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 方腊被俘,起义失败(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变身艾达王》最新章节。

由于起义军没有占领控扼长江天险的金陵,在官军大兵压境的形势下,陷入被动局面,使起义之初的划江而守的计划难以实现。方腊带领义军退守帮源峒。

官军严密包围了帮源峒,断绝了起义军的一切接济,并下令:凡能斩首者赏。官军凡遇往来行人,不问是起义军否,即行捕杀邀赏,甚至进入居民家中,杀害无辜百姓,“所杀平民,不下二百万”。

起义军在这帮源峒内,已顽强抵抗了数十个日夜,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他们的汗水与鲜血。北宋官军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却屡次被起义军的英勇所阻挡。

然而,官军并未放弃,他们四处搜寻,终于发现了通往帮源峒深处的一条隐蔽小径。这条小径蜿蜒曲折,隐藏在茂密的林木之间,若非熟知此地之人,根本无法察觉。

方腊深知形势危急,他迅速带领亲信躲入了一个极为隐蔽的石洞中。这石洞深藏地底,洞口被巨石遮掩,洞内更是曲折幽深,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避难者准备的一处秘境。

官军虽人数众多,却对这石洞毫无头绪,只能在外围徘徊,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却“莫知所入”。

就在这紧要关头,宋军中一位名叫韩世忠的裨将站了出来。他目光如炬,心思缜密,决定亲自潜入溪谷,寻找进入石洞的线索。他穿梭在险峻的山谷之间,时而攀爬峭壁,时而涉水过溪,几经周折,终于遇到了一位当地野妇。

这野妇看似平凡无奇,却对这片山林了如指掌。在韩世忠的耐心询问下,野妇终于吐露了进入石洞的隐秘路径。

韩世忠闻言大喜,立即率领麾下骁勇之士,沿着野妇指引的路径,悄无声息地接近了石洞。他们动作敏捷,如鬼魅般穿梭在黑暗中,终于发现了洞口的蛛丝马迹。

随着一声令下,宋军如猛虎下山,猛地冲入洞中。

洞内顿时响起了一阵激烈的厮杀声。方腊的亲信们虽然勇猛,但在宋军的猛攻之下,渐渐力不从心。

刀光剑影中,鲜血四溅,方腊的藏身之处很快就被发现。在一场殊死搏斗后,方腊及其妻邵氏、太子方亳、宰相方肥等五十二人被俘。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不甘与绝望,却已无力回天。

与此同时,藏匿在洞中的七万起义军也陷入了绝境。他们面对着数倍于己的敌人,却毫无惧色。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与官军展开了最后的决战。然而,力量悬殊之下,起义军最终还是悲壮地倒下了。

他们的身躯虽然倒下,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屹立不倒。

方七佛等人见势不妙,趁机逃走。他们心中充满了悲愤与不甘,却也知道此时已无力回天。

而方腊等人则被官军牢牢押解着,踏上了前往汴京的漫漫长路。

他们的命运已经注定,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无情的审判与伏诛。这一路上,他们的身影显得格外孤独与凄凉。

方腊起义的熊熊烈火在失败的灰烬中并未彻底熄灭,余部犹如散落在浙东大地上的火种,倔强地燃烧着,誓要将反抗的旗帜高举到底。

童贯,这位权倾一时的宦官,闻讯后怒不可遏,立即调遣郭仲荀、刘光世、姚平仲等一众铁血将领,如猎犬般追踪着起义军的足迹,誓要将这股不屈的势力彻底扑灭。

俞道安,这位台州仙居的英勇领袖,带领着一支精锐的起义军,如同夜色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逼近了乐清城。

城墙上,守军还在梦乡中沉醉,却不知死神的镰刀已悄然悬于头顶。随着一声震天的号角,起义军如潮水般涌上城墙,刀光剑影中,乐清城易主,胜利的欢呼在夜空中回荡。

与此同时,在义乌与寿昌交界处,天仙峒与月溪峒成为了起义军最后的堡垒。官军如蝗虫般铺天盖地而来,起义军虽英勇抵抗,但在敌我悬殊的兵力面前,终究难以挽回败局。

血战之后,天仙峒与月溪峒的旗帜缓缓降下,悲壮的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兰溪灵山峒,这里是起义军的又一个据点。面对刘光世部的猛烈攻势,起义军毫不畏惧,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防线。

然而,战争的残酷远超想象,一千六百名勇士在这场战斗中倒下了,他们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也见证了起义军的英勇与不屈。

在越州剡县,裘日新率领着一支起义军,与姚平仲部在桃源展开了殊死搏斗。双方你来我往,刀光剑影交织成一幅悲壮的画卷。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站在起义军这一边,裘日新在激战中不幸身亡,他的倒下标志着起义军在这一战场的彻底失败。

姚平仲并未因此停下脚步,他率领大军继续南下,直逼台州。

吕师囊部,这支起义军中的精锐之师,面对官军的强大攻势,不得不退守招贤四十余洞。

然而,这些天然屏障并未能阻挡官军的脚步,姚平仲部如入无人之境,招贤洞逐一沦陷,起义军的形势愈发危急。

另一边,杨惟忠等部也展开了对方七佛部的围攻。

方七佛,这位起义军的领袖,面对官军的围追堵截,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智慧。然而,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个人的英勇终究难以改变大局,起义军在这场战斗中再次失利,希望的火种似乎即将熄灭。

整个浙~东大地,战火连天,硝烟弥漫。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