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书中自有颜如玉(为爱发电,百章纪念!)(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沧澜摆渡人》最新章节。

诸葛飞无奈轻轻点头表示就这么回事儿,三女也并未怀疑什么,只是诸葛靓的眼睛里发出一丝狡黠的光芒.....

赵灵燕却是没有停下,自顾自的说道:“我听人说啊,这张仕成前两天逛青楼的时候,都....被鄙视了,总之,你...我表姐那天晚上的一脚,踢得真狠啊”

女子说完,似无意的看了诸葛飞一眼,给了他一个赞赏的眼色。如果眉目可传情,她的意思是:“干得漂亮...”

听到黑丝的话,诸葛飞顿时来了兴趣,看着她,好奇的问道:“他逛青楼的时候怎么了?为什么被鄙视?”

“吁....”

马车忽然一顿,明显外面许六安也注意到了车厢内内赵灵燕的话,来了兴致。不自觉间嘞了下缰绳搞得马车一顿。

诸葛飞不满道:“我说许捕头,你安心开车好吗,这么快的速度,不小心容易翻车的...”

前方驾车的许六安嘴角抽了抽,没有理会男子,但还是安心驾起了马车,官道虽然还算平稳,但是因为去年及今年的雨水较大,很多地方冲的低洼不平,若是不小心速度过快的话还真容易翻车....

车上这些人可都金贵着呢,他可翻不起。

车内的其余三大一小四个女人也好奇的看向赵灵燕,明显她们对这种事儿有懵懂的好奇!

看着表情窘迫加有些紧张的赵灵燕,一丝玩味涌上心头,诸葛飞小声调侃道:“自己还是尚未见过真龙的雏鸟,这种闺中趣事儿,也是你能描述的?忘了,你会磨豆腐呢...”

男子说完若又若有深意的看了眼白裳,但见一席黑丝和白裳瞬间脸红,就连兰儿都脸红了....

诸葛靓有些似懂非懂,疑惑的眼神儿看向男子,就差开口询问了。

此时赵灵燕和王映月恨不得找个缝隙钻出去,可惜这车焊的太严实了,没甚缝隙....

宋小芳瞪着疑惑的大眼睛好奇的问道:“芳寻姐你还会磨豆腐啊,你磨的豆腐有什么特别之处?好吃吗?我也想和你学磨豆腐....”

诸葛飞顿时就要捂脸,忘了这还有个未成年,这玩笑有些开大了,还好除了赵灵燕和王映月外其余人都不是很懂,就连前面的许六安都迷糊了,有些不理解她们对话的意思了,当然,诸葛飞刚才说话的声音特意轻声细小也导致他很多关键的地方没有听到。

赵灵燕很想暴起,但看着宋小芳那无辜的大眼睛瞬间就冷静了下来,暴力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啊。

黑丝没有理会宋小胖关于她如何磨豆腐以及她磨得豆腐有什么特殊性的话题,因为她想向他正面的反击!

“就是,就是......”

赵灵燕竭力的组织着语言,但似乎不知如何表达,目光望向诸葛飞的时候,眼前忽然一亮,说道:“就和你以前早上一样,硬不起来!或者就和你这几天的三场考试一样,太快了...”

我特么...

真想一杆杏花枪爆了你!

不过这黑丝能急中生智对自己发起有力的反击,这一点让诸葛飞很是刮目相看。真是士别三日,你学坏了啊!

这波你赢了,男子没有再去计较她这十分贴切的比喻。

但是她们不知道,此时前方驾车的许六安却是异常激动,果然,他这方面不行,难怪我说请他去勾栏喝酒他推推掩掩的,还拿去怡红院过夜威胁自己。老乞丐说的不错,他就是心虚,这方面他不如我,他不如我...

可是转瞬许六安就有些悲情了起来,如果大宝兄这方面不行,那王姑娘的终身幸福怎么办.....

诸葛飞当然不知道前方驾车的许六安的表情变化和心理变化,若是他知道了,定要以枪法会会他的刀法,实在不行击剑也是可以的,一定会用实力证明自己!

......

车厢内众人看着黑丝那一脸严肃认真的表情,王映月有些忍不住想笑,兰儿有些脸红,诸葛靓也有些脸红,宋小芳瞪着大眼睛疑惑满满....

诸葛飞心道不会吧,他那一脚,居然踢的二公子硬不起来了,难怪他那么恨赵灵燕的表姐......

当众人都陷入短暂的沉默时。

宋小芳又起波澜,但见小姑娘瞪着大眼睛看着赵灵燕问道:“芳寻姐,青楼是哪座酒楼,我怎么没有去过,那里的饭菜很有名很好吃吗?”

赵灵燕也瞪大了眼睛,看着小胖丫,不知如何解释,只好将目光投向诸葛飞。

诸葛飞表示很无语,无奈道:“小孩子不要问那么多!不过那里也提供吃喝,不过贵的很,最著名的菜...算是鲍鱼吧,不过都是生的,你们女孩子不爱吃的....”

?????

几女没去过青楼,对诸葛飞的解释还是有点相信的。

只是前面驾车的许六安有些疑惑了,青楼妓馆还提供鲍鱼?还是生鲜的那种,怎么吃?以前听说过在战场上没有条件生火直接将生牛肉生马肉蘸盐料生吃的,估计这海鲜鲍鱼也是这样的吃法吧。

据说东面河澜道靠近海边的州府所在地,住在海边的一些渔民就有生吃海鲜的习惯,那生吃鲍鱼倒不足为奇了。只是自己还真没在勾栏见过这种食物,估计是勾栏的档次不够吧,以后有机会去怡红院点一道生鲍鱼尝尝鲜,许六安内心如此想到。

“不问就不问”宋小胖倔强的说到。

不过小丫头对男子给他的解释还算满意,毕竟在她眼里,那么多美味的食物他都能做得出来,估计那生鲜鲍鱼,味道也不会太差,而且居然是那青楼的招牌菜,自己有机会一定要去尝一尝的...

忽然,感觉到四道质疑,或者说质问的目光。男子瞬间有些头皮发麻,四女的目光明显就是在问:“你怎么对青楼妓馆的事儿这么熟悉?”

“咳咳,都和你们说过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多看书,我这都是在书里面看到的.....”

这家伙的确是博览群书且博闻强记,从第一场能考满分就可见一斑了,对此他说在书里看到的,几女并未怀疑。又让他蒙混过去了!

宋小芳突然道:“我几次大早上去找芳寻姐,路过大宝哥房前都见他起来了啊,芳寻姐你为什么说大宝哥你早上硬不起来?倒是你和兰儿姐多是早上在睡懒觉呢......”

......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

诸葛飞一个人在院子里耍着杏花枪,他心中有气,有火,无处发泄。

难怪这些天早晨起来都不见兰儿,还以为她起得早,细想想,原来她并未睡在自己的房间里,看来以前的预感和担心并非多余!

赵灵燕,吃我一枪!

身若惊鸿,枪若游龙,枪影越耍越快,到最后,枪风带得一片绿叶簌簌落下,仔细看去,当中夹杂着点点桂花。

兰儿对自己不会无故的疏离,他想到了赵泊川和王汉升,之前兰儿就和自己透露过,自己也安慰过她了,难道是最近因为小靓的出现自己对她疏远了?男子仔细回想了一下,并未。

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想起了黑丝和白裳,男子摇摇头。

......

州试已经过去,但是接下来的春闱还有会试,自己不出意外的话可能是要参加的。对于几女的事儿他也不想去考虑那么多了,尤其是对于小靓,他到现在还没有想好最终如何去面对和处理,毕竟她的心思,他能感觉到。

至于兰儿和晚晴她们,也顺其自然吧。

被自己人绿总比被外人绿容易接受...

......

考完策论之后,便宜岳父岳母都没有问他考的怎么样,似乎是所有人都选择性的忘记了这件事情。

纵然前两场他都能够以黑驴的姿势轰然杀出,但这最后一场,却是极具这个时代的特色,以他们对他的了解,他这第三场,应该驴不到最后的。

诸城贡院内。

阅卷的考官们起了一个大早,用过早膳之后,才不急不缓的向批阅试卷的小阁走去。

州试已经结束,经过了两场的筛选,考生已经不足一千,平均分到一位考官手中的试卷,不过数十份,他们有着充足的时间慢慢批阅。

李柏梁来的很早,他先是将自己手中的试卷翻阅了一遍,没有看到那熟悉的小楷字迹,心中有些失望。

他非常想看看那个妖孽第三场的策论答得如何,但看来这一次,他的试卷,是分到别的考官那里了。

失望归失望,他调整调整心情之后,便坐下来开始批阅。

经过两次筛选,留下的学子,素质显然更高,他翻开第一份的时候,看了一会儿,脸上就露出了满意之色!

与此同时,此处堂内的另一处,一位考官看着面前的一份试卷,眉头却是皱了起来。

“这是何章法?狗屁不通,狗屁不通啊!”

他不仅皱起了眉头,脸上甚至露出了愠怒之色,厉声道:“此人到底是不是读书之人,写的是什么狗屁文章,便是乡试落第之人也要胜他一筹,这样的人也能通过前两场,莫不是做了弊!”

袁寅福心中十分愠怒,就拿这第一道策论来说,谈治理水患,他既不歌颂当朝甚至历代圣人的功绩,也不引经据典,简直就是乱写一气,文笔幼稚,没有任何章法可言!

河道疏通还能理解,‘裁弯取直’”是什么东西?

加固河堤可以理解,‘植树造林’和治理水患又有何关系?

深挖废渠怎么又和储水和农田灌溉扯一起了?

袁大人很不理解!

这一道策论,哪怕是寻常学子,闭着眼睛也能写出来胜过这一篇的锦绣文章,他阅卷多年,从未见过这样拙劣的策论。

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他又看向了第二题。

重视水源,多喝热水?

全民普及疫情知识?

他已经不用再看下去了,顺手将这张考卷放在右手边,他放在右手边的,都是劣等不中的试卷。

他重新取过一张试卷,此考生第一题先歌颂了大夏先贤的功德,引经据典,又肯定了当代治水的举措,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文章写得花团锦簇,当取!

看完了这一张试卷,他的心情才好了一些,在试卷上画了一个圈之后,将之放在左手边,代表这是他向主考强烈推荐的考卷。

......

有几人从门外进来,堂内的考官抬头看了看,纷纷起身,抱拳行礼。

为首的两人,是本次州试的主考,宋王两位大人。

他们身旁,还有三人,所有的考官已经认识过了。

这三位并不算是考官,不过,自数年前科举改制之后,但凡策论试卷,除考官外,还会设有三位协考。

这三位协考,必定是精于某道,他们的意见,对于主考取舍至关重要。

今年这三道策论涉及治水,防疫,法理,所以请到的协考,也是各自大有来头。

工部郎中,张华张蜀秀。防治水患专家。

太医署太医丞,何攀何长虹。国医圣手孙仲景徒弟,疫情防治专家。

京州提刑司,马凯马大元。礼法一道专家。

从门外走进来之后,宋世伟对三人拱了拱手,说道:“劳烦三位同僚了。”

此次州试的考官,大都是从礼部和吏部等部门抽调的,他们或许能分辨的出来考生的文采如何,但要从有限的字迹中分别出策论内容的优劣,定出先后,还是不切实际的。需要这方面的专家大拿帮助鉴定!

何攀负责审阅有关疫情控制的第二道,拱了拱手,说道:“分内之事,宋大人客气了。”

京州提刑司马凯与宋世伟是多年的至交好友,和他则没有那么客气,微微点头,拿起了一叠考卷。

宋世伟看向工部郎中张华,说道:“有关治理水患的这道策论,就麻烦蜀秀了。”

张华面无表情的摆了摆手,一口流利的西川方言说道:“呀撒子客气球,不过就是些马屁文章喽,有什么好看的撒,难道还能真指望这些瓜娃子去治水不成喽?”

???

立马其他人向这位据说平时就特立独行不受待见的张郎中看过来,果不愧是张华张蜀秀啊!和宋大人不客气就算了,飙方言也理解你,可是你这么诋毁这一批州试学子真的好吗?

“张大人,事关朝廷取士大计,万望蜀秀谨之慎之”宋世伟说完鞠了一躬。

张华立马起身回礼,他虽然放浪不羁,但并非真的彪!

宋世伟有些无奈,工部此次将张华派到自己主考的这一块,他就知道会出一些事情。

这位张郎中,虽然官职不高,但在兴修水利,治理水患上,却是有真本事的,只不过他平日里为人太过清高自傲,脾气又倔又硬,更是对于近些年朝廷策论取仕的现状,极为不满。

张华认为,近些年来,科举的策论早已失去了策论的本意,太过注重于文章本身,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策与论”,仕子们文章写得倒是花团锦簇,但通篇下来,都是些溜须拍马空话套话,最后取的,都是些只懂怎样写文章,却不懂如何治国的庸才而已。

当然,科考中,尤其是策论中,这些问题虽然存在,但宋世伟却认为,并没有张华说的那么严重!

宋大人摇头道:“张郎中此言差矣,考生之见识与学识,参差不齐,也未必都像张大人认为的那样不堪”

他从桌上拿过来两张试卷,说道:“这两份,都是今年策论的优秀之作,张郎中且看看。”

张华虽然不觉得这些考生能想出什么有用的方略,但也知道宋世伟不仅是主考,也是吏部侍郎,哪怕再飘,他的面子,自己还是要稍微给一些的。

他接过两份试卷,看了看之后,脸色稍稍缓和,却还是摇头说道:“只是重复前人的东西而已,看似头头是道,实则毫无用处,鸡肋至极。”

宋世伟摇了摇头,说道:“州试考生,大都是些年轻学子,张大人总不能将他们与工部那些打磨了多年的官员相比。”

张华最终还是退了一步,坐在属于自己的那张桌旁,,一言不吭,便算是屈服了。

毕竟这是州试,事关重大,他心中就算再不满,也要服从朝廷的安排。

他坐定之后,拿起一张白纸,若是真的遇到了什么优秀的策论,也好记录下来。

虽然这个可能几近于无。

他望向身旁的一名考官,问道:“这位同僚,你那里可有落卷?”

落卷便是未被录取的试卷,他需要几张垫在桌上。

袁寅福点了点头,将刚刚批阅过的几分落卷递过去,其中便包括那一份“狗屁不通”的考卷。

“多谢!”

张华拱了拱手,接过试卷,将其垫在桌上,目光不经意的一扫,看到了最上面一张考卷上的几个字。

“此计利于防汛,农耕灌溉,亦可利于漕运通航...”

张华的内心被震撼了下,表情怔了怔,不由的坐直了身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