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齐天书院(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圣人弟子,长生的我奉师命下凡》最新章节。

三个月后。</P>

昭武国半数国土丧失,求援大食。</P>

大食帝国亲自下场。</P>

与此同时,天竺出兵支援吐蕃,遏制明军在吐蕃的攻势。</P>

两线战场全部陷入了僵持。</P>

朱平安人在金陵,每日都有军情奏报送来。</P>

其中最耀眼的,莫过于蓝冉接连大破昭武联军的消息。</P>

大喜过望的朱平安将太子喊来,与他一同分享这个喜讯。</P>

太子妃是蓝氏所生,蓝冉是蓝氏的侄子。</P>

他对太子而言,是半个自家人,而且蓝冉的年纪甚至比太子还小几岁。</P>

可以想见,他将会是大明军方的后起之秀!</P>

太子一边恭维着他父皇,一边又没有忽视对蓝冉起到关键作用的引路人。</P>

“还是父皇有先见之明,将师伯请出来调教蓝冉。”</P>

朱平安赞同他这个说法:“我大明江山稳固,你师伯居功甚伟。爹能在有生之年收复西域,就已经配享收复故土之功了。</P>

将来皇位到你手里,切记不可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否则前元就是最典型的例子。”</P>

太子表示受教。</P>

他跟在朱平安的身边多年,也曾上过北元的前线,见识过生命的脆弱。</P>

知道所谓皇者,就是能够肩负起苍生命运。</P>

朱平安点了他一句,接着开口道。</P>

“如今国朝在西北和西南同时征战,我有意将周瑞安调回,取代苏迟,重掌国朝的军粮大计,你以为如何?”</P>

太子知道这是在考较自己。</P>

他想了想,答道:“苏相并无过失,只是近年来久居文臣之首,听了太多来自士林的称颂,在做丞相的事情上有所怠慢。”</P>

朱平安对这个答案还算满意。</P>

他并不希望太子反对自己,但也不想让太子只是为了迎合自己,就刻意贬低臣子。</P>

太子这句话,可谓是鞭辟入里,直中要害。</P>

有官位在身的才是文臣。</P>

喜欢指点江山的叫士林。</P>

朱平安今天要告诉他的道理,那就是不要把“文臣”与“士林”混在一锅粥里。</P>

否则,不出几代。</P>

皇帝治国就会变成士林治国。</P>

天下好了他们要居功,天下差了他们要批判。</P>

这样一来,好处就全给别人拿走,黑锅全背皇帝肩上。</P>

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P>

太子清楚皇帝的意思。</P>

简而言之,现在的苏迟留在相位上,已经有可能影响到大明朝堂的意志了,只能将他驱逐出去。</P>

但这还需要一个合适的由头。</P>

他们不能平白无故就让苏迟罢相,至少要给他找好安置之所。</P>

这才是朱平安真正的考较。</P>

太子认真思考了一下,忽然灵光一闪,开口道。</P>

“既然苏相想在名望上有所建树,不如父皇另设一间书院,还能给苏相一个千古留名的机会。”</P>

朱平安皱眉,不解道:“书院?这与千古留名有何干系。”</P>

“父皇可还记得,师伯当年讲过‘撑伞’的故事。”</P>

闻言,朱平安点头:“你师伯说过,江湖人自己是天,无需他人撑伞。皇帝也是天,当为苍生撑伞。”</P>

太子肯定了这话,有道:“其实有关‘撑伞’的故事,还有另外半个。”</P>

“师伯说,倘若让卖伞的人掌握了下雨的能力,这世上就不会再有晴天了。”</P>

这话平平淡淡,却又阐释了最浅显的道理。</P>

一个“利”字。</P>

朱平安也沉默了。</P>

即便历朝开科取士,但世家为官,寒门难出贵子的事情屡见不鲜。</P>

朱平安自己贵为大明皇帝,他也只能保证在自己这一朝,不会出现世家独大的场景。</P>

至于传到太子乃至后世子孙那里。</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