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策论取士之辩(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沧澜摆渡人》最新章节。

两人谈着谈着就聊到了博弈论,

博弈论是诸葛飞大学时期的一门选修课,这门课的应用范围很广,其实关于博弈论的著作中国很早就有了,孙子兵法和厚黑学都是典型的博弈论著作。只是近代将这门学问更加具体化成为了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选修课上也只不过是学了一个皮毛,诸葛飞自己都学的晕乎乎的,当时只记住了诸如“囚徒困境”“智猪博弈”“三姬分金”的经典例子,不知道以李姑娘的智商,能不能听得懂。

不过再怎么样,也应该比诸葛靓赵灵燕她们要要好得多。此女给诸葛飞的感觉,比兰儿还要聪慧!

想要听懂博弈论,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诸葛飞明显感觉到李雪姬听的有些晕晕乎乎的。

不过他只负责讲,既然答应了他,他就会认真负责的把他懂得有关知识教给她,至于她听不听得懂,这不在两人的约定范围之内。

诸葛飞将那些理论一股脑的的抛给她,刚才又先后和两人施展了大擒拿术,体力耗费不少,觉得肚子有些饿了,决定去厨房找点吃的来,起身说道:“李兄先在这里坐一会儿,我去找点吃的。”

李雪姬满心都是他刚才讲的东西,怔怔的点了点头。

脑海中短时间内涌入的闻所未闻的事物,让她有些头疼,打开窗户,一阵凉风吹进来,才觉得舒服了许多。

微风浮动了她的发丝,也吹动了诸葛飞随手放在桌上的那两本‘武功秘籍’。

李雪姬随意翻开,无意中瞥了一眼,怔了怔之后,脸色开始泛红。

诸葛飞拿着一个馒头回来的时候,房间里面已经空无一人。

“李兄?”

他在房间里四处看了看,又走到院子里,诧异道:“这人怎么说走就走,招呼都不打,看着不像如此没礼貌的人啊!”

他重新回到房间,随便翻了翻,这两本秘籍内容虽然精彩,但和上一次的那玉蒲十八摸相比差的很远,嗯这两本也一起赠给许六安吧,他摇了摇头,将这两本“秘籍”藏好,开始看书。

许六安有早上跑步巡视州城的习惯,明早就去把书给他,天天起这么早一看就是精力没处发泄,正好把两本秘籍给他练练手速!想到跑步,诸葛飞也有些怀念,怀念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早上去操场看晨练的美女.....不如从明天开始,早上就跟在他的后面一起锻炼锻炼,他那方面如此强悍,没准就和早上坚持跑步锻炼有关系。

虽然起这么早不是诸葛飞的习惯,但为了以后能那方面能力再提升点儿,吃点苦是应该的。只是如此一来自己半夜就要少炼一些了,这样也有好处,毕竟熬夜真的伤身体。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一大早简单洗漱完他就哼着歌独自向府外走去。

翌日清晨,就连城内的各个早点铺子都还没有开门,两道身影从雾霭中出现,又消失在雾霭中。

与此同时,京都上京城,金殿之上。

往常没有什么大事的话,早朝只是例行公事,最多不过半个时辰便会退朝,而今日,早朝已经进行了一个时辰。

工部郎中张蜀秀抱着笏板,上前一步,大声道:“陛下,臣以为,策论取仕,当取懂得如何真正治理国家的饱学务实之士,而不是只懂写马屁文章的学究,陛下,文章写得好,不能治国!”

????

此言一出,恨不得满朝文武都向张华投来杀人的目光,你这话啥意思?我们都不是务实之人,都是些只懂溜须拍马写马屁文章的屁虫呗?

宋世伟看了眼张华,欲言又止,想帮他说话却不知如何开口,这节骨眼帮他开口会得罪很多人的!

“张大人此言差矣,这世上,有谁生而知之?”

袁寅福看了看他,说道:“朝廷取仕,向来都是综合考量,连文字章法都不通,又如何算得上是饱学务实之士?”

此时是在朝堂之上,袁寅福背后依靠的,是礼部这颗大树,礼部掌控的权力虽然不如吏部和户部,但却是名义上的六部之首,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巨大。而且,他也是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心思,在为绝大多数人反驳!

工部和礼部的两人在朝堂上互相辩驳,除此之外,就没有多少人说话了。大部分抱着看热闹的心思。

科举改制之事,几乎每隔不久,就会有人在朝堂上提上一提,但也只是能溅起一些无关紧要的涟漪而已,科举一道,关乎全天下学子甚至夏国的命运,国家安稳,不是那么容易改动的。

宋世伟站在人群中,看了看前方激辩的两人,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袁寅福抓住了那张考卷文法蹩脚,平凡无光之事不放,的确为张华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就连宋世伟自己都还是有些想不明白的,诸葛飞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可他的文章却为何写的......如此之烂?似乎他对用词潜意毫不在行,文句只是硬生生翻译过来的那种...

......

今日之朝堂,明显分为三派。

以工部为首的改革派,以礼部为首的守成派,和不轻易参与意见暂持中立态度的旁观派。

两部尚书都没有开口,朝堂之上辩驳的,都是四品之下的官员。

朝臣们看着前方慷慨激昂的工部郎中张华,皆是暗自摇头。

张华虽然言之有理,但科举改制,每走一步,都要格外小心,要是改制这么容易,这些年,科举早就不知道改制多少次了。

“把你们说的那名考生的考卷,给朕呈上来。”金殿最上方,终于有一道浑厚的声音传来。

陛下已开金口,张华和袁寅福立刻闭上了嘴巴。

有宦官走下来,捧着几张试卷,恭敬的走上去,站在一身帝袍的男子身边。

大夏皇帝随手拿起最上方的一张考卷,仔细看了看之后,脸上浮现出一丝诧异之色,喃喃道:“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这考验学子基础的综合考卷上一次有人答满答对十成题目,是在十多年以前了吧?”

他身旁一名面相富态的宦官点了点头,笑道:“回陛下,那是十四年前的事情了。”

夏皇点了点头,说道:“这一场答满不易,全都答对更是极难,此考生平日里,勤耕苦学必定异于常人。”

他将那试卷放下,又拿起另一张。

这一次他看了许久,眼中闪过异光,称赞道:“好,好,好!”

殿上的官员见当今天子接连说了三个“好”字,心中不禁诧异。

这时,夏皇已经继续开口。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夏皇目光扫视下方,说道:“这句诗,足可当做满殿朝臣的立身谏言,流传百世!”

他迫不及待的看向下一页,这一次,看的时间更久。

他脸上的表情从期待变成了震惊再到茫然,然后将之放在一边,喃喃道:“这首词,却也..也还不错,没想到此人词风多变,颇具大家风范。”

他最后看的是策略部分。

这一次,夏皇没有看多久,目光便望向下方,沉声道:“宋世伟,王博,这就是你们选出来的,诸城州试解元?”

见情况有些不妙,王博怔了怔,立刻抱着笏板走出来,说道:“陛下.....”

“朕让你们去做汀州州试主考,你们就是这么为朕选材的吗?”

夏皇将那几张考卷卷起来,狠狠的摔在地上,站起来,责问道:“你告诉朕,这上面写的是什么东西!”

袁寅福见此,看了看宋世伟和王博一眼,脸上露出一丝喜色。

宋世伟站出来,急忙解释道:“陛下,此考卷......”

“此考卷简直狗屁不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