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游子回乡(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鼎锅底人》最新章节。
光阴似箭,锅底人主持姚顾生与解朝喜完婚后一别四十余年再无音信。
解招喜一心一意跟随夫君踏上仕途之路也就不以锅底人为念。
所谓朝中无人莫做官,姚顾生纵有满腹经纶远大抱负可没人提携仕途不顺,加上他不懂官场钻营不会阿谀奉承、拍马溜须自然得不到重用。
在翰林院里他一直是闲职,闲来无事时他利用满肚子的诗文玩起文字游戏来。
他创作大量脍炙人口的戏文,《绣楼观梅》、《双合莲》、《灯笼记》、《山中出状元》等。
这些戏文配上黄梅曲、莲花落、京腔、昆曲搬上了戏台后备受瞩目,一下子红遍了大江南北。
虽然他思如涌泉也只能一瓢一瓢舀起来,且他在写作过程中字字斟酌句句推敲,不随便缠一个草把充数,因而好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一部作品。
每当一出新戏出炉那些梨园、戏班争相购买,第一个拥有者定会一夜致富。
有商人从这里找到了商机,专门从事稿件翻抄广泛推销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姚顾生废寝忘食、没日没夜地码字还是满足不了众多的需求。
他已无心于官场于是索性辞官带着妻儿回到了凤鸣山庄,凤鸣山庄的门槛比状元府的低多了,如雪片纷至的求购信函和接踵而来的催稿人让他应接不暇。
幸得夫人解招喜德才兼备是他得力助手,处理信件、接待客人一一应付自如。
长年缺少运动,不见天日,睡眠不足严重透支了姚顾生的的身体,五十挂零的姚顾生两鬓斑白,佝偻着背。
解招喜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给夫君制订写作、吃饭、休息、睡觉作息时间,可是姚顾生哪里能遵守得了呢?
一是要戏文的人催得紧,二是他写到绪头上泉涌的思文堵不住。
解招喜有了让姚顾生停笔的想法,她劝姚顾生:“戏文十辈子也写不完,你这样拼命地写把身体整坏了只怕这辈子都写不圆,是该歇息一阵子。”
“我是很疲倦,可骑虎不得下虎了。那些人像讨债似的没拿到戏文硬是不走呀!”
“我们不是欠债人是供货商,货断了就关门歇业。”
“夫人,当年我们回来等锅底人,直到现在还没有等到,不知道家里人怎么样了?”顾顺生转移话题。
“我派人到他们做买卖的商铺打听过了,都说好几十年没有跟他们打交道了。”
“如果他们有意躲着我们不会以锅底人身份去做买卖的。”
“但是那些珍稀的山货就标明了他们的身份呀!”
“也许他们怕连累我们就另劈了出山途径,在另一片天地里做交易。”
“天子都换了两朝,谁还去追究他们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了。”
“也有可能他们找到了盐矿和铁矿过上了自产自足的生活。”
“这种可能不可能,我是在那里长大的,知道每一粒盐每一寸铁都靠从外面购进。”
“夫人,我想让他们离开那个苦寒之地,跟我们一样过安逸生活。”
“锅底现在应该是四世同堂,超过了五十人,俗话说:宁愿加一斗不愿加一张口。这么多人你养得过来?”
“他们有手有脚不会坐着要我们养,这些年我们积攒些钱物帮他们足足有余。他们愿意务农的就送土地,喜欢经商的就送店铺。孩子们除了学文学武还学戏,将来组个戏班就不愁没好日子过。”
“夫君的心意太好了,可他们不到这里来我们见不到他们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