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过冬(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汉历开元:流浪皇子创业史》最新章节。

杨继看着贾增田,贾增田有些慌张:“先生,您别看咱呀。咱就是泥腿子,虽是东家的家人,也就才认识了几个字而已。您说这是千古文章,想来就是了!”

杨继:“哎,小管家不必惊慌。吾只是有些意外而已。你们东家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惊艳天下啊。你回去传个话,正月十六,吾在临清城内办个文会,请他务必前来。”

贾增田低着头说:“您这不是难为咱嘛。东家的身体可是一向不太好!咱也说不动他呀!”

姚方志让贾增田先不要说话:“梅林先生是国之大贤,有您的邀请,想必东家定会前来。”

杨继的脸色开始好了一些:‘小样儿,你不来也得来。老夫可不能放过你!’

杨文清拉住贾增田,一起向杨家人告别作揖:“如此,我等就回去禀报了。梅林先生,就此别过!”

-----------------

贾增田:“你们拉咱干嘛。东家本来就身体不好!”

其实,他是想说,‘东家是故意让人说他身体不好。’可这事儿,越晚曝光越好。东家说过,‘曲村现在太虚弱了。等曲村人都有坚固的房子,新的祠堂学堂修好,咱心中才更有底气。一个穷棒子去参加什么文会,就像一个猴子去酒楼办宴席,会让人看不起的。’

姚方志:“兄弟,家事不足为外人道也!”

杨文清:“他们可是高门大户,拂了谁的面子,也不能拂了他们的面子。”

贾增田:“你我也只是刚刚有了新衣。你们两个能识文断字不假,不一样是穷的很嘛。曲村和他们比,看起来也是穷的很。咱自家既然心里明白,为何还去凑热闹。他们未必就看的起曲村人!”

姚方志:“他们看不起没关系,有梅林先生看重,就足够了。”

杨文清:“想来,东家必须有套临清的大宅子了。”

贾增田:“什么意思?”

杨文清:“在我齐国的世家之中,杨家也不算是高门大户。像北六郡的吴王卢崔范五家,才是。世家大族,可全住在自家的乌堡里,次一些的家族,才住城里。”

姚方志:“哦。杨兄说的不错,吾竟然忽略了这一点。想那杨梅林,名下的土地不过几千亩,可是比咱东家差太多了。只是他们家长期做官修史、长期办书院,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名声比较好而已。这实力嘛,真不怎么样!”

贾增田:“就是说,他们是世家中间的穷人呗。只是衣服比咱贾家的看着光鲜点儿。”

杨文清鼻孔出气急促:“哈哈哈哈,没错。话糙理不糙,就是比咱贾家的看着光鲜点儿而已。”

姚方志:“哈哈哈哈,兄弟一语中的,你可是说了句大实话啊。”

-----------------

临清城,杨继府上。

杨天晖问:“父亲办文会,为何邀请那贾宝玉?”

杨天智:“来人都说啦,这文章不是贾宝玉写的。”

杨继:

“你们懂什么?这小子以病弱之躯,就能带一群十几岁的小子,灭四百恶匪。你们能吗?

本来,雁门关前,眼看就要一场大败,说不定就要中原大乱。可他一出手,你们的杨勇伯父不仅得救了,还重组了十万边军。他用一场雪崩,尽灭柔然蛮部。这样的能力,可堪称恐怖如斯啊。

更有甚,北六郡土匪尽灭,朝廷也不用给边军调集钱粮了,地方自此安定不少。就说这流民赈济,朝廷可真是没出一分钱,全是从土匪那里获取的钱粮。同样的年纪,你们有这本事吗?

根据他的做事风格,为父反复确认过,这贾宝玉应该说了实话,他真的只是虚岁13。他只是长的像个成年人!

唉,这些话,为父也只是敢关上门在自家说。”

孙若薇:“啊!这小子莫不是个妖怪。”

杨继:“咱女儿也这么认为,说贾宝玉是多智如妖!好处他拿了,人他救了,功劳他送出去了。就连那个刘叁吾,也升官了,成了临清郡丞。”

孙若薇:“他都得了什么好处?”

杨继没有细说:“得了人心,就是好处。那小子说过,‘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这可是多少将帅一生都想不明白的道理啊。这小子,偏偏就想的明白。这莲花山上的数万流民,就是曲村贾家发达的本钱。你以为是他在讨好咱家,不是,是咱家在讨好他。”

孙若薇:“这就不明白了。明明是他给咱家送礼呀!”

杨继:“表面上看是这样。可就连为夫,也写不出那些千古文章啊。更何况这造纸之术,还有印刷之术。到明年这个时候,咱家那几十间屋子的木简,就可以当柴火烧了。”

杨天智:“父亲是说,我家的木简,要全部换成纸书?”

杨天晖:“如此一来,原本的简书,变成纸书,小半间房就装的下了。”

孙若薇:“哎呀呀,这是要变天哪。今后不会再有人以学富五车自居,能读书万卷才叫本事。这天下读书人,全成为了贾家的买家。要是贾宝玉愿意,他就是当世大贤,许多人会过去追随着他!”

杨继:“恐怕不止。你们看看屁股底下这椅子,坐着多舒服。这小子说‘人跪久了就不容易站起来’。要是他进入官场,说不定会天下大乱。所以,还不能将他往朝廷里推。”

孙若薇:“唉,此事好麻烦。嘿嘿嘿嘿夫君,要是那贾宝玉真的只有13岁,咱就招个女婿呀?”

杨继:“当真是麻烦。过了年,还有几家人要过来纠缠咱家呢。这文会上,且有的闹腾,你一定要看好了芷兰。”

杨芷兰过来了,直接扑到孙若薇的怀抱:“娘亲,宝玉哥哥的文章真不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杨继:“这也是个麻烦。此前天下从未有过此等文章,人家就说不是自己写的。要是到了文会上,有人冒充作者,有人以此拿来说事儿,可就有乐子了。为夫还真不知道如何帮他。”

杨芷兰:“哼...这就是宝玉哥哥写的。就是!”

杨天智:“父亲,这纸书?咱也送出去?”

杨天晖:“既然要出乱子,不如早点出乱子!”

杨继:“送吧。咱家一人一套,其余的全部送礼!那些空白册子,你们还可以拿出去卖,权当是爹爹给的过节红包了!”

杨芷兰:“哼...爹爹真是小气。”

孙若薇:“你宝玉哥哥说啦,那些银子就用来修书的。修书可是大功德。”

杨天智:“小妹啊,爹爹真的不是小气。就这些空白册子,想来也能卖个几百两的。”

杨天晖:“等有了银子,哥哥就给你买礼物呀!”

杨芷兰:“这样嘛。那是女儿错怪爹爹了。女儿向爹爹道歉!”

孙若薇:“去吧!去吧!记得洁身自好,早些回家!”

-----------------

曲屯村,宝玉家,大饭堂议事。

宝玉中气十足的说:“临清文会的事情,过年后再说。不用着急。咱又不是真的病了。咱这病说好,马上就能好。”

田青菜:“东家本来就没病。这是示敌以弱。不然,咱曲村早就被朱狗儿给祸害了。”

赵吉隆:“就是,咱的这身功夫,还是东家教的呢。你见过哪个重病缠身的人一天都跑几十里山路的?”

宝玉挥挥手,让众人安静,又运功提音,角落里的人都听的到:

“不说废话了。今天让大伙来,一是宣布些任命,二是发工钱,三是说说明年的计划。”

宝玉再挥挥手,雪梨拿出一个册子宣布:

“任命田文德为护村队长,掌管巡夜、防贼等事。

任命赵吉隆为护卫队长,护卫东家主院。

任命黎青河为二管家,兼理水工事宜。

任命傅永年为三管家,兼理农耕事宜。

任命贾增田、贾增水、贾增良、贾增四、贾增发为府中管事,随二位管家学习理事。

任命姚方志、杨文清为学堂管事,负责来年曲村学堂事宜。

任命穆钢为铁工组管事,任命李班为木工组管事,任命赵顺丰为医务组管理,任命周正业为营建组管事,任命陶勇为窑工组管事......”

安馨拿起另一个册子:

“各管事均为试用。我贾家,能者上,庸者下。希望各位也要能上能下。各位的工钱,暂定为每月5两银子,粮米5担。东家将根据各位的能力和贡献给予提升,并不设上限。

另得县府之令,有80名兄弟参与剿灭朱狗儿匪徒,每人赏银2百两。其中已经被任为管事者,再加50两。”

雪苹也拿起册子:

“近几个月,东家动用各种关系,也是用了不少银子,拿下了不少土地。如今,南到帽儿山,西至太岳山、东至牙山,北到太白山,大清河两岸的土地、山林湖泽皆为我贾家所有。”

说完,就开始展示几十份地契文书让众人察看。

“那么,明年,我们就要着手将这些土地开发出来。如何做呢?

第一,烧窑,制作大量的烧砖、石灰、水泥出来,我们盖房子。现在这三万多人,大概需要5千套以上的房屋。东家说了,优先给各位先生管事盖新房子,要保证夏天不渗水,冬天不进风,家家有火炉火炕。

第二,兴修水利。东家与黎管家、傅管家已经看过了北边百里以内的土地山林,明年就要造些个人工湖出来,还要修几条灌溉沟渠。

第三,整理土地,能种的全种上,能开荒的要全开荒。那几十万亩盐碱地,明年也会是良田。

第四,办学。所有曲村人都要读书识字,所有人都要参加武术训练。年纪实在是太大的,即便不能读书练武,至少也要学习一两门手艺。

第五,煮盐。曲屯之北的盐池也是咱家的,东家有办法做出像雪一样的白盐。这一斤价值卖上一两银子的价格。

第五,经商。就从卖书册、卖盐、卖蜂窝煤开始。具体的,慢慢来,东家自有安排。”

宝玉最后总结道:“这千头万绪的,一时无法细说。我们就边说边干!就要过年了,咱再大方一回,黎管家,去买一万匹布回来,给所有人都做两套新衣裳。给各位先生,再做两套棉衣。”

众人欢呼着:“谢过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