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价比黄金(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家父刘阿斗》最新章节。

胡人们生活富足,谁还愿意出去抢劫、打秋风?

“用花椒来安顿胡人,安定王这个主意简直太棒了!”

廖化由衷感叹。

可他只看到了第二层,并不知道刘瑶其实在第五层。

汉代有两项特别重的赋税叫做“算赋”、“口赋”。

这两项赋放在一起来讲,其实就是人头税。

成年人交的,叫做算赋。

未成年人交的,叫做口赋。

在汉代田租极低的情况下,人头税便成了朝廷财政收入的大头。

然而,繁重的人头税也成了百姓人口增长的高效抑制剂。

交不起税的百姓们只能选择减少生育,或是生下孩子后直接溺死。

如今虽落实胡人减免税赋的大汉国策,但刘瑶还是十分鸡贼地做出“每人每年必须缴纳花椒二斤”的决定。

相较于让全体胡人总共拿出二十万斤花椒来,这种征收方法就属于变相的花椒人头税。

阴平地方就这么大,养活十万人口已是上限。

刘瑶需要通过人头税来控制胡人的人口增长。

毕竟,在短时间无法将其同化的情况下,不能任由胡人的数量超过汉人。

那样对季汉政权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幸福安康极其不利。

刘瑶还借鉴曹操安置五部匈奴的方法,以羌氐胡人的首领为各部都尉。

但在都尉手下还要设置汉官监军,让他们及时向太守廖化汇报胡人们的动向。

在将胡人安置好后,刘瑶又将三千投降魏军和数万陇西百姓送往成都等候下一步安排。

这些归降之人不能放在边境地带,以免他们成为一枚枚定时炸弹。

以刘备、诸葛亮之前安置降民的方式来看,蜀中一带最为合适。

尤其是成都附近犍为、广汉几个郡。

那里既土地富饶又远离边境,让归降之人既能满足现状,又不至于潜逃回去。

刘瑶在写表将此次北伐之事尽数上奏朝廷之后,并没有选择立刻返回成都。

他让向宠先率军带着降人和百姓们单独回去,自己则带着部曲和姜维的兵马前往汉中。

汉中,乃是季汉北伐的桥头堡,亦是抵御曹魏进攻的北大门。

自从诸葛亮当年驻扎于此后,汉中还成为除了成都之外季汉的另一个军事、政治中心。

在汉中郡的治所南郑县城外,刘瑶见到了年逾六十,白发苍苍的大司马蒋琬。

蒋琬作为诸葛亮的继承者,目前是季汉第二号人物。

五丈原之后,他执掌季汉政权已有六年。

这六年来,蒋琬有效执行了诸葛丞相与民休息的政策。

除了几次小规模北伐外,甚至都没怎么用过兵。

朝廷也获得了一个足兵足粮,充分准备的机会。

所以当初成都方面提出要北伐的计划时,一听姜维说只须出兵万人,而这万人里还有三千是安定王私人部曲后,蒋琬便立刻拍板同意了。

这次小规模袭扰,既是给朝堂上荆州、东州等北伐派一个交代,也不至于损失太重动摇国本。

但同样,蒋琬也没期待有太大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