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公元前297年之东周列国(十六)(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最新章节。
在鲁国的历史中,出现了几次废长立幼、杀嫡立庶的事件,
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鲁国的政治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周王室权威的衰落。
周宣王时期,鲁真公去世后,其弟敖继位,即鲁武公。
武公有两名儿子,长子名括,少子名戏。
武公九年,武公带着括和戏前往朝拜周宣王。
周宣王对少子戏颇为喜爱,决定立戏为鲁国的太子,
这一决定违背了当时的宗法制度,即应立长子为太子。
周宣王的卿大夫樊仲山父对此提出了异议,
认为废长立幼将导致鲁国未来的混乱,但周宣王未采纳樊仲山父的意见,坚持立戏为太子。
鲁武公对此感到不快,回到鲁国后不久便去世,戏继位,即鲁懿公。
然而,懿公的统治并未持久,他被哥哥括的儿子伯御所杀。
伯御随后自立为鲁国国君,统治了十一年。
最终,周宣王派兵讨伐伯御,将其诛杀,并立懿公的弟弟称为鲁孝公。
这一系列事件是鲁国历史上较为著名的废长立幼的事例,
它不仅引起了鲁国内部的动荡,也显示了周宣王对诸侯国内政的干预,以及周王室权威的下降。
此后,诸侯国之间的争斗和弑君事件逐渐增多,周王室对诸侯的控制力越来越弱。
鲁国的这些内乱事件,不仅削弱了鲁国的国力,也破坏了国内的稳定和团结。
鲁惠公时期,鲁国的王位继承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动荡。
鲁惠公的原配夫人未能生育子嗣便去世了,
而他的妾室声子为他生下了儿子息,即后来的鲁隐公。
后来,鲁惠公听闻宋国有一位女子手掌上有“鲁夫人”的纹状,
认为这是吉兆,于是将她娶回鲁国,是为仲子。
仲子为鲁惠公生下了儿子允,因为母亲的特殊标记,允被认为有成为国君的潜力。
鲁惠公在没有明确立太子的情况下去世,这导致了王位继承的争议。
按照传统,长子息(鲁隐公)理应继承王位,
但由于允的母亲被认为有“鲁夫人”的天命,这使得允也有了继承王位的可能性。
为了避免国内动荡,息并没有直接成为国君,而是以摄政的方式暂时管理国政,
同时立允为太子,承诺等到允成年后将政权交还给他。
然而,这种安排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卿大夫羽父是当时的权臣,他渴望获得更高的权力和地位。
羽父向隐公提出了立自己为太宰的请求,这是一个几乎与国君平起平坐的职位。
隐公拒绝了羽父的请求,并表示自己并非正式的国君,无权做出这样的决定。
羽父不满隐公的回答,担心自己的权力受到威胁,
于是向太子允诬陷隐公,说隐公有意霸占权位,不打算将国君之位传给允。
太子允信以为真,决定采取行动。
在羽父的策划下,隐公被弑杀,太子允随后即位,成为鲁桓公。
鲁桓公即位后,初期羽父仍然保有一定的权力和影响力。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名字在史书上越来越少被提及,
这可能是因为鲁桓公有意疏远他,或者是因为其他政治势力的崛起导致他的地位下降。
鲁桓公的继承人问题同样复杂。
他有多个儿子,包括庶长子庆父、太子同、公子牙和公子友。
这些儿子及其后代在鲁国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