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剑走偏锋,洪武之忧(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灵堂质问朱元璋,请陛下称太孙》最新章节。

可形势依旧很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心中成见可谓高山,三言两语之间,绝不会移去。

顺其自然徐徐图之只会落入下乘,唯有兵行险着剑走偏锋方可实现弯道超车。

机会,他需要一个与朱元璋独处的机会。

……

朱元璋的心情很不好。

苦心培养,寄予厚望的太子朱标猝然离世,对他这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而言,可谓晴天霹雳。

若非是天赋异禀,身体底子厚,朱标咽气那一刻,他也该跟着魂归天外。

经历了初时的伤痛之后,朱元璋已经逐渐接受朱标离世的苦痛。

他开始思考,大明的未来,该交到谁的手里。

前几日,他在奉天殿东角门前询问众臣子建议。

建议颇多,但并未让他满意。

他和马皇后有五个儿子,太子朱标离世,还有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

按照礼法,太子早于皇帝离世,可立嫡次子。

也就是秦王朱樉。

奈何秦王朱樉荒唐无道,残暴不仁,所做之事,天怒人怨。

朱元璋还不想大明二世而亡,秦王朱樉一早就被他排除在外。

难道,真就如刘三吾那老东西所说,从皇孙之中择一良人?

朱元璋皱着眉,心思久久难定。

标儿,你怎么就先走了?

英儿走了,妹子也走了,现在,你也走了。

还给咱出了一个大难题。

要不,去找标儿谈一谈?

朱元璋心里生出如此荒诞的想法来。

他今日本就该去。

只是内心多有恐慌,不忍接受此等事实。

如今给自己找一个借口,重整了心中苦痛,才算有了勇气。

……

“臣(奴婢)(孙)叩见皇帝陛下(祖父皇帝陛下)。”

“都出去吧,咱要和标儿,单独待一会儿。”

众人有序退出灵堂。

朱允熥眼神微微一瞥,来人粗布麻衣,身材高大,一张国字脸虽然年迈,但依旧满满威严。

退至灵堂外,众人并未离开,就地而跪,继续守灵。

一时间,原本还算空旷的地方,此刻分外拥挤。

朱允熥左右一观,吕氏和朱允炆不知去向。

他内心揣摩,吕氏既然能提前得知,必定会借此机会,让朱允炆有更多表现机会。

大位之争,素来如此。

明处暗处手段不断,稍不注意,就会落于人后。

朱允熥细细揣摩,片刻后,心中已有计策。

……

……

注:1、懿文太子薨,帝御东阁门,召对群臣,恸哭。三吾进曰:“皇孙世嫡承统,礼也。”太孙之立由此。(《明史》列传第二十五)

2、四月丙子,太子薨,太祖愈属意于上。一日召侍臣,密语之曰:“太子薨,长孙弱不更事,主器必得人。朕欲建燕王为储,以承天下之重,庶几宗社有托。”翰林学士刘三吾曰:“立燕王,置秦晋二王于何地?且皇孙年长,可继承矣。”太祖默然。(《明实录太宗实录》卷一)

3、戊寅,上御东角门,论群臣曰:“朕老矣,太子不幸,命也。”因大哭。谈迁曰:“上御门时,称国有长君,社稷之福。燕王类朕,朕欲立之,何如?”翰林学士刘三吾曰:“将置秦晋二王何地?”上不极答,因大哭。

国史虽如此,然永乐所裁定,未遂确也……在文皇未免借其说以欺靖难诸人,又曲笔张大之。(《国榷》卷九)

4、虞怀王雄英,兴宗长子,太祖嫡长孙也。洪武十五年五月薨。年八岁。追加封谥。(《明史》列传第六)

5、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是年九月庚午葬孝陵,谥曰孝慈皇后。(《明史》列传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