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公元前597年之东周列国(十二)(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最新章节。

公元前597年,鲁国鲁宣公在位。

鲁宣公,姬姓,名俀,是春秋时期鲁国的第二十任君主,他的故事充满了宫廷斗争和权力的较量。

作为鲁文公的儿子,他的母亲是敬嬴,文公的次妃,因其美貌和智慧深受文公的宠爱。

宣公的继位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政治操作和家族纷争。

公元前609年,鲁文公驾崩,留下了两个妃子和他们的儿子。长妃哀姜,是齐国的女子,她为文公生下了儿子恶和视。

而次妃敬嬴则生下了俀。在文公去世后,鲁国的王位继承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按照当时的宗法制度,王位应由嫡长子继承,但权力的斗争往往超越了传统的规矩。

襄仲,作为鲁国的重要大夫,他的目光早已投向了敬嬴所生的俀。

襄仲认为俀有成为一位英明君主的潜质,于是暗中开始为俀的继位做准备。

叔仲,另一位鲁国的权臣,对此持有异议,他认为应遵循宗法,立嫡长子为君。襄仲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请求了齐惠公的帮助。

齐惠公新近即位,正欲巩固自己的势力,于是同意协助襄仲。

在得到了齐惠公的支持后,襄仲采取了极端的手段。在那年的冬十月,襄仲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杀死了哀姜的儿子恶与视,强行立俀为鲁国的新君,即鲁宣公。

这一行为震惊了鲁国上下,哀姜在得知自己的儿子被杀后,悲痛欲绝,她回到了自己的母国齐国,一路上号哭不止,引起了路人的同情和哭泣。

她的悲伤和抗议,使得“哀姜”成为了她在鲁国历史上的代名词。

鲁宣公的继位,虽然解决了王位继承的问题,但却给鲁国的王室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公室的权威开始衰微,而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等三大家族的势力却逐渐强盛起来。

这些家族的崛起,逐渐削弱了鲁国君主的权力,使得鲁国的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宣公在位的18年间,鲁国经历了从内乱到逐渐稳定的过程。他的统治也见证了鲁国从王室独权向贵族共同执政的过渡。

鲁宣公继位不久,正值夏季,泗水河畔的景色宜人,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映出点点金光。宣公决定亲自到泗水的深潭中下网捕鱼,以此作为休闲活动。

他带着随从,携带着精心编织的渔网,来到了水边。宣公身穿便服,头戴斗笠,脚踏草鞋,亲自下网,动作熟练,似乎对捕鱼颇有心得。

然而,宣公的这一行为被鲁国的大夫里革撞见了。里革是位忠诚正直的官员,对国家法度和自然规律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看到宣公在鱼类孕育的季节下网捕鱼,立刻意识到这是不妥的。

里革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去,用手中的利刃割破了宣公的鱼网,将其丢到一边。

里革对宣公说:“古人早就有教导,要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现在正是鱼类孕育的季节,它们需要安静和充足的食物来繁衍后代。你不但不想办法让它们繁殖和长大,反而下网捕杀它们,你真是贪心不足啊!”

里革的话语中充满了责备和教诲,他的行为虽然直接,但却是出于对国家和自然的关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