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汪星悦夜行记(上)(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从零开始的模糊会士》最新章节。

【这半天在校内的所见所闻让我感受到了夏希羽对浦江交大的影响。虽然暂时不太大,但这恐怕只是一个开始。

——汪星悦,1980.5】

由于小说中的魔导工业理论涉及到了不少与现实世界中的理化知识相近的内容,尤其是电子学的内容,因此汪星悦不得不前往图书馆查阅有关专著。

恰巧的是,当晚开始,浦江交大图书馆里,以数学系的李超婷为首的几个数学系学生与二十多个科技外语系学生一同围在几个书架前,夜以继日地啃着夏希羽迄今为止被国内外各个期刊收录的全部论文。

其中有三位同学在读懂了第一篇论文(1980年1月发表,一作:夏希羽,二作兼通作:扎德教授)后,他们看到的是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这篇论文的形成根本无法复刻……我看了两天就只能看懂这一点。”

李超婷对这句话有些困惑:“王礼,你这话怎么说?”

“我之前拿其中的几段话去问老师,老师说这些内容明显超过了研究生的水平。然后我把作者的名字告诉了他,老师说肯定不是那个美国教授写的,这句话有中国人的痕迹……然后我再告诉他,确实是中国人,而且不是我们学校数学系的老师。”

“然后呢?”

“然后,那个工农兵大学生出身的老师失手把期刊‘咚’的一声掉在了地上。其他老师都走上前来问个究竟,然后这事就在老师之中传开了,从我们机电系,到老罗你们所在的数学系。”

众人沉默。

“其他老师的反应呢?”

“我听楼副教授说,他们材料工程系发过英语论文的活人不超过一只手。而且每次发一篇论文至少要大改和小改各一次,而且都只是世界四流的入门期刊。三流的,也就是SCI3区的论文,只有楼副教授本人发过一篇。”

众人再次沉默,这时忽然有一位女同学问了一个问题:“大改和小改是什么?还有,英文论文也不一定是好的……”

人群一角的李超婷立刻回答道:“我找史仲老师他们问过了,他们给出的统一答复是:在不讨论学术之外的因素的情况下,用英语写论文可以让国际同行了解你的研究。英语世界的人不太可能去读其他语言的文献,但我们需要去读英语文献,去发英语论文。

“简单来说,跟着老大哥走的俄语时代结束了,老师们也都以把论文写到国外的正规英语期刊为荣,哪怕是四流期刊甚至不入流的非SCI也可以,只要是正规的外国期刊就好。”

“英语这么重要……那你们班的夏希羽是怎么做到的呢?”

全场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位并不来自数学系的女生提出的这个问题。

“他入学时英语就是全系第二,数学专业基础全系第三,这也是他唯一能让人留下印象的地方了。数学专业基础在她前面的,只有我们班的支书和高数班的班长童晓伊,英语排在他前面的只有童晓伊。现在这两个人恰好不在学校。”

李超婷回忆着夏希羽上学期的表现,对他做出了这番总结。

这时,贺晓音劝慰大家道:“他们三个人肯定是坐在一起搞研究吧?至于男女关系?不可能的……除非对女生完全不感兴趣的夏希羽一个人和这全系最强的两位同时谈恋爱。”

李超婷点点头:“确实,尤其是符雨霄。她家里还有三个弟弟妹妹,以及她的父母和爷爷奶奶要养。如果不是家里有城市户口,恐怕只能去读师范了。”

一位李超婷的室友感叹道:“支书她……唉,就算真的是和夏希羽一起搞研究我也不意外的,毕竟她是全班学习最认真的一个。”

正当众人轻声聊着的时候,汪星悦从他们的东侧走过。

“嗯……这次不打扰他们了,毕竟他们在讨论学习有关的事。”

汪星悦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前往自己想要的图书区找书。

最终,她在科普读物区里找到了《晶体管开关电路》。

“就是你了……魔导科技内容的那部分恐怕有这本书中的一些知识。希羽说《黎明之剑》是写给所有人的童话……一点都不像。战争、科技、社会、天灾……无论哪个都不是给小孩子看的。或许几十年后,国内的义务教育开始像外国一样普及的那会,可以有一些小孩子看得懂。但现在不行。”

汪星悦在简单翻阅了《晶体管开关电路》以及《晶体管收音机》后,最终确定了这一想法。

当她把自己借阅的两本书归还之后,她发现自己身边站了两位老师。

“小汪老师,你这是在看电子学的书?”

面对其中一位老师的提问,汪星悦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没什么,一本科幻小说里涉及到了这样的剧情。我过来了解了解,现在,我得到我想要的答案了,不耽误你们借阅。”

说完,汪星悦转身从另一侧离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