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公元前477年之东周列国(四)(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最新章节。
公元前484年,越王勾践带着越军前往吴国朝见夫差,这一行动不仅是对吴国的尊重,也是勾践策略的一部分。
勾践在朝见过程中,对夫差和吴国的大臣们赠送了许多财礼,尤其是对吴国的太宰伯嚭进行了重赂。
通过这种方式,勾践成功地让伯嚭在吴国朝廷中为越国说好话,进一步巩固了越国在吴国的影响力。
然而,伍子胥对此深感忧虑。他知道勾践的为人和志向,因此劝告夫差要提防越国。
伍子胥警告夫差,勾践与百姓同甘共苦,生活节俭,若不除掉勾践,他必将成为吴国的心腹大患。
伍子胥认为,与越国相比,齐国对吴国的威胁要小得多,他希望夫差能够放弃攻打齐国,先行攻打越国以除后患。
但夫差并未听从伍子胥的劝告,执意要攻打齐国。在大军出发前,夫差希望与勾践进行歃血盟誓,以示两国的联盟和信任。
勾践并不愿意,他派遣诸稽郢以巧妙的辞令推辞了盟誓,指出如果盟誓真正有用,那么之前的盟誓已经足够;
如果盟誓无用,那么在吴国的兵威下,越国也不敢有背叛之心。夫差接受了这一解释,同意不举行盟誓仪式。
同年五月,夫差带领吴越联军在艾陵之战中大败齐军,俘虏了齐国将领国书。
这场胜利使得夫差更加自信,他回国后甚至责骂了伍子胥,认为伍子胥的担忧是多余的。
文种观察到夫差已有骄横之色,建议勾践向夫差借粮食,以此来试探夫差的态度。
勾践按照文种的建议行事,结果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借给了越国粮食,这让越国君臣都感到暗自高兴。
不久后,伍子胥出使齐国,并将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大夫鲍牧。当夫差听说这件事后,感到非常愤怒,认为伍子胥有背叛之心。
在愤怒和误解之下,夫差赐给伍子胥属镂剑,逼迫他自杀。
伍子胥的死,不仅是吴国的一大损失,也为越国的复兴和最终的复仇铺平了道路。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率领精兵北上,前往黄池参加诸侯会盟,这一事件在春秋时期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夫差为了这次会盟,几乎带走了吴国所有的精兵强将,仅留下老弱病残和太子留守国内。这一决定,为越国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勾践再次询问范蠡是否可以趁虚攻打吴国,得到了范蠡的肯定回答。
于是,在这一年的六月十一日,勾践精心策划并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他派遣了善于水性的水军二千人,训练有素的战士四万人,以及受过良好教育的核心近卫军六千人,技术型军官一千人,组成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兵分三路攻打吴国。
一路由范蠡和舌庸率领,沿海岸上行至淮河,目的是切断吴军的归路,使夫差无法及时回援。
另一路由越将畴无馀、讴阳率领,从南边快速推进,直逼吴国国都的郊区。
吴国的太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於姚在泓水上观察越军的动向。
在关键时刻,王孙弥庸见到了姑蔑的旗帜,认为这是他父亲的旗帜,激动之下决定出战。
尽管太子友提出了谨慎的考虑,但王孙弥庸和王子地还是带领五千人出战。在随后的战斗中,弥庸俘虏了畴无馀,王子地俘虏了讴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