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行将至陈仲点收获(5)(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乾心论道》最新章节。

三件对陈仲也有价值之物。

其一,是一支笔。

虽不知此笔名称、来历,也不知道它是何物所制,但只看它能够在这黑白灰三色洞府内,笔管仍旧青翠欲滴,笔毫呈现淡淡荧黄犹如月色,便可知其不凡。

陈仲发现此笔的时候,它与一叠符纸、竹片,以及一方砚台,几根墨锭在一起,被精心放置在一架矮柜当中,那矮柜下层更有三十余坛各种液体,有陈仲识得的,有陈仲也不认识的。

不过,陈仲识得的那些,都是用于书录特定符箓,故而陈仲估计,余下他不认识的,也都是类似的“符墨”。

这种以墨、纸等书符的东西,陈仲是不需要的,以他对法术、符箓的理解层次,凭空引气比这些东西的效果好得多。

但那支笔不同,陈仲从中感应到了一种极特殊的功用。

大概就是那支笔蕴含着某些“道理”,且能够自发维持,哪怕是在这处道理被扭曲的洞府当中,它仍旧可以保持自身的原貌。

这便是陈仲能在这黑白灰三色洞府中,见它原色的因由。

陈仲猜测,迦楼捺鬼王以这支笔书符,想必也是借助了笔中“道理”的功效。

凡是笔内本就蕴含的道理,书写相应符箓时,就可以轻松成功。

而其中未曾蕴含的那些,恐怕就算是以陈仲的修为境界,用这支笔去书写,也必定失败。

迦楼捺鬼王这洞府内,专门准备了如此多的,不同符箓的特定材料,想必便是为此。

因为正常而言,一名修士,哪怕是大修士,寿元有限的情况下,也不会无限制地钻研法术、符箓,挑选出几种自己最喜欢,用得最顺手的进行参悟、修炼,才是最符合实际的做法。

就算是儒家那些达到了正言巅峰,可以轻易学会诸多法术、符箓的大修士,也知晓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不是有必要,没谁会在这种与根本境界没什么大关系的地方不断耗费时日。

迦楼捺鬼王收集、准备这么多种符箓的材料,想必是祂本身不用付出太多精力,就能取得极大收获。

这一点猜测很容易验证。

只是陈仲看重的并不是此笔书符的功用,而是它那种类似于儒家“秉直道而行”的特点,或许可以帮助陈仲参悟秘境与现世界限间的那种“扭曲”,到底蕴藏着何种玄妙。

单纯的“扭曲”与单纯的“道理”,对陈仲这般修为境界有限的修士而言,是没有什么参悟的余地的。

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浑然天成的。

即便明知道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宝藏,又能怎么样?

当世哪个修士不会说,修行便是“求道”?

道在先师老子的《道德》中,已经被描述得相当清楚,那就是“先天地而混成,独立不改、周行不殆”,是在现世的天地中无处不在,万事万物均已蕴含,但只以万事万物自身所知所见,又无法真切领会的道理。

先师为这种道理取了个不甚准确的名字叫“大道”,而除去名字,还有一种可以勉强描述它的状态的方式——自、然,自发的、自觉的、以其自身所表现的样子。

陈仲这般境界的修士,仍旧处于感知万物自然,顺从万物自然,从万物自然中提炼出自身自然的层次。

故而要他去参悟出现世的自然,与那种“扭曲”的自然,两者之中所蕴藏的真正玄妙,则又是极难有所收获的了。

但有了这支“秉直道而行”的笔,就能够一定程度上直观感应到,现世与秘境之间的那种“扭曲”,是如何与其它“道理”交锋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