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开院之日(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圣人弟子,长生的我奉师命下凡》最新章节。

齐天书院的位置,位于金陵城外的北郊。</P>

因为大明一朝有国都与陪都。</P>

书院地处两都之拥,寓意在令书院学子将来报效国朝。</P>

到了开院之日。</P>

朱平安罢朝,带着太子和皇长孙,以及一众勋贵臣子同行,以示庄重。</P>

最终,君臣一行在书院前停住。</P>

在院门的左右,已经聚集了从民间征辟来的书院夫子,他们身着绣有不同图案的服袍,依次代表琴曲、打铁、弈棋、茶道、造丝等等门类,汇聚着来自几十种不同道行的人物。</P>

其中,既有尽态极妍的女子,也有黄土朝天的农夫,只穿背心的铁匠……</P>

总之,这书院父子的面貌真可谓是打破了认知常理。</P>

文臣群体中,不少人提前得到过朱平安的警告,这时虽然觉得有些不合适,但都默契的选择不说话。</P>

反正……陛下又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不寻常的事情了。</P>

当年大明立国,陛下不也拒绝自称“天子”么。</P>

但结果好像也没有影响。</P>

大明蒸蒸日上,立国不到二十年就成功收回了西域,直追前元疆域最鼎盛的时期。</P>

现在快要把吐蕃征服了。</P>

他们一身的荣华与富贵皆是来源朱平安。</P>

如果否认朱平安,那就是否认自己这大半生。</P>

更何况——</P>

这齐天书院的建立事宜,好像是由太子和国师负责的。</P>

他们二人,任何一个都不是朝臣愿意得罪的存在。</P>

所以,这事还是只看热闹的好。</P>

丞相周瑞安站在文臣最前列。</P>

他在朝中的名声,比起前任丞相苏迟,明显就差了不少。</P>

民间传言,他周瑞安中饱私囊,乃是国之硕鼠,富得流油。</P>

周瑞安心知肚明。</P>

那都是一帮庸才嫉妒他的才华。</P>

自己爱权是真,但你要说爱财,那就有点太小看人了。</P>

他哪怕卸掉了相位。</P>

本身也是一位战功卓着的国公,是勋贵中的最高等!</P>

他跟着朱平安二十来年,早在朱平安还是反王的时候就屡立战功。</P>

累计下来封赏的良田,多到一眼看不到尽头。</P>

所以,他对钱财是真的不感兴趣。</P>

但是周瑞安看到了这齐天书院,感觉自己隐隐揣测到了帝心。</P>

他周家如今有国公爵位,世袭罔替,与国同休。</P>

可是爵位只有一个。</P>

他的其他子嗣,将来还是要自己找地方讨食的。</P>

齐天书院或许是一个机会。</P>

像周瑞安这样想法的人,朝中不在少数。</P>

最坏的结果,不过是浪费一个子嗣。</P>

倘若能够因此获得太子的看重,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P>

自然而然,朝臣中的领头者各怀心思。</P>

那些有心想要借机生事的老臣,见不到有人在前面冲锋,气势先弱了三分。</P>

倘若贸然顶撞皇帝。</P>

他们想要的名声不一定能得到,还有可能搭上仕途和性命。</P>

在圣人学说和柴米油盐面前。</P>

这些人终究是选择了后者。</P>

毕竟。</P>

圣人慈悲,肯定也不愿意见到自己的门人罢官饿死。</P>

朱平安本身就是一位百年不出的武道天才。</P>

随身佩戴厚德剑之后,他更是出奇的耳聪目明,整个人只是原地站着,就能将周围臣子的一切反应尽收眼底。</P>

这,才是朱平安掌握朝堂的最大底气。</P>

他记下了各臣子的反应。</P>

等到今日之后,再逐一做出赏罚。</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