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豫州知府(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被冻死的余婆子,她又活过来了!》最新章节。
<div class="tt-title">第 185 章 豫州知府
齐思瑜有没有什么看法,余长芝不得而知。
他来到太学也有些日子,祭酒章义丰大人,知道他是余家人,与永宁侯府也有些关系,对他颇为照顾。
后来他才知道,原来章大人的女儿章丽君,是福贵和福瑞两人师父的师姐。
有这一层关系在,章大人自然更加认同他,余长芝很快便在太学之中如鱼得水,与太学之中的司业,老师,助教,学子们都熟悉起来。
对于太学的藏书阁,也可以自由进出。
花了许多时间,余长芝才在角落里找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太学志,里面记载着经太学考上进士的一众学子们。
很快他便找到了,记有齐思瑜生平事迹的记录。
从他入学,到考上榜眼,一共历经三年。
齐思瑜,西北豫州人士,经豫州知府杨大人推荐,入太学。
其后,就是关于齐思瑜在太学之中的优秀表现,还有他的文章诗稿。
余长芝看着上面的字迹,十分工整,还有一股文人傲气。与他在翰林院中,找到的齐思瑜的文章笔记,可以说是没有半分相似之处。
他几乎可以肯定,这两个齐思瑜就是两个人!
但是,翰林院中,关于齐思瑜的事迹,几乎人人都知道,他就是来自太学的这个齐思瑜……
余长芝继续翻看,他得中榜眼的时间,是在叛军攻入京城的前一年。
忽然,余长芝记起,他还在荷包里面放有一张纸!是他在长平镇上那座荒宅的书桌上,发现的齐思瑜所写的文章。
他取出微微泛黄的纸张,开始对比太学志中收集到的几页齐思瑜的文章。
每对比一个字,余长芝的神色便深沉了几分。这两张纸上的笔迹,几乎一样,就是出自同一个人!
所以说,翰林院中的那个齐思瑜,他究竟是谁?
余长芝还想再翻看一些其它的书籍,但是又有人进来了,他怕惹起其他人的怀疑,就把这本三十多年前的太学志收了起来,准备拿走。
然而,刚刚进来的人看到余长芝也在,便笑着走了过来,“余大人,正好你也在,你又是今科榜眼,不如和我一起编写今年的太学志,如何?”
余长芝点头,“我才刚刚来到太学,如有写的不对的地方,还请魏大人包涵。”
余长芝把手上的这本太学志放在一旁书架上方,等他走时再拿上。
然后,他走到了这位魏大人身旁,开始与他一起编写今年的太学志。
今年有三年一次的科举,太学的学子们有不少考上了进士。而这些人之中最耀眼的学子,自然就是新科状元,杨申!
所以太学志中,放入的第一个人物也是这个杨申。
杨申这个人,余长芝与他同在翰林院中任职,也算是接触过,是一个性格不错的人,无论谁遇到了麻烦,他都力所能及的帮上一把。
不过,没想到他们认识了不少日子,却从来没有听他提起过,他原来也是出身太学的学子。
“余大人是今科榜眼,想来字一定也写的不错。不如我来说,余大人书写如何?”魏大人提议道。
余长芝欣然点头,“当然!魏大人在太学之中比我更长,也更熟悉太学的学子,更知道应该如何记录太学志。”
很快,魏大人就把要写的关于杨申的内容说了出来。
“杨申,西北豫州人士,经豫州知府陈大人推荐,入太学之中……”
把魏大人说得话都写上,余长芝惊觉,他有些惊讶的看着自己写在纸页上的内容!
除了名字不同,最后的成绩不同。这个杨申,几乎和他父亲齐思瑜在太学志中的记载一模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