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公元前1557年之商朝(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最新章节。
为了能够聘请到伊尹,商汤王三次以玉、帛、马、皮为礼前往有莘国,希望能够得到伊尹的同意。这种诚意和决心,使得伊尹对商汤王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在今嵩县空桑涧西南,有一个平兀如几的小山,这就是世传商汤聘请伊尹的三聘台。
这个小山见证了商汤王对伊尹的尊重和重视。而在城南沙沟龙头村的“元圣祠”右厢房,专门修建了三聘台,供后人前来凭吊,感叹商汤王的诚意和伊尹的智慧。
然而,有莘王并没有答应商汤王的聘请,这使得商汤王不得不采取另一种方式来得到伊尹。
他决定娶有莘王的女儿为妃,这样伊尹就可以以陪嫁奴隶的身份来到汤王身边。
这种方式虽然有些迂回,但却体现了商汤王对伊尹的极高评价和期待。
伊尹与夏桀王遗弃于洛河流域的元妃妺喜两小无猜,从小就有深厚的友谊。
通过与妺喜的交往,伊尹深入了解到了夏桀王内部的许多重要情报,为商汤伐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为了测试九夷之师对夏桀王的态度,伊尹劝说商汤,决定暂时停止对夏桀王的贡纳。
这一举动引起了夏桀的极大愤怒,他决定“起九夷之师”进攻商汤。
然而,伊尹观察到九夷之师仍然听从夏桀的指挥,于是他献计商汤暂时恢复对夏王朝的贡纳,同时积极准备攻夏。
大约在公元前1601年,伊尹再次决定停止对夏王的贡纳。
这一次,夏桀虽然再次起兵,但“九夷之师不起”,使他在政治和军事上完全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
伊尹看到灭夏的时机已经成熟,便协助商汤立即下令伐夏。
夏桀战败后南逃,而商汤则在灭掉夏王朝的三个属国后,挥师西进,很快攻占了夏王朝的心腹地区——伊洛流域的斟鄩。
斟鄩位于洛阳附近的伊洛平原,今偃师二里头村与四角楼村、圪挡头村之间。这场战役是伊尹教给商汤的伐夏战略,不久之后,夏朝灭亡。
商朝建立后,商汤便封伊挚为尹。商汤死后,伊尹历经外丙、仲壬,又做了汤王长孙太甲的师保。
太甲不遵守商汤的大政方针,为了教育太甲,伊尹将太甲安置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成汤墓葬之地桐宫。
他本人与诸大臣代为执政,史称共和执政,并著《伊训》《肆命》《徂后》等训词,讲述如何为政,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以及如何继承成汤的法度等问题。
在伊尹创设的特定教育环境中,太甲守桐宫三年,追思成汤的功业自怨自艾,深刻反省,“处仁迁义”,学习伊尹的训词,逐渐认识了自己的过错,悔过反善。
当太甲有了改恶从善的表现后,伊尹便适时亲自到桐宫迎接他,并将王权交给他,而他自己仍继续当太甲的辅佐。
太甲犯下的错误不仅是太甲个人的深刻教训,也成为了沃丁的前车之鉴。咎单是商汤时期的大司空,与伊尹一样,他也是商朝的老臣和贤臣。
沃丁深刻认识到伊尹等老前辈是商朝的创业者,他们为商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商朝宝贵的财富。
因此,在伊尹逝世后,沃丁选择以咎单为宰相来辅佐朝政。咎单继续采取伊尹所倡导的节用宽民等一系列政策,坚定地执行商汤的治国之法。
当时的“相”除了担任宰相的职责外,还兼有帝师的使命。因此,咎单创作了《沃丁》,通过伊尹的事迹来训诫沃丁,希望他能够发扬祖制,以德治商。
在咎单的辅佐下,沃丁继续执行先王制定的治国方针。他以仁德治理天下,注重以法律约束犯罪行为。
这种治理方式使得四海臣服,百姓安定,社会秩序良好。沃丁明白,只有通过德治和法治相结合,才能够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