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泼皮韦喜(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圣人弟子,长生的我奉师命下凡》最新章节。

得知明军来袭,雍王亲自带兵抵抗。</P>

如今在位的熙宁帝,他是雍王支持上位的,朝堂之上也大多是雍王的人。</P>

相较于天顺时期,雍王此刻可谓是再无后顾之忧。</P>

他与从京畿出动的几十万百战雍军,很快就给明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P>

双方大军都是从乱世烽火中磨砺下来的。</P>

大明的官兵这些年收拢了不少“平西军”和“镇南军”的老卒,但主体部分还是征募过来的民壮,在两军短兵相接时占不到优势。</P>

再者,雍王能在一众大元宗室成员里脱颖而出,其本身也绝非庸碌之辈,而且有着十多年镇压义军的经验。</P>

他屡屡能找到大明官兵的弱点,痛而击之。</P>

大战初期,占据上风的反而是大元一方。</P>

李灵运守在太子身旁,本身朱平安没有给他更多的任务,但李灵运自己会找机会,给太子讲解具体的战况,总结明军的得失。</P>

太子的悟性不低,经过数月的总结与剖析,竟然也形成了自己对战况的一套认知。</P>

甚至,他偶尔还能说出几句点睛之笔,让闻者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P>

同行的将士,最初尚且有着一丝倨傲之心。</P>

但是遭到雍王这么一番毒打,终于又找回了从前的谦逊。</P>

再加之太子身为主帅,又是国之储君,数月以来与军中将士衣食同住,寸步不离。</P>

这般接地气的做法,竟然真的让他开始融进武将的圈子里。</P>

虽然他们还恪守着君臣有别的基本分寸。</P>

但如今面对太子,将士们有时还能开上几句玩笑。</P>

太子显然也很满意这个结果。</P>

不过,他看着军营中每日被抬走的尸体,心情着实沉重,只想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好带将士们回家。</P>

……</P>

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战场局势出现了转机。</P>

漠北的燕王派出定北军主将“燕三”率领骑兵南下,直接截断了元军通往辽东的粮道。</P>

这直接的影响是。</P>

辽东的不利险情传到了京师,六神无主的熙宁帝与朝臣商议,最终讨论出来的结果竟然是请雍王回来主持大局。</P>

偌大的朝堂,除了雍王“杨荣道”之外,满朝文武与宗室勋贵,竟然再挑不出一个可以担当大任的!</P>

雍王气得跳脚。</P>

若在平时,他当然希望朝中的全是废物,这样就没人有胆子在皇帝面前进谗言了。</P>

然而,当一切果真如此时。</P>

雍王突然又后悔了起来。</P>

当初清洗朝堂的时候,下手太过干脆了一点,以至于他再想找出一个能臣,眼前飘过的竟然都是死人。</P>

无奈——</P>

但粮草之事关涉重大。</P>

倘若粮草出了问题,即便雍王能在战场上压制明军,也无法避免己方大军的崩溃。</P>

最终,雍王留下副将在军中。</P>

他自己则带着一部分精锐北上,打算从燕三的手里抢回粮道。</P>

这燕家既然选择罔顾朝廷的好意,那就将其一并覆灭!</P>

雍王这里刚走不久。</P>

虽然他们已经将消息捂住,奈何明军一方早就与燕军保持了信息的往来,在雍王离开时第一时间,常胜就下达了进攻的命令。</P>

兵分三路。</P>

他带一路,李从彧带一路,太子带一路。</P>

只要有任何一路成功能撕开雍军的防线,那么后方的明军就可以顺着这个豁口,鱼贯而入。</P>

同年九月,明军接连北上。</P>

一路势如破竹,从元廷手中豪取十三州之地。</P>

至此,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P>

走完了第二个年头。</P>

……</P>

剑池上。</P>

李狼抱着儿子,笑道:“爹这次远行,回来再给咱家挽儿带一个师弟回来。”</P>

李挽闻言,一脸嫌弃。</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