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太祖回来了(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从大明开始失控》最新章节。

于此同时,在禁卫的带领下徐达派出的士兵精准地寻到各勋贵家中,紧接着丝毫不留情面的将其家中剩余的银粮尽数抄走。

崇祯帝见往日在自己面前哭穷的勋贵凄惨模样,顿觉心里一阵舒坦,再看身旁那些往日傲气的文官低头不语更觉得畅快无比,甚至有一种奇怪地感觉,就像是之前当的十七年皇帝简直跟白当了一样。

手掌天下权,威压天下人,这才是皇帝应有的威势。

百官忍受不住,终是有人冒出头来:“陛下,若是革除所有爵位,恐怕惹怒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

“哼!朕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听调不听宣要他何用。”崇祯十分淡然:“怕什么一切自有老祖宗在。”

崇祯驻足南望感慨万分地回了一句让所有官员心头一颤的话:“太祖他老人家回来了!”

南京皇宫,朱元璋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一股无人可承受的怒火在暗中积聚。

案上的书籍、奏本一片混乱,被人推到了地上,左右伺候的内侍跪地屏息生怕皇帝迁怒。

书籍乃是自北方搜集而来,奏本则是派去的使者根据实地见识送回来的情报。

二者互相印证着一些事,比如之前让皇帝发怒的事。

“宁予贼人,不予皇帝。”

朱元璋闻讯大怒,直言“大明养勋贵二百年,竟养了一群白眼狼。”随后下旨剥夺所有北方勋贵的爵位。

经此一事,内侍也都猜得到这回皇帝发怒估摸着也是和上回一样,又是北方那群人惹的事。

既然勋贵没了,那不用多想,这回肯定就是那些当官的了……

“贪官、贪官还是贪官,不过查了几个县官竟无一人不贪,地方如此那中枢又养了多少巨贪,难道我大明养士二百余年就只养了一群吸血的虫豸不成……”

朱元璋强忍怒意从案上拿起一本北方八百里加急的奏折。

“勾连闯贼名单,兵部尚书……嘭!”朱元璋看到奏折上一个个本该护国尽忠的中枢要职曲通贼人,怒火再也忍受不住。

“岂有此理,来人,拟旨……”

“且慢!”马皇后自殿外走来,朱元璋眉头一皱:“咱们说好了的,后宫不干政。”

马皇后淡然处之,端着一碗汤递给了丈夫。

朱元璋习惯性地接过汤碗喝了一口,滚热的汤水立马烫到了舌头,然后是喉咙直到肠胃。

看着丈夫皱眉忍耐的样子,马皇后轻笑一声:“知你这些日子因一些事着急上火,你性子又急,便专门给你熬可去火药汤,只是药汤刚出锅,太急了可喝不得,汤就要慢一点点尝。”说罢,带着侍女回身离开。

经此一下,朱元璋怒意渐消冷静了下来。

“陛下,这旨还拟吗?”

朱元璋思索片刻:“拟,当然拟,不过得改一下……”

午时,骑士带着八百里加急的圣旨自南京一路北去。

整个京城勋贵一朝尽除,官员震慑于皇帝的魄力,而百姓都在叫好,太祖回来的消息也就传开了。

所有人知道,两个自称徐达、常遇春的大将竟然就是货真价实的开国功臣中山王和开山王,他们率领二十万北伐军杀回来了!

惊人,十分惊人!

大明亡国之际开国功臣带着大军硬生生守住了京师,这种志怪小说里的事实实在在地发生了,所有知晓真相的百姓无不感叹天不灭明。

至于那些心向大明的臣民更是当街欢呼。

“大明不灭!”

“大明永存!”

各种口号响彻京城内外,崇祯帝享受子民的热情,尽管他们更多是在欢呼太祖,但他也因此受益,毕竟凭什么不是其他皇帝执掌天下时太祖归来而是在他执政时归来,仅仅从这一点进行宣传就足以让他收获大片人心。

满城欢呼声中有一些人兴奋不起来,他们中不少身居高位,更有许多是显赫一方的大家,是世代官宦的高门,但就是这么一群实际掌控大明天下的人,他们正在恐惧。

恐惧一个人,那个人本不该存在,本该被高高挂起,本该被他们融合在那句“祖宗之法不可改”里面来压制坐朝之君。

可现在,鬼知道老天爷发了什么疯,哪个吓人的太祖皇帝,他、他回来了!

一回来就罢免了所有勋贵的爵位,勋贵们想抗争想拒绝,可那是太祖皇帝,大明即是他。

何况徐、常二人的北伐大军就驻扎在城外,谁人敢造次。

勋贵们倒霉,他们这些文官倒也无所谓,可太祖的事迹谁人不知道,更知道的是自己做过什么事,拿过多少银子。

一群忧虑之人中,向来不乏乐观者。

“我觉得,大明百废待兴需要我等助力,何况官场陋习非一日之寒亦非一人之失,正所谓法不责众,就是太祖皇帝那也……”话还没说完,一道急促地敲门声顿时将众人的心提了起来。

“你去看看?”

“我不去,要去你去!”

几人争执之时,大门被撞开“开门,天子亲卫……”

几个魁梧的士兵冲进房内,一见几人不由分说欺身而上将几人压制。

“我是兵部侍郎,你们安敢放肆……”

“我是兵部主事……”

类似场面在城内数处地方同时上演,抓捕来的官员涵盖各部,尤其是在民间名声不好的官员。

闻讯而来的百姓挤满了道路,谁都知道朝廷官员不做人事,可谁也拿他们没办法。

“还是太祖皇帝厉害……”

“要不是太祖皇帝是千古一帝,气魄雄伟不是嘴上说的……”

抓捕来官员笨的还在哀嚎求饶,聪明的已经反应了过来。

“我无罪,我无罪……”

“这次是真完了,叫什么都没用了。”

“那也不一定……”

“哼,蠢货,你看看周围百姓有哪一个为我们叫冤,他们不认识我,我也未曾欺负过他们,可一念到我的名字还不是喊打喊杀……”

“民怨四起,太祖这是要借我等人头以平民怨,顺道震慑朝中大员,不急不缓好一个一石二鸟之策。”

圣旨还在宣读,名单还在加长,这些官员听在耳中,所有字化成了简单的——“完了,三族没了”“完了六族没了”“完了,九族没了”

放在以前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自从有太祖派来的两位大将在,他每晚都睡得无比安心。

唯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心底挥之不去,于是他向最亲近的人王承恩问道:“你说,既然太祖带着治下的大明回来了,那本属于朕治下的大明南境去哪了?”

王承恩思索片刻给了一个不算回答的回答,“自有天知……”

几日后崇祯到大营亲自慰问大军时,突起浓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