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报复来了(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沧澜摆渡人》最新章节。
十六卫大比结束已有两日,寻宝斋门口,仍然有许多人习惯性的每日买上一份报刊。
这是因为,在十六卫大比期间,报刊上不仅会记载赛程和技术分析,还有刊登一些有意思的新闻。
这其中,有些是时政要闻,诸如草原局势稳定了一年,逐渐有了破冰的迹象,达尔罕部又吞并了几个部族,有持续壮大的趋势,而在遥远的西域,川国也在近些年内强势崛起,已经引起了几个西域大国的重视,朝中也有不少官员提出了“西域威胁论”,还留在京中的川国使者亲自出面辟谣,表示将坚定不移的落实和夏国和平相处互不侵犯的方针不动摇......
有些是奇闻异事,比如城北某骗子自称自己是陛下亲自抽中的锦鲤某某某,因为奖金被官府扣下,需要十两银子打点才能领取,承诺借一两还十两,在连骗八人之后,被捕快当场抓获,朝阳县衙在此郑重提示,临近年末,骗子猖獗,请京都百姓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凡是诱以高额利贷的都是骗子,当避免上当受骗......
还有些是京中官员或是权贵的花边新闻,例如某某侯娶了一位西域小妾,某某官员被家中大妇闯进青楼,从青楼花魁的床上拎下来......
这些新闻满足了京都百姓的猎奇和八卦之心,又因为物美价廉,颇受百姓欢迎。
皇宫之中,夏皇已经习惯姓的在早朝结束之后,批阅奏章之前,看一份寻宝斋的报纸。
“十六卫大比之后,寻宝斋特派记者卓某某当街采访了几位京都百姓,热心百姓表示,此次十六卫大比,有利于宣扬禁军威严,力展我军霸气风姿,促进夏国和西域诸国的关系,震慑草原等不法之徒的邪恶之心。大家在当今陛下英明神武的领导之下,夏国必将会进一步走向强大......”
夏皇嘴角不自觉的浮现出一丝笑意,片刻后,放下报纸,看向林枢,说道:“寻宝斋的报纸,让京中各大官衙也都订上一份......”
威严,霸气,英明神武,高大伟岸......,在以前,诸葛飞对于皇帝的印象是这样的。
真正来到这之后,夏皇彻底推翻了他对于封建帝王的认知。
贪财,吝啬,老奸巨猾,看似重情,但必要的时候却会冷血无情,帝王无情也就罢了,都说天家无亲情,父子兄弟互相砍来砍去的再也正常不过,可身为皇帝,吝啬到让他每天给京中的各大官衙送一份报纸,绝口不提酬劳的事情,就有些抠门的过分了。成本费不给就算了,连运费都不给,简直岂有此理!
他的行为连巧取豪夺都算不上,根本就是赤裸裸的掠夺。
诸葛飞要比夏皇大方多了,在心里谴责了一会儿,就不计较那几文钱的事情了。
这段时间太忙了,如今好不容易闲下来,年节又快到了,他打算先放下工作,抽时间好好陪陪小靓晚晴和兰儿。
本来说好了今天和她们出去逛逛,刚刚走出家门,岳父岳母忽然来访,又只好折返回来。
赵灵兰诸葛靓王映月在房内陪着陈诺然说话,王汉升走到诸葛飞面前,从袖中取出一物,递给诸葛飞,说道:“寻宝斋刊印的报纸,是你授意的吗?”
诸葛飞点了点头,在娱乐极其匮乏的年代,消息的传递是十分缓慢的,一是靠嘴,二是靠官府的告示,后世新媒体爆发之后,报纸已经几乎被摒弃,但在这里,那可是十分超前的东西。
王汉升看着他,说道:“这几日的报纸我也看了,其他的没什么,但这上面对国事和朝廷命官的议论,还是尽量不要再写,以免朝廷怪罪。”
诸葛飞深知,虽然报纸在这个时代还是一个新兴产物,但到底与舆论息息相关,写的太过,朝廷必然不会坐视不管。
所以他对每日刊发的内容审查极其严格,力求做到政治正确,不触及红线,如何把握尺度,这其中也有很大的学问。
要不然,朝廷一个妄议国事,议论朝廷命官的帽子扣下来,才刚刚发展起来的京都日报,怕就要被灭杀在萌芽里了。
诸葛飞看着王汉升,说道:“岳父大人不用担心,陛下已经下了口谕,让寻宝斋每日都要送一份报纸给各大官衙,这其中的尺度,我会好好把握的。”
“你心中有数就好。”
连陛下都认同了,王汉升闻言也放下了心,说道:“你去忙吧......”
......
寻宝斋。
清早,早点小摊的摊主刚刚支好摊子,便走到寻宝斋门口,扔过来一枚铜钱,说道:“伙计,来份报纸。”
寻宝斋的报纸价格低廉,一枚铜钱就能买到,一枚铜钱,只能买半个肉包子,小半壶茶水,用来买一份报纸,看看时事,了解了解那些贵人的私生活,也有许多人愿意。
那伙计收了钱,递过去一份报纸,小摊摊主随手递给摊上的一个食客,说道:“我不识字,帮我念念,这碗面不收你钱。”
小摊上的寒酸儒生接过报纸,也乐于做这笔交易,一边吃饭,一边看报纸。连吃带看还都免费。
看完了之后,他才开口道:“报纸上说,年节将至,今年自腊月二十七起,京都取消宵禁......,呵,今年比往年提前了几天,年节应是会热闹一些。”
“那年前也能多卖几碗面了,夜市的生意可好得很......”
小贩嘀咕了一句,又问道:“还有呢?”
“还有朝中几位大人的逸事,这上面说,工部郎中郑大人以前在前线,奉旨救灾的时候,总是冲在最前面,有两次都被大水冲走,险些丧命......,据说海州的百姓为了表示对郑大人的感激,在堤坝旁竖了张大人的雕像。”
那小贩道:“郑大人可真是百官的楷模,如果朝中都是郑大人这样的官员,百姓们就有好日子过了......,上面还写什么了?”
“礼部侍郎刘栋勋的儿子刘福全,前些天和人打架,被抓进了县衙,朝阳县衙提醒京中权贵,临近年节,要约束好自家子弟,勿要嚣张跋扈......”
卖早点的小贩摇了摇头,说道:“一个郑大人,一个刘大人,你说这都是官,这官和官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寒酸儒生将报纸收起来,问道:“这份报纸能送给我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