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高知往事3》(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一梦千秋入繁峙》最新章节。
“你们两个,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问,别不吱声,每个地方的习俗,都是有原因的。”
刘教授很不满意的说着,最怕带的学生,都是那种什么都不问的,到底是懂了,还是不懂,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两人略显尴尬,想要看一下对方什么脸色,但刘教授正回头看了两人,不好有这种小动作。
凌薇柱,四合天窗井,麻纺间,饮水井阴井和阳井,柴木房,杂物间,正厅和倒厅,偏房和廊道,水田菜地,树园,双层墙,悬和角,明道与暗道,暗渠,地下甬道。
这一切都切合了旧时代的社会现状,以及生活智慧的勾合,生存的本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此说也是贴切的。
比如,这样做,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保护自身的身家性命。
俗话说,活在哪,就要有哪的那种特质,这样才能活的好。
按照阿公的说法,以前还有三道围墙,后来觉得不好看,改革之后拆掉了。
那三道墙,有三道门,每一道门,都是大木坎做的横栏,只能从里面拆。
闹匪患与拦灾民,还有山里的野兽,反正意思大概就是这样。
在偏西北的地方,那家里漏风了,但这外墙没办法偷工减料,那都是代代相承。
甚至,只有一个通道口,家在哪具体位置摸不准,没有炸药和火蛋,根本破不了,那也是为了活着。
哪里有哪些个林园,甚至说的四合院,乃至吊楼,要是在险要之地,或者野蛮山区,还有做个碉楼城堡。
你半夜三更睡觉,别人半夜三更就摸进来割脑袋,想睡安稳觉,那得废很多精力。
刘教授想要了解一些民风民情,似乎还跟旧社会有关,需要一个印证的对比,而遗留的建筑似乎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
“看来你阿公家以前,人丁兴旺啊~我们这走一遍,都花那么多时间,房间又多,这些田也不够吃啊”
走了一遍,有些房子是上了锁,现在还是有人住的。
以前防潮的本事,也是很厉害,地面是人工一寸一寸的夯实整平,靠手艺人瓦匠泥工,挥汗去做的事情。
木头看起来很厚重,不知道什么材质,有很多铁花梨,但整体还是以楠木居多,本地产的大龄树古时候还是丰产的。
聊到选材时,说的很认真,大概这就是做学科的一种精神,哪怕这个跟文学的关系只是一个偏带,但谁让韩大哥是他的朋友,至深友情,有些东西聊了几十年。
但他们讲究的是一个共同进步的情怀,为什么会去京城,其中的缘故也并非一成不变。
也许是吃过了过去的苦,特意讲了这段,算是给年轻人未来做力所能及的事。
京城虽然关系复杂,但也是因为这样,大家也就有了共识,那就是看谁有本事谁就上去。
还特别讲那一套,细水长流,说一下子把运气用光了,后来者怕是要为此填埋,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填完,说的便是透支命运的说法。
到了外面,虽然竞争少了,但门道反而复杂了,说这就是世界本来的面目,平衡一切的真理,此消彼从。
常在课堂,心系天下,那常走天下,便心系传承。
力行健则识通广,或许这就是做学问,必不可少的路途吧?
年轻犯过的错都不少,但都在道德底线之内,并没有铸成影响别人的错,只是让自己多走了很多弯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