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保护计划初落实(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1960,从神农架打猎开始》最新章节。
陈大爷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总算绽开了一丝笑容,像雪山上融化的一块冰,露出底下黝黑却坚韧的岩石。
他那双老手,布满沟壑,却稳稳地托着那杆老猎枪,仿佛托着的是他一生的荣耀。
看到陈大爷终于答应传承,骆志松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咚的一声落了地,溅起一阵轻松的涟漪。
他一刻也等不及,风风火火地召集了韩小凤、骆小妹、大刘和阿花,准备趁热打铁,完善文化遗产保护计划。
消息传得飞快,就像山间的野火,一燎就着。
大伙儿都兴冲冲地赶来,围坐在骆志松家那不算大的院子里,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秋日的阳光洒在院子里,暖洋洋的。
桌上堆满了资料和草图,像是小山似的,散发着油墨的清香。
韩小凤细心地整理着资料,她那双纤细的手指翻动着纸张,像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骆小妹则拿着铅笔在草图上涂涂画画,小脸蛋上写满了认真。
大刘不时挠挠头,黝黑的脸上带着一丝疑惑,阿花则不停地翻看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不时发出一声惊叹。
赵教授再次来到村里,他那副老花镜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两颗智慧的星星。
他仔细地审阅了骆志松初步拟定的保护计划,不时用手指点着草图,语气严肃而认真地指出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小骆啊,你这计划的整体框架不错,但细节方面还需要再完善一下。比如,对打猎工具的保护措施不够具体,对传承人的生活保障考虑不足……”
骆志松听得格外认真,恨不得把赵教授的每一句话都刻在脑子里。
他不时地点头,还不忘用笔在笔记本上记录,偶尔也会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与赵教授进行探讨。
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刘时不时地插几句嘴,他那粗犷的声音在院子里回荡。
“赵教授,这保护文化遗产是好事,可俺们也得考虑实际情况啊。这打猎是俺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要是不能打猎了,俺们以后吃啥喝啥啊?”
赵教授推了推老花镜,耐心地解释道:“大刘,保护文化遗产并不是要禁止打猎,而是要规范打猎,让它可持续发展。我们会帮助你们转型,发展其他的产业,保证你们的生活水平不会下降。”
大刘挠了挠头,似乎还是有些不太理解,但也没再说什么。
计划制定得差不多了,可到了真正落实的时候,难题却一个接一个地冒了出来。
比如,在搭建打猎文化展示馆的选址上,大家就产生了分歧。
大刘觉得应该选在村子中心,方便村民参观,也能吸引游客。
他拍着胸脯说:“俺们村中心那块空地就不错,地方宽敞,人流量也大,建在那里准没错!”
阿花却有不同的看法,她认为应该选在靠近山林的地方,这样更能体现打猎文化的氛围。
“我觉得应该选在山脚下,那里环境清幽,更能让人感受到打猎的乐趣。”
骆志松陷入了沉思,他来回踱着步,眉头紧锁。
他知道,这个选址关系到展示馆的效果和后续发展,必须慎重考虑。
“嗯……大刘说的有道理,村中心人流量大,便于宣传。但阿花说的也对,山脚下更能体现打猎文化的氛围……”骆志松摸着下巴,脑海里浮现出各种方案。
突然,他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