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两段灰风通讯(四千字大章)(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从零开始的模糊会士》最新章节。
【……现代工业是互相制约的综合体系,通信运输是工业的神经和脉搏。已经展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国家,都首先把计算机用于导航、通信、交通运输等传输部门,大大提高传输效率,然后才能推广到生产和生活部门。
我国建在内地的自动化企业,大都无法达到预定的设计能力。离开了现代化的传输系统,局部的生产自动化几乎毫无意义。
由此可见,虽然工业化国家已经进入了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新时期,但是发展中国家不可能跨越传输机革命的阶段,山岭纵横的中国尤其是这样。
——陈平,《技术革命的道路与技术经济的规律》2.3节,原载于《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1年第6期,1982年第1、2期{史实文献,只字未改}】
巴黎时间7月9日上午十点五十分,夏雯莉的宿舍。
此时,夏雯莉正在用休息时间看书。
“老哥用灰风给我推荐的这篇文章——《技术革命的道路与技术经济的规律》,不得不说,真是写到点子上了。”
“我在星港以及羊城两个城市游荡的那会,明显感受到了奇怪之处。现在我算是明白了,这就是星港作为城市国家的优势。不过我有一点还不明白,古代君主会选择稳定而不是技术……”
想到这里,夏雯莉忽然抓到了什么线索,十几秒后忽然脱口而出:“‘农业社会仅从燃料的消耗这一角度来说,是不可持续的’这一点是我们这个时代总结出来的,农业社会的人并不知道这一点,短暂的寿命和漫长的技术更迭周期让土地兼并在大多数环境里比发展技术更合理!”
“但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了现代的苏东国家身上——同一个国家内的各部门、企业之间的隔绝和保密是技术进步的大敌。只是,我很难想到更多历史上的案例,我还是问问老哥吧?”
经过与夏希羽长达一刻钟的简单聊天后,夏雯莉得出了结论:“自明治时期,落樱帝国的陆军和海军【1】主要由于西南战争、明治时期就基本确定的建军思路以及工业产量严重不足等原因,导致他们完全走了两套不同的路线。”
“从日俄旅顺战争,到‘二次原’(‘nuclear bomb for twice’)给帝国时代收尾,全程就没有停止过。或许,我可以写简单一篇文章整理一下思路?”
于是,她说到做到,仅用两天的时间连夜完成了自己的文章。
7月12日,希羽组通过童森给童晓伊打的一通电话,确认了夏希羽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没有被评上——不要说一等奖,三等奖都没有。
当夏希羽亲自向童森询问更多细节时,童森竟是三缄其口。
此时,他看向童晓伊,却发现她也对自己点了点头。
“华罗庚,关肇直,还是其他什么人在干预?”
童森的回答是沉默。
“那么,请您替我向相关人员转达以下内容:在我看来,此时需要含金量验证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奖。”
“一个必然入选菲尔兹奖的、被包括中科院数学所在内的、国内外所有主要研究数学的学术机构都发电报认可的重大成就,没能获得该奖项的认可,这种行为是不正常的。”
“不过,希羽组研究所将按照正常程序再次申报该奖项,请相关各方尽快答复。”
说完后,夏希羽亲自挂断了电话。
他看着身旁的童晓伊,摸了摸她的头。
“希羽,你刚刚说的那些话……”
夏希羽带着神秘的微笑摇头:“曾经为了提升中国数学界的声誉,主动出面承认了我的成果,现在却为了不让我真的在国内的学术界立足,宁可让这个国内最高奖项失去含金量。”
“再加上童森叔叔都要三缄其口,情况很明显了,只可能有多位学部委员带着一群准学部委员和教授级研究员在暗箱操作。”
“可惜的是,他们不知道我和希羽组研究所有什么手段,我也希望他们永远不要知道。”
“他们千万不要派人来做出刺杀我这种在灰风和瓦格纳的保护下,绝对不可能成功的事,不然的话,我可就要大失所望了。”
说完,他带着沈涵曦走出自己的卧室,回到客厅继续与沈涵曦和符雨霄一起吃午餐。
之后的近一周时间里,这个消息及其背后的推断在整个研究所内传开了,但众人在夏希羽本人的请求下,当做无事发生一样地一边对外保密,一边正常工作、学习、生活。
7月18日,夏雯莉通过灰风通讯,在夏希羽的指点下完成的《类封闭系统下基于最小熵原理的经济史回顾》一文通过航空邮件被送到了夏希羽手中。
同样被送到夏希羽手中的还有夏雯莉写的一封信——
“老哥,我想写一本《后冷战时代资本论》……我希望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情况下,能用量化的方式去理解你所说的新自由主义的不合理之处。
“与你不同,我在离家出走后的好几年内,都一直在星港、香江生活。在我回到老家之前,我已经隐约看到了新自由主义带来新的景象,但我始终有一种不安。”
“尤其是见到了香江继承了英式殖民体系带来的英式官僚体系后对香江的改造,让当时的我完全无法相信这里与故土仅仅只有一桥之隔。”
“直到我听你说起了你的观察之后,我才明白我当时的心中存在的不安是从何而来的……”
夏希羽在看完后,立刻用灰风通讯联系了夏雯莉。
“雯莉,你大概是因为听了我吸收的一些《21世纪资本论》的观点而产生了写作的想法。但是我希望你现在在本科期间暂时先停留在收集数据以及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阶段。我给你讲的那本《21世纪资本论》是在新自由主义处于守势的状况下写完的。“
“而现在是新自由主义处于攻势的时候,我判定你不仅不会当时那样受到欢迎,而且会必然遭到巨大的批评。更不要说那本书本身就有不小的缺陷。你觉得呢?”
听完他的话,夏雯莉如梦初醒。
“嗯,哥……我知道了。另外,我想你了……”
“想的是一米七五的我,还是不止十七点五公分的我?”
听到后半句话,“老哥,你说话比当年的夏萌还直接!话说回来,老哥你最近一年里多了几个知情者?”
“嗯……克洛伊领事手下的COCOM专家林晓烨,还有……”
听着夏希羽一直不愿意说出下一个名字,夏雯莉主动提出道:“是那位来自浦江外院的刘晓涵?”
“嗯,今年劳动节假期,不止一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