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再见祁山镇阿公8》(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一梦千秋入繁峙》最新章节。

吃过早餐,心满意足。

昨晚偶尔也能听见,老一辈聊天的内容,那忧国忧民,以及理想共和国勋章的那种理念。

你敢说,你与年轻人没有挂钩,谈不了的话题从一开始就有了。

千言万语,总要有一个前提,互相愿意理解和倾听,这样才能消除基本的隔阂。

读书读废了,是最后的结语,这都是没有谈妥的结果,不过这和和气气的状态,总不见得会有这样的隔阂。

宁愿相信,这是矜持。

小时候多亲,长大了多恨,这正是人性的一个标志,它发生的莫名其妙,等你回味时,已陷入了水深火热的状态里。

韩大哥的名字,直到韩爷爷喊他时,也才知道了个小名,小常。

这时的他,跟单独聊天时不一样,帮扶和准备东西,不知道是年纪,还是做了父亲,好成熟。

韩大哥的车,带着自己的一家人,而阿廖带着原班人马,跟在后面。

在车上,刘教授显然很高兴,忽然提起了昨天的事情,让我们都大吃一惊。

他说到关于哲学的问题,其中最为显著性的话题,便是十年前与今天的对比。

以前,叫人办事,只要不需要买东西,几乎不需要花什么费用,最多是给一点辛苦费,我们把这种东西叫做劳动所得。

现在叫人办事,出门就开始收费了,包括一些言语,也是要收费,我们把这种东西,叫做知识产权获取收益。

而这种东西,我们先不聊属于文明进步,还是退化,甚至道德层面是否合适,或者是否不再质朴无华。

而是知识产权,得到了实际利益化,这便是一种进步,说明了它是可以实现价值化,也有人愿意买单。

但按照这个趋势,会有一种退化,那就是过度开发这种价值观,也就是所谓的资本压榨。

不得不说,生活哲学的致命理论,那真是一针见血,也不怪这群人被称之为高尚人群,出发点总是与众不同。

但这两个人,一个是文学类教授,一个是工艺类专家,但认识一些交流的人,那也是大把,所以聊这种深刻的话题,一般流的学生,怕是见面就退缩了吧?

刘教授滔滔不绝的说着,说老朋友这么多年不见,还是给了他很多惊喜。

说,文学想要做好,肯定离不开生活,特别是华夏文学的根基,特别注重实际效果。

不然,为什么四大名著里,就只有一本《西游记》说了神魔体系,且还与政治挂钩,显然摆脱不了实际情况。

宏观主义与细微主义并不冲突,就好比鸡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一样,都离不开进化论作为依托。

那么文学的基调是什么?

似乎也是需要参考,直接写一个自己的体系,怕是搞现代文学的那些人,会受不了,毕竟这里还是华夏,有自己的根据地。

说着说着,说到了精神高阶,那肯定离不开精神主义,宗教便是在离散之上,有规范的精神状态。

舍魑魅,求真我。

道教的前身是什么?

道家文化的传承进化之后的延伸质化。

儒派学风又是什么?

那一定需要有儒家思想存在,才能在此基础上,做更为具体的规范思想和要求。

那释禅者又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