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失控加剧(朱棣出场和新的世界线)(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从大明开始失控》最新章节。

与此同时男人隐约听见了一个空洞的声音在说着什么“警告~失控!失控!当前失控度——高!尝试紧急修复,转移目标人物……”

浓雾突然飘散,正在厮杀的叛军突然没了对手。

“见鬼了不成?”

叛军皆恐惧不已,不知自己方才对战的是人是鬼。

与此同时,在山腰埋伏的人,听到山脚动静杀了下来。

叛军本就惊慌,再遭伏军一冲,竟瞬间战心尽失溃散开来。

“陛下果真早有防备。”见突然发难失败,李善长在护卫的保护下逃离。

“有你们这一群臣子在,朕不小心点怎么行,看来朕还是旗胜一招。”老朱令左右抓捕李善长,同时安抚下方惊慌一场的文武百官:“今日在众臣之中有那么几个大逆不道的奸臣,竟要趁着朕祭天之际,勾连军士阴谋造反,为首者正是宣国公,其阴谋已被挫败。”

“宣国公谋反?这……”

“实在惊人,陛下待宣国公不薄,他为何要谋反……”

在百官的惊讶声中,没有逃出多远的李善长被早有准备的禁卫抓捕押回祭台前。

李善长听着下面传来的声音,脸上挂上一丝讥讽,“可笑,一群不明真相的井底之蛙,你们知道现在何方,你们知道尊敬的皇帝以后会对你们做什么,你们不知道,所以你们只能等死,而我不过是想反抗这个暴君而已。”

“放肆!”禁卫呵斥,李善长却大笑道:“陛下也怕了?怕将真相公之于众,怕群臣知晓你的真面目后不再尊你,怕将北伐军早就无存的消息引起天下不臣!”

文官百官闻言惊疑俱加,谁也不知道宣国公到底要说些什么。

“朕正大光明,有何惧怕。”

李善长嘲讽道:“那你为何不放开我,让我将真相公之于众。”

老朱挥手让禁卫将其放开:“放开你又如何,朕无所惧,用不着你来说,朕自言之!”

在李善长震惊之中,老朱站在祭天的高台之上,在太阳底下亲自对下面的文武百官说出了北方失去联系的真相:“朕今日祭天,一来是为引蛇出洞,二来是因京师不断,言乾坤倒转,我等皆来到二百年后的大明末日,今日朕当着上天的面明示天下!”

“此乃真实之事,我们确实来到了二百年后!”

文武百官震惊之色无以复加,此等志怪小说中的惊奇之事从皇帝口中得到确认,岂能不令人震惊。

李善长震惊地看着皇帝,他怎么也没想到,皇帝竟然正大光明的将事情讲了出来。

“朕本淮右布衣,幸得天命,建明称帝,今上天逆转乾坤令朕至二百年后大明末日,大明自朕而自始,朕当再从天命,再造大明!”

没有什么比天命更好解释这一切了,是问秦皇汉武谁能回到在王朝覆灭之际,只有天命能说明一切,将天命融入己身,皇帝就是天,天还有什么好怕的。

“百室,朕给过你机会,从你得知消息开始,若如实禀告朕,眼下的一切都会不一样,你太在意什么未来了,却忘了未来在我们手上,该由我们创造!”

可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李善长只能苦笑一声,“臣输得心服口服,臣愧对陛下。”

老朱沉默片刻,叹息一声:“你放心去吧,我会给你留一条血脉。”

李善长无言以对,他知道自己输了,输的很彻底。

或许他真的猜错了,皇帝终究是洪武元年的皇帝,不是二十三年后的皇帝。

他低头磕了一个响头,“臣领旨谢恩!”

祭天之事以宣国公和其党羽伏诛为结果落下帷幕,但也有一个悬而未决之事。

即山脚下到底是谁和叛军交战一场,为何会突然又失踪。

“到底是谁呢?”

“陛下,我们在山脚下捡到一面旗。”

老朱顿时来了兴趣:“取来看看。”

“遵命!”

侍卫将旗子取来,只见上面四个大字“奉天靖难!”

老朱老脸一黑,想起了史书中的记载,“来人,去把老四叫来,咱得给他长点记性,要他知道朕不给他的,他不能抢!”一边说着一边开始抽裤腰带……

南京城外,清晨的薄雾渐散,大清豫亲王多铎志得意满的骑着高头大马准备接受明廷的投降。

【当前世界线编号二,年代顺治二年……警告!失控!有其他世界线人物乱入……当前失控度——中……】

一道紧急的军报打断了他的畅想,“报,有明军袭我侧翼。”

多铎不以为意,明军大多被他击败或收降剩下的些许残兵翻不起浪来,他打定了主意今天就要潇洒进这南京城,谁也拦不住。

直到……南京城门在他面前眼睁睁关上了,他懵了,眼睁睁看着大明旗帜再次升起后他怒了,“到底怎么回事?”

一个斥候连忙上前报告,“禀告王爷,有一股明军抢先进了南京城,据悉和袭扰我侧翼的明军应为同一部。”

多铎明白了,他这是种了桃树没有果,被人给摘了桃子。

这一结果险些没给他肺气炸,想他一路兢兢业业杀出一条血路来,最终结果却被人顺手摘了去。

气不过的他立马组织人马准备攻城并增派兵将去解决侧翼威胁,事情发展却不如他愿,原本一击即溃的明军像是换了个魂,侧翼的战事竟形焦灼之势,双方你来我往一时难分胜负。

南京城内皇宫,群臣毕至目光躲闪之余又悄悄瞄着上头那原本属于皇帝的龙椅,此刻一个威严十足的中年男人一身戎装稳稳坐于龙椅之上,身材肥胖的弘光帝低着头在一旁伺候。

能让一介帝王如此低眉顺眼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老祖宗,打着靖难旗号南下的朱棣。

“谁要投降啊?”威严的声音从上头传来,弘光帝连忙指认:“议论降清的有忻城伯赵之龙、魏国公徐文爵、礼部尚书钱谦益……”

“臣等此举乃是为了城中万民性命,并非为独活,还请成祖皇帝明察啊。”

“成祖皇帝在上,我等也是迫不得已……”

士人的嘴皮子之厉害朱棣是一向知晓的,所以他选择来点直接的。

“本王不善言辞。”朱棣凌厉的目光往下望去,几个被点到名的人身子一颤:“本王与你们之中一些人也算有些渊源,可本王平生最厌恶的便是膝盖软的人,既然你们这么喜欢跪着那后半辈子就一直跪着吧。”

几个士兵上前抓住几人将他们带到宫外,在百姓的围观中用刀生生将几人膝盖挖了出来,血流一地不说,几人的哀嚎声穿透空间让皇宫内的众臣听得一清二楚。

众臣吓得吞咽起口水,大明已经不知多少年没有这般凶狠地治理士人了,可没有人敢吭气表达不满,谁都知道坐在龙椅上的不是弘光帝这个傀儡了。

“我还当你们能有点骨气,看来这秦淮河的柔情曲调早就将你们骨子给缠酥了。”朱棣轻轻敲打龙椅,一声一声敲打在众臣心头。

“不过我这子孙也不争气,我倒是想处置了他……”弘光帝神情一紧,刚想求情又听见老祖宗又说:“可乾坤倒转二百余年,好不容易见着这么一个子孙总不能做绝了,所以我也给你们一个机会,给我好好办事。”

众臣早被下马威吓得没了魂,连忙跪拜谢恩,“臣等谢成祖皇帝不杀之恩。”

“成祖皇帝?”朱棣眉头一皱:“这又是哪个孙子瞎起的庙号,我要是称祖那把我父皇放在何境地。”

弘光帝连忙回话:“禀成祖、不,太宗皇帝,这成祖的庙号是世宗嘉靖皇帝给改的。”

“改回来,太宗就是太宗乱给上什么祖。”本尊都发话了谁还敢称不是。

朱棣教训完不争气的子孙就接到前方将领来报,“禀告殿下,敌军侧翼已破,其主力迎了上来,高阳郡王正和敌军主力作战。”

对于这个军报,朱棣觉得惊奇:“看来这女真人有些门路。”

弘光帝马上跟上拍马屁:“太宗皇帝您神威盖世,些许女真蛮子哪是您的对手。”

朱棣冷哼一声,立马吓得弘光帝闭上了嘴。

“记住了,本王对外就以征北大将军的名号示人,姓名就不用改了以他们的脑子一时半刻也猜不出来,至于这个皇帝……你暂且当着。”

“多谢太宗……”

“嗯?”

“多谢征北大将军。”

对于自己这个肥胖无能的后代子孙,朱棣打心底厌恶,要不是不知为何本该靖难攻打好侄儿建文帝的他带着大军突然出现在这二百余年后,大明怕是就此亡了。

“你把我打赢建文小儿之后的事一一讲于我听,不得遗漏。”

弘光连忙点头称是,老老实实地从一个皇帝装扮起了说书人。

与此同时,城外战事正酣。

“郡王,敌军炮火较我军更强,骑兵也不差。”

“怕什么,骑兵冲上去和敌军搅在一起,纵使敌炮火再犀利也无用。”

“是。”

“还有一件事。”

偏将一愣。

“以后叫我世子。”朱高煦很高兴,在打仗的同时也没忘了借着刺探军情的名头,打探到除了麾下二十余万大军外,北方全都变了样,也就是说后路不在。

你要说为何后路不在他还高兴,那还不是因为他的大哥也就是燕王世子留守北平,世间只余孤军那么他这个次子自然就升为世子了,等老爹百年之后这大明就是他的了,为自己打仗来自然卖力。

朱高煦偷着乐,多铎却郁闷至极。

在明军猛攻之下清军阵线摇摇欲坠,他想破了脑子也没想明白对面的明军到底从哪里冒出来的,怎就如此凶猛。

简直是见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