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金梭鸣(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凤弈商途》最新章节。
五更梆子刚敲过第一遍,苏璃就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她睁开眼时,窗外还是一片浓墨般的黑暗,只有檐角挂着的风灯在秋风中摇晃,投下支离破碎的光影。
“姑娘!出大事了!“韩九的声音隔着门板传来,沙哑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惊慌。
苏璃一个激灵坐起身,随手抓起床头的靛青色外袍披上。指尖触到门闩时,她感觉到一阵刺骨的寒意——深秋的霜气已经渗入了木质的每一道纹理。推开门的瞬间,扑面而来的冷风让她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韩九站在门外,花白的胡须上结着细小的霜花。老工匠的脸色比天色还要阴沉,粗糙的手指紧紧攥着一块断裂的木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织房那边...所有织机的踏板都断了。“他声音压得极低,像是怕惊动什么不该惊动的东西,“今早女工们上工时才发现的。“
苏璃的心猛地沉了下去。她接过那块木头,就着风灯微弱的光线仔细查看。断口处光滑得反常,不像是自然磨损导致的断裂,倒像是被人刻意锯过,只留下薄薄一层相连,使用时稍一用力就会断开。
“什么时候的事?“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异常冷静,与胸腔里狂跳的心脏形成鲜明对比。
“应该是夜里。“韩九擦了擦额头的汗,“昨晚收工时还好好的,今早一来就...“
苏璃没有听完就迈步向外走去。秋霜打湿了青石小径,她的布鞋很快被浸透,寒意从脚底直窜上来。染坊里已经点起了火把,跳动的火光中,女工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脸上写满了不安。看到苏璃走来,她们自动让开一条路,窃窃私语声像风中的落叶般飘散开来。
织房的门大开着,二十张织机静静地排列在昏暗的光线里。本该忙碌穿梭的梭子全都静止不动,织工们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苏璃走近最近的一台织机,蹲下身检查踏板。情况比韩九描述的还要糟糕——不仅踏板断裂,连传动杆的连接处也出现了细密的裂纹。
“把所有织机都检查一遍。“苏璃站起身,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我要知道每一台的损坏情况。“
随着检查的深入,苏璃的心一点点沉入谷底。二十台织机无一幸免,全部被人动了手脚。最棘手的是,这些织机的关键部件都是特制的,市面上根本买不到现成的替换零件。而三天后,就是给谢家商队交货的最后期限——五百匹上好的云纹锦,违约的罚金足以让刚刚起步的染坊破产。
“姑娘,这可怎么办?“春桃急得直搓手,眼睛红红的像是要哭出来,“这批料子是谢大掌柜点名要的,说是要送到京城给贵人做衣裳...“
苏璃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走到窗前,推开糊着素纱的窗棂。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晨光中,染坊的轮廓渐渐清晰。晾晒场上的布匹在风中轻轻摆动,像一片蓝色的海洋。这景象本该让人心旷神怡,此刻却只让她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压力。
“先别慌。“她转过身,声音平稳得连自己都感到惊讶,“韩师傅,库房里还有多少备用的木料?“
韩九掰着手指算了算:“能做七八个踏板,但传动杆用的硬木上次就用完了...“
“把能修的织机先修好。“苏璃打断他,“春桃,去把织工分成两班,修好一台就立刻开工。其他人...“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惶惑的脸,“去准备染料,今天先把染缸都开起来。“
人群散开后,苏璃独自留在织房里。她蹲在一台织机前,用手指轻轻描摹着踏板断裂的痕迹。这不是普通的破坏——下手的人显然对织机结构了如指掌,知道该在哪里做手脚才能造成最大伤害。更令人在意的是,染坊夜间都有护院巡逻,外人很难悄无声息地潜入并破坏所有织机...
“姑娘。“韩九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老工匠蹲在她身边,递过一块断裂的传动杆,“您看看这个。“
苏璃接过木块,借着渐亮的天光仔细端详。木头的纹理中隐约可见一个奇怪的印记——像是某种动物的头部,线条粗犷而狰狞。
“这是...“
“狼头标记。“韩九压低声音,“草原部落工匠的习惯,他们在制作的器物上都会留下族徽。“
苏璃心头一震。她想起上个月在崔氏绸庄见到的那几个异域商人,他们腰间佩戴的铜牌上似乎就有类似的图案。当时她还觉得奇怪,崔家怎么会和草原部落有往来...
“能确定是草原的工艺吗?“她轻声问。
韩九点点头:“我在边关从军时见过。中原的木匠不会这样处理榫卯,他们...“他忽然噤声,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姑娘,这事不简单。草原的工艺,加上破坏的手法这么老道...“
“我明白。“苏璃打断他,不想让恐慌蔓延,“先把织机修好要紧。这事不要声张。“
韩九欲言又止,最终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转身去取工具了。苏璃站在原地,手中的木块仿佛有千斤重。她早该想到的——崔氏不会坐视她的染坊日渐壮大。只是没想到他们会用这么卑劣的手段,更没想到会牵扯到草原部落。
窗外,太阳已经完全升起,金色的光芒透过窗棂洒落在织机上。本该充满生机的晨光,此刻却照出一片狼藉。苏璃咬了咬下唇,强迫自己集中精神思考解决方案。当务之急是修复织机,完成订单。至于背后的阴谋...总有清算的时候。
正午的阳光透过织房的窗棂,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璃跪坐在织机旁,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黏在脸颊上。她已经连续工作了四个时辰,指尖被木刺扎出了好几道细小的伤口,却浑然不觉。
“姑娘,喝口水吧。“春桃端着一碗温水蹲在她身边,眼中满是担忧,“您从早上到现在什么都没吃...“
苏璃摇摇头,继续专注于手中的活计。她正在尝试一种全新的踏板结构——将整体式改为分体式,用杠杆原理减轻织工踩踏的力度。这是她从现代纺织机械中获得的灵感,只是古代的工艺水平有限,试验了几次都不太成功。
“第七台了。“韩九拖着疲惫的步伐走过来,手里拿着半截断裂的榫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就算修好也撑不了多久。“
苏璃直起酸痛的腰背,望向织房另一端。七台勉强修复的织机正在运转,但速度明显比平时慢了许多。织工们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生怕一个用力过猛又导致部件断裂。按照这个效率,三天内根本不可能完成五百匹锦缎的订单。
“传动杆的受力点不对。“苏璃喃喃自语,手指在泥地上画出简图,“如果能把压力分散开...“
她忽然停住,目光落在织机底部的横梁上。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脑海中闪现——为什么不彻底改变踏板的结构?现有的设计沿用了上百年,但未必是最优解。现代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突破,不就是将整体式机械改为模块化设计吗?
“韩师傅,“她猛地站起来,眼前一阵发黑,连忙扶住织机稳住身体,“我需要你帮我做个试验。“
老工匠疑惑地看着她在地上画出的奇怪图形:“这是...?“
“分体式踏板。“苏璃兴奋地解释,“把整个踏板分成三段,中间用铁片连接。这样踩踏时力量不会集中在一点,而且...“她指着图纸上的一个支点,“在这里加个杠杆,能省力至少三成。“
韩九皱起眉头,粗糙的手指沿着图纸描画,突然眼睛一亮:“妙啊!这样不仅不容易断,织工踩起来也轻省,说不定还能织得更快!“
“但需要精铁打造连接件。“苏璃咬着下唇盘算,“普通的铁片太软,承受不住反复弯折...“
“用这个如何?“
一个清朗的男声从门口传来。苏璃抬头望去,只见谢景斜倚在门框上,一袭墨蓝色长衫衬得他肤白如玉。他手里捧着一个檀木盒子,嘴角挂着惯常的玩味笑容,但眼底却闪烁着苏璃从未见过的认真神色。
“谢大掌柜怎么来了?“苏璃站起身,下意识拍了拍沾满木屑的衣裙。
谢景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缓步走到她面前,将木盒递过来:“听说你的织机出了些问题,正好我前日得了些西域精钢,想着或许用得上。“
苏璃惊讶地接过盒子,掀开盖子。里面整齐排列着数十片薄如蝉翼的钢片,在阳光下泛着幽蓝的光泽。她拿起一片轻轻弯曲,钢片展现出惊人的弹性,松开后立刻恢复原状。
“这是...“
“大食国匠人用陨铁打造的弹簧钢。“谢景的语气轻描淡写,仿佛送的只是寻常物件,“据说用来做弓弩的机关,承力极好且不易断裂。“
苏璃的手指微微发抖。这种材料在当代都是稀罕物,放在古代更是价值连城。她抬头看向谢景,想问这礼物太过贵重,却在对上他目光的瞬间哽住了——那双总是含着笑意的眼睛里,此刻竟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期待,像是生怕她会拒绝。
“正好解了燃眉之急。“最终她只是轻声道谢,将钢片递给眼放精光的韩九,“按我刚才说的做,先改一台试试。“
谢景挑了挑眉:“不问问价钱?这些钢片够买下半个染坊了。“
苏璃正色道:“谢大掌柜若想趁火打劫,就不会亲自送来了。“
谢景闻言大笑,笑声在空旷的织房里回荡:“好个伶牙俐齿的苏姑娘!“他忽然压低声音,“不过你说得对,我确实另有所图。“
苏璃心头一跳,却见谢景从袖中掏出一卷账册:“我想看看你改良后的织机效率如何。若真如你所说能提高三成,谢家愿意投资批量改造,利润分成好商量。“
原来是为了生意。苏璃不知为何有些失落,但很快压下这种情绪,认真讨论起合作细节。两人说话间,韩九已经带着徒弟热火朝天地改造起织机。精钢片被巧妙地嵌入木质结构中,将传统的一体式踏板分成三段联动装置。
日落西山时,第一台改良织机组装完成。织女阿蛮被选为第一个试用者,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姑娘紧张地坐上新织机,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踩下踏板。
“轻得像踩在棉花上!“阿蛮惊喜地叫道,手脚麻利地操作起来。梭子在她手中飞快穿梭,速度比平时快了近一半,而她的表情却比以往轻松许多。
苏璃看着织机上迅速成型的云纹,长舒一口气。余光里,她注意到谢景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嘴角噙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当她转头与他四目相对时,他却若无其事地移开视线,转而称赞起织机的巧妙设计。
“苏姑娘果然名不虚传。“他抚摸着织机上新装的精钢部件,语气中带着真诚的钦佩,“这分体式结构不仅解决了断裂问题,还提高了效率。看来我们的合作势在必行了。“
苏璃正要回应,春桃急匆匆地跑进来:“姑娘,崔家派人来问,说听说我们织机坏了,愿意'好心'接手谢家的订单...“
织房内瞬间安静下来。苏璃和谢景交换了一个眼神——崔家的消息未免也太灵通了。从织机出问题到现在不过几个时辰,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来趁火打劫,这其中的关联不言而喻。
“替我谢谢崔夫人的'好意'。“苏璃冷笑一声,声音故意提高让门外的崔家仆从听见,“就说染坊的织机已经全部修好,不劳费心了。“
春桃会意,小跑着出去传话。谢景若有所思地摩挲着下巴:“看来崔家对你格外'关照'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