给牵连了。要是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们怎么办?”
秦东升:“那就只能自救了!”
宝玉:“为什么只能自救呢?”
韩进希:“因为只有自己活下来,才能想其他的办法。要是自己都没了,也就什么都没了。更不要说家人家族。”
刘津雨:“难怪父亲为官一直很是小心。原来是这样!”
宝玉:“对喽。这就叫身不由己。因为每个人背后都有一群人要顾忌。可先生要说,这是不对的。早晚有一天,天下人会自己破了这诛九族的规矩。”
杨致达:“可先生,这也要顾忌,那也要顾忌,如何才能有公平正义呢?”
宝玉:“先生再写几句话给你们”。
学生们就看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宝玉:“天下恶人太多,可我们要有自己的坚守,我们心中要有家国天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要是你们今后为官,一定要先国家后小家。你们要比恶人更恶,要比暴徒更狠,要比贪官污吏更狡猾。在历史的转折时刻,就是一个个英勇的人站了出来,国有才有希望,民族才有希望。想要改变这天下,总是要有人去流血牺牲的。
我们再回到‘君子远庖厨’的话题。先生我觉得,君子当出淤泥而不染。做一个正人君子,要能闹中求静,忙中养闲,于混乱中坚守初心,在折磨中强健自身,入朝堂当谋富国强兵,归田园当解万民饥渴。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积硅步以至千里,积细流以成河海。
什么‘君子远庖厨’,全是屁话。先生我亲手都出的厨子都有几百人了。”
众弟子:“学生受教了!”
宝玉:“这些话,记在心里就行。要是回家了还随便说,估计父母会打断你们的腿。”
众弟子就是一惊:“先生,这是为什么呢?”
宝玉:“就如同曲村的商品,最好的全让先生自己留下了。你要是在曲村不让先生高兴,先生就会把你赶回家去。而在外面,有那么一批人就靠儒家的教义当官捞钱呢。他们自己标榜道德君子,私下里却一直蝇营狗苟。属于既当又立的家伙。人家听了就会跟你们急。”
杨致达:“先生,儒家就有错吗?”
宝玉:“错的不是儒家,而是曲解儒家的人,是那些将儒家当作官场工具的人!”
秦东升:“先生,什么是既当又立?”
宝玉咳嗽一声:“你们年纪还小,这个以后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