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开始收取商税(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在明朝,官员俸禄着实微薄,因此大家私下里纷纷做起各种买卖。
还通过挂靠土地、收受冰炭孝敬等方式获取灰色收入 ,这些情况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众人都心照不宣。
可如今郭允厚竟在朝堂之上重提整顿商税,这无疑就像是要从他们的口袋里掏钱,直接在他们身上动刀子,难怪会引得众人惊愕不已。
毕竟这一举动,严重威胁到了他们长期以来的利益链条。
随后,只见立马有不少官员冲出来,启禀道:“陛下,郭允厚此乃祸国殃民之举呀!
我朝历来对待商贾,都是轻徭薄赋,郭大人如今重提商税之事,无疑是动摇国朝根基,还请陛下慎重啊。”
一众官员好似死了爹娘般,一窝蜂地冲了出来,齐声反对郭允厚整顿商税。
他们言辞激烈,甚至还搬出了祖宗旧制。
朱由校不禁皱起了眉头,他敏锐地发现,带头闹得最凶的,正是督察院督佥御史杨涟,还有左光斗二人。
杨涟向前一步,拱手作揖,神色严肃道:“陛下,祖宗定下轻商税之制,历经数代,自有其道理。
如今贸然变更,恐生诸多变数,动摇国本啊!”左光斗也紧接着附和:“是啊陛下,商税一动,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望陛下三思!”
眼见这两人带头,其他官员也跟着七嘴八舌,纷纷表示反对。
朱由校笑了笑,缓声道:“郭爱卿重提整顿商税,诸位爱卿又如此反对,不妨先让郭爱卿把话讲完,大家再做定夺。”
这时,郭允厚恭恭敬敬地从怀中取出奏本,高高举过头顶。
沉稳地说道:“启禀陛下,臣并非要加重商税,依旧是遵循祖宗之法,按三十税一的标准来征收。
臣想要改革的是给京城商户颁发营业证书,以此来规范管理商户。”
听到郭允厚不是要增加商税,朝堂上的众人顿时松了口气。
不过,听到“营业证书”这几个新鲜的字眼,大家又都满脸疑惑,不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又会对他们的利益产生何种影响。
这时,一旁的杨涟、左光斗开口问道:“敢问郭大人,这营业证书是何物?
又要如何规范管理商户呢?”
郭允厚见状,便开始耐心解释起来。
他说道,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对京城内每月收入超过20两的商户,统一由户部颁发营业证书。
一旦获得此证书,便等同于得到朝廷认证,成为合法商人。
此外,对于每月收入超过50两的商户,按照三十税一的税率收取商税;而每月收入50两以下的商户,则实行免税政策。
郭允厚顿了顿,环顾众人,接着说道:“如此一来,一方面能够规范管理商户,让商业活动更加有序;另一方面,也能合理地收取商税。
比起之前商税征收一团混乱的状况,实在是要好得多。”
官员们听了,有的微微点头,似乎在思索这一举措的可行性。
有的则依旧面露疑虑,显然还在担心这背后是否隐藏着其他影响自身利益的因素。
听着郭允厚的解释,杨涟和左光斗陷入了沉默。
这二人虽为官清廉,却也是那种一根筋、认死理的性子,在他们心中,祖宗之法神圣不可侵犯。
谁要是胆敢触动祖宗之法,他俩能毫不犹豫地玩命抗争到底。
是即便死到临头都不会眨眼的狠角色。
眼见这两位东林党里的“铁骨头,硬汉子,”不再言语,其他官员们便开始纷纷小声议论起来。
坐在龙椅之上的朱由校沉默了一会儿,随后转头看向站在文官首位的孙承宗、袁可立,问道:“不知几位阁臣意下如何?”
孙承宗、袁可立和薛国观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之后,孙承宗上前一步,开口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户部尚书郭大人整顿商税之策可行。
如今朝廷面临诸多困境,此策既能规范商业秩序,又能增加国库收入,实乃利国利民之大计。”
紧接着,袁可立也开口附和道:“陛下,孙阁老所言极是,臣亦赞同。”
薛国观也赶忙表态:“臣附议,郭大人之策值得一试。”
眼见几位大佬已然点头,这时朱由校开口询问六部尚书,六部尚书纷纷点头附和。
明眼人都清楚,如今内阁六部大多是皇帝的心腹,这看似讨论的场面,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
就在天启皇帝准备拍板定案之时,不成想,勋贵队列之中突然冲出一人,正是成国公朱纯臣,他高呼:“臣反对!”
随后,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紧盯着这位国公,就连朱由校也不禁皱起眉头,开口问道:“成国公,说说你为何反对?”
却见朱纯臣哆哆嗦嗦了半天,一个字都憋不出来。
这时,朝中的官员们全都暗自偷笑起来。
这位成国公身为大明顶级的勋贵,却吝啬到了极点,名下有不少商铺,甚至还偷偷干着走私的勾当。
如今三十税一的政策,岂不是要了他的老命,难怪他会跳出来反对。
见成国公朱纯臣半天说不出一个字,朱由校脸色顿时铁青。
声音冷淡地开口说道:“成国公,既然你执意反对,那总得有个站得住脚的理由,否则如何让满朝文武信服?”
朱纯臣憋了许久,最后才挤出一句:“祖宗之法不可变,之前怎么收的,现在就怎么收。”
听完朱纯臣如此无脑的话,满朝文武内心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就连一向低调沉稳的英国公张维贤也眉头紧皱,心中暗自骂道:你朱纯臣是长了个猪脑子吗?
那些文官大佬都没再站出来公然反对了,你却跑出来出这个风头,装什么样子呢?
朱由校同样被朱纯臣这番回答惊得够呛。
就在这时,郭允厚立刻站起身,言辞犀利地质问道:“成国公,你世世代代蒙受皇恩,贵为国公,乃大明顶级勋贵。
本官所提整顿商税之策,满朝诸位大臣皆认为切实可行,可唯独你成国公一人公然反对。
难道在这满朝文武之中,就只有你成国公一人是忠心耿耿、护国佑民之臣吗?”
郭允厚这番话,一下子就把朱纯臣置于极为尴尬的境地,架在火上烤一般。
毕竟在这朝堂之上,他这么一闹,就好似暗示唯有他一人是忠臣良将,而其余众人皆成了奸佞之辈。
就连东林党的铁骨头杨涟和硬汉子左光斗也站了出来,齐声说道:“成国公,您此言实在难以服众。
郭大人所提整顿商税之策,并未动摇祖宗之法。”
此时,成国公朱纯臣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心中暗自骂道:这两个二百五跑出来凑什么热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