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登门曹家(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沧澜摆渡人》最新章节。
淑秀宫,夏皇躺在榻上,淑妃帮他揉着脑袋,问道:“是不是朝堂上又有什么大事,烦着陛下了?”
“大事没有,破事一箩筐。”
夏皇闭着眼睛,喃喃道:“朕现在算是明白了,这读书人的一支笔有多厉害,曹家苦心经营多年,才有了如今的名声,这才几个月,他只写了几本书,就将曹家的名声糟蹋的一点儿都不剩了啊。”
淑妃笑了笑,说道:“臣妾倒是知道这件事情,不过,臣妾觉得,这倒也不能怪状元郎,不管二十年前的那件事情谁对谁错,为人子者,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母亲被笼受苦,这也是人之常情。”
“常情倒是常情。”
夏皇点了点头,睁开眼睛,说道:“只是这又是儿子考状元救母,又是亲舅舅囚禁母亲他劈山救母的,简直是字字诛心啊,曹家将诗妃妹妹曹诗彤困在家中十数年,便是不想曹家名声受损,这如今哪是受损,简直是声名狼藉。如此得不偿失,真是叫朕唏嘘,更是叫天下人唏嘘啊!”
淑妃疑惑的问道:“臣妾知道状元救母是《白蛇传》,这亲舅舅囚禁母亲,劈山救母,又是哪一出?”
夏皇笑了笑,说道:“这是寻宝斋还未开售的新作《宝莲灯》,你要是有兴趣,朕让他送到宫里来。”
淑妃点了头,说道:“那陛下记得让他将《白蛇传》的最后几卷也一起送来,这状元郎也真是的,为什么不一次出完,这一天只出一卷,让人看着怪着急的......”
“他这算是很快也很有良心的了,朕可知道,先前市面上很多的流行小说画本,恨不得一旬才能出一卷”
“陛下说的是,状元郎这文笔不仅精彩,还很快呢...没想到他不仅精通诗词,通晓经略,更是写的一手好话本,难得啊!”
“他不提早去翰林院就职,也不教仁儿读书,整天在家里写什么书影射别人......”
夏皇叹了口气,但似乎有些开心的说道:“可惜了曹家苦心经营了这么多年的名声,全都白费了啊......”
淑妃看了看他,说道:“陛下可惜便可惜,笑什么呢......”
“朕有笑吗?很明显?”
夏皇捂着胸口,调整了下情绪,再次说道:“可惜了曹家这么多年的经营,朕着实痛心和遗憾啊!”
他的手捂在胸口上,脸上的笑容却还是很灿烂!
淑妃继续为他按摩着脑袋,也跟着无声的微笑,却是没有再说什么了。
曹家在京都经营日久,不仅在朝堂之上党羽众多,因其把持礼部多年,掌管科举,在民间和仕林中的声望也一时无二。
最近这些日子,曹家的名声接连受损,这正是陛下乐于看到的。
夏皇在淑秀宫小憩片刻,这才回了御书房。
他坐下之后,似是无意的问道:“林枢,你说这把火,到底是明儿放的,还是...那小狐狸?”
林枢诧异道:“不都说是曹家吗?”
???
“曹家哪会有这么蠢!”
夏皇摇了摇头,说道:“不太可能是明儿,他想不到这样的方法...就算是他想到了,也不会只烧个大门了事,如此说来,这一切都是他自己策划的?”
林枢疑惑道:“啊,陛下说的,老奴怎么听不懂?这件事情,和瑞王殿下有关系?他自己?陛下说的是状元郎?”
“哼,他先是将夏侯家周家王家的那几个小子和他绑在了一起,这样一来,曹家若是发难,就得掂量掂量,他们几家固然不愿意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和曹家交恶,但也不会容他曹家三番两次的骑在他们头上......”
夏皇捻了捻下巴上的短须,继续道:“更重要的是,他知道明儿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定会死追到底,到时候,不管是不是曹家做的,曹家都洗脱不了嫌疑,朕倒是要看看,他接下来还有什么手段,曹家,也该安宁一些日子了......”
......
“你接下来准备怎么办?”
夏侯淳靠在亭中的柱子上,问道:“刑部和大理寺查不到曹家放火的证据,仅凭猜测又不能定罪,最多也只能恶心恶心他们而已,可恶心又恶心不死人......”
诸葛飞没有搭理这家伙,夏侯淳自顾自的说道:“不过,这件事情,也够曹家喝一壶了,朝中许多御史咬着他们不松口,就等着找他们的破绽,不给出一个交代,王强和薛金他们几家也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的。”
“那你家呢?”
“我家,我爹说让我自己折腾就行,他不参与这事儿。放心,这次你做的漂亮,绝对够曹家喝一壶了”
诸葛飞目光望着某个方向,说道:“但愿吧......”
寻宝斋在被烧的第三日就再次开张。
这一次,他们不仅将那《白蛇传》的后续内容全都拿了出来,陌上千寻新作《宝莲灯》,更是直接一口气出了五卷,后十五卷也会加紧刊印,将在十日内全部售出。
更新力度可谓空前绝后,直接把同行都干蒙了!
“白素贞一家终于团圆了,真好啊!”
“李姑娘的新作,也是一如既往的好看。”
“可不要瞎说,陌上千寻和李清照可不一定是一个人...”
“三圣母真可怜,被自己的亲哥哥压在华山之下......”
“这世上哪有这么狠心的哥哥和舅舅,就算是编故事,也未免有些太离谱了吧?”
“呵呵,这种人怎么就没有了,三圣母才被压了十五年,在这京都,可是有人被自己的亲哥哥关了近二十年呢!”
“我的天哪,这李姑娘,是要和曹家作对到底了!”
......
寻宝斋重新开张,京都一众读者欢腾不已。
相反,曹家却是一片阴霾。
曹锦程今日未去礼部,他面前的桌上,放着两部话本。
一本是《白蛇传》,一本是《宝莲灯》。
民间百姓斥责曹家不顾亲情,无情无义,朝中御史争相弹劾,纵火案一事,至今未有结果。
曹家从人人敬仰,到如今的恶名远播,只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
这原本只是曹家的家事,而此时却闹得京都人尽皆知,若是安安静静的也不会有多么严重的影响,但有了这两部流行话本的引导,竟是直接将此事的影响扩大了千百倍。
曹锦程低头看了看,有些自嘲的说道:“就因为这两本书?”
曹锦乾也有些难以接受,因为区区两部话本,便使得曹家声誉尽毁,纵使曹家背景通天,但根本堵不住天下的悠悠众口啊,也插手不到已经被瑞王介入的国子监。
寻宝斋纵火案一出,他们更是采取不了任何手段,反而要担心,若是寻宝斋再出现什么幺蛾子,百姓和朝廷最先怀疑的,便是他们曹家。
曹锦程沉吟许久,才开口道:“纵火案一事,便到此为止吧。”
曹锦乾想了想,问道:“那这两部书......”
“随它去吧。”
曹锦程挥了挥手,叹气道:“不要因为一条小鱼,误了大事。”
对于曹家而言,首要之事,自然是保证靖王在朝堂上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曹家所失去的,都能在靖王登位之后加倍的拿回来。
若是因为这些事情乱了阵脚,影响大局,则是得不偿失。
曹锦乾点了点头,说道:“我去安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