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李家村(二)(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汉历开元:流浪皇子创业史》最新章节。

宝玉假装无奈道:“既然都有人作证了,咱就给他们一个机会。雪梨,带他们去大饭堂。男人们帮厨,女人们洗菜,开伙做饭。增田、增水、吉隆,你们也瞧瞧咱的手艺吧。”

宝主不知道这家原来住的是谁,也不管谁曾经安排他们住在这里,这里已经是宝玉和妹子们的家了。

这处院子,有一个特大号的房间,房间里面有四个长条大桌,也有不少椅子,足够数百人一起吃饭用餐了。而专用厨房正对着大房间这边。闲暇时,宝玉刻下了大饭堂的木牌,直接钉在了门口。

宝玉安排田青菜在灶台生火,田青苗拉风箱,切好的肉菜按要求一一下锅,或炒或煮,或煎或炸。宝玉不断下命令,也不断挥舞着特大号的锅铲和汤勺。一个半时辰下来,一个超大锅的米饭做好了,几大盆汤,一百多人份的炒菜也做好了。

中午,众人不分尊卑,一起开吃。

赵吉隆:“您的手艺真不错。就是这大锅饭,也比临清府的酒楼做的好吃。”

贾增田翻了个白眼儿:“敢情,你吃过一样?”

贾增水:“哥啊,咱确实吃过,我和他一起吃的剩饭。那家少爷没吃几口,就被打屁股了。我们太饿了,那回是填饱了肚子,却被也主家赶了出来。人家嫌弃我们年纪小,什么也懂,就知道吃!”

另一边,山寨众人又哭了:“从来没人待我们这么好,更没有哪家主人亲自给我们做饭的。啊哈啊...啊哈啊...”

宝玉大吼一声:“一个个没出息的,别哭了。看看,看看,鼻涕都流到碗里了。吃自己的鼻涕,不嫌脏啊?”

众人稍稍安静,却没有停止哭泣。

宝玉又说:“别吃的太饱。晚上还有!一顿饭就给撑死了,就太不值了!”

田青菜:“主人,晚上真的还有吗?”

几个小孩子:“晚上还有饭吃吗?”

宝玉很肯定的说道:“晚上还有。另外,别叫主人。想留下跟咱一起的,就叫咱东家!”

众人停止吃饭,齐齐跪下:“谢过东家!”

宝玉站到椅子上,居高临下下的说:“你们既然叫咱东家,就要听咱的安排。只要跟着咱,不保证有酒有肉,却不会饿着你们。咱也是个教书先生,不管你们今年多大年纪,咱都可以教你们读书识字、练习武艺。学会了,就没人敢欺负你们了!好不好啊?”

跪下的众人齐齐回答:“好!听东家的!”

宝玉又问贾增田、贾增水、赵吉隆:“你们三个识字吗?”

赵吉隆:“说不好。跟着曾经的少东家打过杂,人家指着木简上说过什么字,咱就念什么字。”

宝玉拿出文书,给三人看,还叫田青菜、田青苗过来看。

赵吉隆:“这是地契吧?”

贾增水:“这就是地契吧!咱见过地主家傻儿子拿这样的东西进赌坊。”

宝玉收回文书,说道:“没错。这是几份是李家村、曲村和附近牙山村、帽儿山村的地契。”

贾增田:“也就是说,宝玉爷爷是咱的新东家?”

宝玉:“没错啊!咱就是!”

赵吉隆等人狠意外:“要是按照曲村人的辈分,咱也得叫您一声宝玉爷爷了。”

宝玉:“哎哎哎,咱也比你们大不了几岁,叫什么爷爷呀。直接叫东家就行。另外,清河县那边,早就打点好了。只是咱来的晚了点儿,这李家村没人了。咱还得亲自挖坑葬了他们。不过嘛,你们来了,不就又有人了嘛。不如这样...你们都过来,都过来。”众人就齐齐过来,宝玉想了一下说,

“反正你们也下山了,就在李家村住下吧。除了咱这套宅子,其它的房子,你们随便挑。

再者,李家村地里还有万亩庄稼,你们学着收庄稼吧。收了粮食分曲村两成,两成归你们。你们这一个个的,还得向人家学习怎么干农活儿呢。

还有,通知曲村和周边几个村子,今年的田租免了。

增田、增水、吉隆,你们就带着他们收庄稼吧。他们游手好闲惯了,需要有人管教着才行。

田青菜,你们一家人是他们的头儿,要带头学。只有收了庄稼,冬天才不会饿肚子。明白了吗?”

田青菜、田青苗、罗青青:“明白了,东家!一定学会干农活!”

-----------------

宝玉带着贾增田、贾增水、赵吉隆出了饭堂,到了正厅,开始给他们分钱。自然不是分银子,而分铜钱。

贾增田、贾增水不懂:“您这是?”赵吉隆也不敢收。

宝玉说:“你们当这是什么?这是工钱。你们不是要带着他们收庄稼的嘛。咱知道,让人干活就有钱拿。”

于是贾增田、贾增水、赵吉隆一人拿了一贯铜钱。宝玉又塞给赵吉隆20贯铜钱,赵吉隆又不敢收了。

宝玉说:“刚刚在里面,你也说了,按照曲村人的辈分,你也要叫咱爷爷。你可是救下了两个小姑奶奶的人,你有功!虽然是受人所所托,却也是忠人之事,没有亏待咱的两个小妹妹。这就是情分哪!即便咱不姓贾,这情分咱也会记得!”

赵吉隆:“您这么说,咱就收下了。谢过东家!”

田家人也走出大饭堂,凑了过来。闻到了味儿的曲村人也有几个来到了宝玉家!。

宝玉就让抬出桌椅,几人一起到院子里坐下。

宝玉就问:“你们今年多大年纪了?”

几个人就开始回答:“我赵吉隆,17年。”“我贾增田,17岁。”“我贾增水,16岁。”“我贾增发,17岁。”“我贾增四,16岁”“我贾增良,17岁。”“我田青菜,22岁。”“我田青苗,17岁。”“我张来顺,18岁。”“我贾玉来,14岁。”“我贾玉宝15岁。”“我张来兴,14岁。”“我赵吉庆,14岁!”......

宝玉看着,想着:“这都是一群没有老子管教的小子啊。”

“东家我,24岁,正月十五生人!”宝玉又问:“田家人没长辈了,咱知道。你们的长辈呢?”

待宝说说完年龄,三个大妹子就是偷偷直笑。

赵吉隆:“唉。两个多月前,朝廷征兵,说是草原蛮子要来啦。凡是北六郡18岁到55岁的爷们儿,全去了雁门关那边,至今也没个消息。”

贾增田:“唉,如今啊,咱兄弟几个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的粮食已经不多了。要不是您到了,咱还怕秋收了一样会挨饿呢。”

宝玉:“一亩地,一年有多少收成?过去的东家收多少租子?”

贾增发:“唉,一亩地一季可产粮一担五就不错了,至少要8斗的租子,各种税加起来,也要四五斗。也不剩下什么啦!”

贾增良:“今年也是没想到啊。入秋了,还没人收租子。东家来啦,还能免了租子。”

贾增四:“咱几个的爷爷还有亲爹,都上了战场啦。还不知道何时回来。”

贾增水:“就算回来,军中的犒赏也轮不到咱家。人要是没了,抚恤什么的,也不一定要得到。”

宝玉:“这么说,就田青菜家最舒坦啦?”

几人一脸鄙夷的说:“没错!”

宝玉再次表态:“那就带他们好好干活吧。至于咱回归曲村的事儿,等老人长辈们回来再说。总是要有个见证,不能胡乱就定了。”

曲村人:“好的,此事就照您的吩咐做!”

-----------------

下山的人,去选房子了;曲村人,去收庄稼了。大家又开始了各自的忙碌。

妹子们一起过来,宝玉被左拥右抱。

雪梨:“大哥,这附近村子的地,怎么就成咱家的了呀?”

安馨:“从没听说有亲戚在这儿给咱准备了土地呀?”

雪苹:“莫不是真有神仙帮助咱家?”

宝玉:“大哥不是说自己叫贾宝玉嘛,这家主人可能也叫贾宝玉,咱就拿他家的东西先用着啦。咱来了,这东西就是咱的。不管是山寨的人,还是曲村人,都打不过你哥。再有,就我们全家人这身衣服,咱全家人的气势,本来就是大户人家,就能镇住他们。

你看看曲村人,一个个的,那真是泥腿子,黑瘦黑瘦的。

山寨的人,更是怕官府,怕强权。

你哥,从今往后就是这儿的大地主啦。他们应该怕咱才对。

看着吧,总有机会的。哥会带他们做几件大事儿,让这片天地都认可咱家的。”

安馨:“大哥,真有神仙吗?”

宝玉:“都记住了,这天下没有神仙,只有信奉神仙的凡人。我们有本事,我们就是他们的神。我们有本事,地方官府也会把我们当神。过几天,大哥就得拜会下地方官府了。你们一定要乖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